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當年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卻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當項羽被劉邦大軍圍困在垓下時,為什麼項羽不願意重新回到江東,號召三千江東子兵東山再起?

有人可能會說,就算項羽回到江東號召三千子弟也沒有辦法改變敗局。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劉三點卻不這樣認為,一方面史書上記載的“三千子弟”只是一個量詞,實際上楚國作為秦朝統一之前的大國,人口至少有百萬。項羽如果能夠重新回到江東,憑藉他的名聲至少可以聚集幾萬人馬。

另外一方面早期項羽就是率領3000名江東子弟起兵的,項羽在叔父項梁的幫助下,依靠3000兵馬的家底就滅掉了秦朝。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戰中,項羽僅僅用3萬人馬就打敗劉邦的56萬大軍,說明項羽是一個出色軍事家,尤其擅長以少勝多。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所以我認為項羽如果能夠回到江東,他是有機會跟劉邦再次爭奪天下的。但是西楚霸王項羽實在揹負太多了,他的身份和名望都決定他不可能重新回到江東。

第一點:貴族身份讓項羽無法直面失敗

項羽是楚國的貴族,雖然秦朝時期項氏家族已經沒落了,但是項羽依然要比劉邦高貴很多。

根據《漢書·高帝紀》記載,劉邦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但是從小劉邦就不喜歡種田,而是喜歡結交好友。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封建社會一個農戶家出生的孩子,不願意去田野勞作,整天跟一頓朋友胡吃海喝,沒錢了就去街上偷拿搶盜。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這種行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好吃懶做”,劉邦妥妥地是一個小混混的形象。

項羽流淌著貴族血液,但是他被市井小人劉邦打敗了,他覺得自己臉上無光,所以不願意乘船去江東,這是項羽貴族身份決定的。

第二點:愛兵如子導致他沒臉回江東

史書上記載項羽經常和士兵同床共枕,他能夠跟普通士兵共吃一碗飯、共睡一個炕。

公元前208年,鉅鹿之戰中項羽讓士兵飽飽地吃了一頓飯,然後每個人只帶了三天干糧。等到士兵吃完飯,項羽下令把所有的炊具銷燬,把船隻鑿沉,這就是著名的“破斧成舟”詞語的由來。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如果項羽不能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兵怎麼可能會為他拼命。

項羽每天晚上都跟士兵睡在一起,當士兵受傷時,項羽親自給士兵餵飯,這種現象在楚軍中經常能看到。項羽和士兵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知道士兵跟隨自己一路征戰不容易,他們父母把兒子交給自己,自己就有責任保護他們。

但是垓下一戰後,幾十萬楚軍只剩下800多人,當初跟自己出走江東的3000名青年俊才只剩下幾百人。他如果拋棄這些士兵,一個人回到江東,他有何臉目面對這些人的父母。而且士兵中大部分都是項氏子弟,自己作為項氏族長,戰爭失敗後拋棄族人,恐怕他在項氏宗親面前也抬不起頭。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項羽並不想自刎,不然他也不會選擇率領800名士兵冒死突圍漢軍的封鎖,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項羽並不想死。雖然項羽不願意死,但是項羽並不想獨活。如果烏江邊上駛來的不是一條小船,而是一條大船,我想項羽一定會帶領800勇士回到江東,再一次振臂高呼與劉邦決一死戰。

最後總結:

總的來說,我認為劉邦比項羽優秀在臉皮夠厚。

劉邦出生市井,他的脾氣跟韓信相似,劉邦能夠忍受別人難以忍受的事。韓信有胯下之辱,劉邦當年作為一個街頭小混混,受到的屈辱也有很多。劉邦與項羽楚漢爭霸多年,幾次三番被項羽擊敗,但是他從來沒有覺得羞愧。

我們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是劉邦被圍困在垓下,江邊有一條漁船隻能夠他一人獨行,大家猜劉邦會不會拋棄自己計程車兵,一個人獨自逃命。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我想大機率劉邦會不顧一切地逃上漁船,畢竟他是一個連自己孩子都能拋棄的人,他肯定不會在乎士兵的生死。

劉邦雖然擊敗了項羽,得到了天下,但是晚年生活並不幸福。

首先是昔日好友的叛兵,劉邦手下有一個大將叫盧綰。盧綰這個人跟劉邦關係可不一般,根據史料記載盧綰親戚跟劉邦父親就是好朋友,兩個人都生活在沛縣,從小到大一起長大的。

劉邦從小就不愛讀書,盧綰也是如此,兩個人可謂是臭味相投。後來劉邦犯罪被官府通緝,盧綰就時常接濟劉邦。後來劉邦在沛縣起兵,盧綰第一時間跟隨,可以說盧綰是劉邦的心腹,是從小玩大的發小。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後來劉邦成為漢王,手下有蕭何、曹參、韓信等人,但是他們受到劉邦賞賜都不及盧綰多。史書上記載劉邦稱王后,盧綰甚至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後來盧綰叛逃了,面對昔日最好的戰友也是朋友的叛變,劉邦心都碎了。他可以不在乎普通士兵的下場,但是盧綰是他摯友,他不可能不傷心流淚。

劉邦臨死前才明白,為何項羽明明有機會逃走,依然選擇烏江自刎?

除此以外,自己曾經信賴的大將樊噲居然聯合妻子呂雉合謀將戚夫人與兒子殺死。樊噲是劉邦的心腹大將,當年就是樊噲把劉邦從鴻門宴中解救出來,所以劉邦一直很信賴樊噲。

可是樊噲居然把自己心愛的女人和兒子給殺害了,晚年的劉邦先經歷昔日好友的叛變,後又遭受喪妻、喪子之痛,身體和心理都遭受巨大打擊,很快就離去了,甚至去世之前沒來得及處置樊噲。

也許劉邦在臨終的時候,才知道為什麼項羽不願意苟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