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陳情令》藍啟仁:論一個超理性主義者到底有多直男?

在《陳情令》中,藍啟仁作為藍氏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在多年掌管家族事務中,一直保持著嚴格、固執甚至迂腐的形象,他心中存在的標準就是藍氏家規,以此為標尺養育出了他引以為傲的姑蘇雙壁。其實藍啟仁身上除了這些古板的印象標籤之外,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他是一個超理性主義者。就是說他很多情況下,關注點都是對方的行為有沒有違背藍色家規,或者這件事情本身有沒有違揹他內心的標準,這種超理性主義用我們如今最常用的詞表達就是:直男,下面我們一起來聊聊藍啟仁這個大直男的溝通模式。

《陳情令》藍啟仁:論一個超理性主義者到底有多直男?

在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魏無羨在聽學時偷喝酒被藍忘機抓包,然後狡猾的魏無羨用符咒控制他喝酒,最後魏無羨被舉報連帶藍忘機受罰。藍啟仁也就判給他們同樣的責罰:杖責三百。雖然藍啟仁是為了彰顯公平維持家規的威儀,才去責罰藍忘機的,但是這個過程中他的關注點始終是他們違反了家規這件事本身,而不是這個過程中藍忘機的感受。雖然藍忘機並不覺得委屈,但是他是很羞愧的,他認為自己違背家規有負叔父的教導,甚至有些難過,但是藍啟仁的關注點不在這裡。這就是藍啟仁的行為模式,無論對自己的侄子們,還是對別人,

大多都是這樣的。

《陳情令》藍啟仁:論一個超理性主義者到底有多直男?

藍啟仁的這種超理性主義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在薩提亞溝通模式中,有三個元素:我、他人、環境。其中“我”指的就是研究物件,“他人”指的是和研究物件溝通的那個人,“環境”指的是人物所處的環境或者說正在發生的那件事情。比較理想的情況就是在溝通模式中對這三個元素給予同樣多的關注,如果對其中任何一點給予過多關注,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說,對“他人”關注過多的人,就容易成為“討好型”,然後很容易傷害自己;對“我”關注太多,就容易成為“指責型”,就會傷害別人。那對“環境”關注過多,就會成為“超理性主義”,也是會傷害他人的情感,最常見的就是生活中的:“直男”。

《陳情令》藍啟仁:論一個超理性主義者到底有多直男?

這種超理性主義或者直男一般溝通的思路就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所以就很容易忽略或者傷害他人的情感。比如說,妻子下班回到家給丈夫說了很多關於辦公室某一女同事的種種問題,越說越起勁,越說越難受。這時候丈夫就給她開始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然後特別貼心地給妻子一些建議,列出一二三四五等等。但是這個時候,妻子的情緒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更加生氣:你一點都不懂我。可想而知,這場交談很不愉快,丈夫更是莫名其妙。

《陳情令》藍啟仁:論一個超理性主義者到底有多直男?

其實這場溝通裡,妻子的心理訴求是:我心情很不好,我想得到安慰,我想讓你關注我的情緒。但是丈夫的關注點在這件事情的本身,所以他給妻子給了建議去幫助她。所以這是很多直男常會遇到的問題,當然這也有男女思維模式的差異因素。這種情況下,這種超理性主義者要進行自我調節,比如瞭解對方的心理訴求,確實是要情感支援還是解決辦法。同時我們也可以嘗試去理解這種超理性主義者或者直男,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追求,理解他們的客觀和準則,這樣大家才能彼此愉快的溝通。

《陳情令》藍啟仁:論一個超理性主義者到底有多直男?

所以觀眾一邊吐槽藍啟仁古板迂腐的超理性主義,也一邊會原諒和理解他,畢竟在那樣的大環境裡,他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同時他們有自己堅守的準則和客觀。其實我們平時追劇,除了精彩的劇情以及精湛的演技之外,不妨好好琢磨一下劇中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然後對標我們生活中的情況,多思考多理解,這也是追劇的很重要的意義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