首頁/ 汽車/ 正文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比如,像華為、老乾媽這些實力雄厚的企業。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上市對一家企業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又有哪些利弊呢?

我們要清楚上市對於企業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上市就是企業將所有權分割成若干份,然後拿到股市上去流通,如果有個人或是投資機構看好這家企業的發展前景,就會到股市買入這家企業的股票,企業拿著這些錢就可以完成各項經營業務和戰略目標了。

那麼,企業上市有哪些利弊呢?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首先,上市可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從資本市場吸納更多的資金,用於企業的長足發展,尤其是像網際網路、新能源、高科技這樣的資金消耗大戶來說,需要快速拿到融資,然後去跑馬圈地,搶佔市場,進而更快地完成企業的戰略目標。比如,阿里一開始是做電商的,後來逐步拓展到移動支付、網際網路金融、物流運輸等業務領域,這每一個領域都是要花錢的。合夥人蔡崇信先是依靠自己在華爾街的人脈,幫馬雲拉到了一筆500萬美元的融資,後來又牽線孫正義,幫助馬雲拿到2000萬美元的融資。這筆錢猶如一場及時雨,幫助阿里快速拓展了業務,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當然,目前在中國,真正想透過上市融資去腳踏實地做企業的很少,更多的是想上市圈錢。有的是借殼上市,有的是透過把利潤率、資產規模、財務狀況等指標做到上市標準,然後一上市股價開始飆升,達到高點後,大量減持,最後套現離場,割了一波又一波,反正小散戶的錢對他們來說都是肥美的韭菜,上市對於這些人就是發財之路。

而對於有些不願上市的企業,更多的是出於自身戰略和運營策略的考量。因為一旦上市,股權被資本所綁架,而資本逐利的本性會影響企業的戰略目標,萬科王石和寶能的股權之爭相信很多人還歷歷在目。

一句話:上市後,誰的錢多,誰就有話語權。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像老乾媽這樣的企業,賺錢能力很強,一直堅持現款現貨的原則。因此,現金流充足,沒有融資的需求。陶華碧曾經說過:“我不缺錢,也不想接收那些牛鬼蛇神,上市就是騙別人的錢,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踏踏實實做自己的東西,不欠別人一分錢,這樣才能持久。”儘管有些人一直希望老乾媽上市,但是陶華碧就是不同意。上市不僅違揹她的價值觀,還有可能招致一些資本代理人,對公司指手畫腳,進而失去公司原有的經營理念。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而作為華為來說,個人認為,任正非還是傾向於以自己的方針來經營企業,最大限度保持企業戰略方向和文化不偏離。華為專注於通訊和資訊產業,而且華為基站遍佈全國,很大程度上關係國家資訊保安。要知道華為還是一家民營企業,這樣的企業如果上市,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持股,那極有可能導致國家資訊保安的風險。滴滴赴美上市為什麼被緊急叫停,很大原因就是涉及國家安全。試想,一個擁有海量道路資訊和個人資訊的在美上市公司,其後臺原始資料萬一洩露必定會威脅到國家安全。出於這種考量,華為如果要上市估計也不容易。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企業上市除了能夠進行融資,給企業帶去名利等好處,也會增加很多運營成本和風險,主要體現在資訊披露風險、股權稀釋風險上。

首先,資訊披露風險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企業上市後,就需要根據監管要求,定期公佈財務報表和經營狀況,稍微大點的事都要公告,比如,公司管理層出現變動,都要及時向監管報備。監管對於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透明度要求很高,意味著公司的財務情況和戰略方向被高度關注。很多上市之前可以操作的小技倆,在上市之後都會暴露在陽光之下。另一方面,資訊公佈後,也很容易讓競爭對手知曉公司狀況,從而針對性地制定競爭策略。

再者,股權稀釋風險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上市後,原企業股東的股權就會被稀釋,管理層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意見,還要取得大股東的許可,這意味著原股東對企業的控制力度減弱了。因此,華為不想稀釋自己的股權,擁有對公司更好的控制權,美國拿他沒有辦法,迫不得已才使出了最齷齪的伎倆。

為什麼有的企業想方設法要上市,而有的企業卻堅決不願上市?

綜合來看,上市不見得全是好事,在得到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許多風險。因此,企業是否要上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只要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沒有對錯,只有更適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