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而有人犯的錯誤則讓他付出了一生的代價。

——題記

中國教育電視臺主持人仁杰,曾經採訪過一位感染了艾滋的男大學生小虎(化名)。

在這段30分鐘的訪談裡,小虎講述了自己感染艾滋的原因、披露了自己得病後的心路歷程,曝光了高校艾滋病友圈子裡的一些秘密。

這段訪談讓人警醒,也讓人反思——在這個價值觀多元的年代,在這個提倡“性解放”的年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自處。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01

艾滋大學生訪談實錄

在一個拉著窗簾的屋子裡,小虎開始了自己的講述。

小虎是個同性戀,他從七八歲的時候就察覺到了自己的異樣:喜歡在上廁所的時候偷看同性,反感異性的靠近。

到了初中的時候,他才正式確認了自己的同志身份。也是在這時候,他有了自己的第一次性經歷。

不知是僥倖還是無知,他坦言自己一直覺得艾滋病離自己很遠,所以從一開始就不注意安全防範措施,“基本沒有戴過套子”。

上大學後,他透過交友軟體和社交媒體,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頻頻開始“一夜情”:“想發洩了就去約”。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這導致小虎被染上艾滋後,並不知道傳染給他的那個人是誰。

而致使他染上艾滋的原因只有一個:無套性行為。

小虎自述,感染艾滋後他開始發燒,但他當時並未懷疑是艾滋病。

“我一直覺得這東西離我很遠”,是小虎在訪談中經常重複的一句話。

他自述被確診那天,整個人都慌了,額頭沁出了很多汗,第一反應是想跑,給醫生登記的資訊也是自己編造的。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隨後,他透露,在亂約的群體中,學生群體所佔的比重比較大,而且普遍防範意識比較差,經常進行高危性行為。

他還轉述了其中一位不願意進行安全措施的小夥伴的話:“我看你不像是有病的。”

而仁杰問小虎,你會不會告訴別人自己的艾滋病人身份,小虎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不會。

自從被確診艾滋後,在日常生活中,他都盡力隱瞞自己的病情,偷偷摸摸地吃藥,“這個病的名聲太差了”。

小虎最大的憂慮是怕周圍人知道他患有艾滋病,他甚至想過自我了結。

隨後,仁杰問小虎:“周圍存在惡意傳播的人嗎?“

小虎的回答讓人膽寒:“有。比如中途把套子拔掉,或者在上面扎洞,這種我聽過太多了。”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小虎並沒有危言聳聽。

2020年,微博ID“呆萌de小受受”患有HPV和HIV,卻在公共場所惡意傳播病毒,還拍照上傳到網上,最終被杭州網警刑拘。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2019年,在微博上有一個影片瘋傳,一名赤裸的女性蹲在地上質問對方:“你是不是真的有艾滋?”

“我騙你幹嘛?我真的有艾滋。”女孩聽到這句話後失控痛哭,艾滋傳播者還洋洋得意拍下女孩崩潰的畫面,上傳到網上。

事發後不久,臺灣一名女藝人在微博爆料,此影片拍攝者是一位影視製片人,故意潛規則女藝人,惡意傳播艾滋。

2014年,肯亞19歲少女感染艾滋後報復社會,在3個多月內導致324人染病。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這樣的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在性觀念越來越開放的現代社會,很多人都追求性解放,認為應該扔掉幾千年來關於性的枷鎖,實現對自己身體的完全掌控。

殊不知很多人將性解放誤認為是性放縱,從而讓自己步入了黑暗叢林。

02

性放縱帶來的那些不可預知的危險

美國曾經拍過一部關於約pao軟體Tinder的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的誘惑》,其中一位專家說:

“你只會看到圖片,而圖片會埋沒掉很多其他資訊:比如他是否可靠、是否情緒穩定,有多圓滑世故……”

誠然如此。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自媒體“丁香園”曾經報道過一個案例:

正在讀大二的易欣從小是個乖乖女,上大學後,周圍的小姐妹都有了男朋友。於是她在一些社交軟體上註冊交友。

隨後,她碰到了一個名叫“野獸無常”的人,她覺得對方有內涵、紳士體貼,符合她對男朋友的定義。

兩人很快就在一起了。易欣抱著認真的態度跟這個男人交往,對他提出的要求都儘量滿足,包括對方說,

希望有“更毫無保留”的性關係

後來,她沒有再聯絡上“野獸無常”,寒假之後的某一天,她收到了對方發來的一條簡訊。

原來,“野獸無常”跟易欣在交往期間,一直跟其他女生也發生關係。年初的一次體檢中,他HIV呈陽性,現已離開了原來的城市,並且讓易欣也趕緊去疾控中心檢測一下。

毫無意外,易欣也“中槍”了。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曾經看過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的一期節目,她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

現代社會就像一個“黑暗森林”,你不知道別人是“狼”還是同類,但是很多人對此卻沒什麼防範意識。

尤其在兩性關係上,我們的觀念和認識大多是從電影、電視劇、小說中獲取的,

這些藝術作品對愛情進行了文學上的想象和填充,很多都是脫離殘酷的現實的。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說了這麼多,我們應該如何在這個價值觀混亂的年代自處?又該如何對待“性”呢?

03

我們如何自處

信筆至此,有必要對“性解放文化”有一次徹底的瞭解。

性解放文化是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但事物往往盛極而衰,它後來的走向越來越極端,滑向了性放縱,帶來了沉溺和毀滅。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範勇鵬就有一個觀點:美國60年代興起的性解放運動,由一開始的進步思想慢慢演變成了墮落的酒池肉林。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到了70年代,美國的犯罪率直線上升,不少研究者發現,這與美國的色情文化有直接的關係。

其實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因果代價的,有時候一時的爽會帶來更大的不爽,真是所謂的“過把癮就死”。

你知道弗洛伊德嗎?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他宣稱人類一切的文明都由性慾望的壓抑發展而來,然而他本人卻極其“雙標”,一生對待“性”非常嚴謹。

而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世界觀還沒有建立,面對一些前衛的觀點不會加以辨別,而是充滿了好奇心 ,甚至釀成苦果。

有時候會想起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說的那句話:

“我們為性所困,因為它根本上來說是一股混亂、強大和瘋狂的力量,與我們大部分的理性理想格格不入,因此很難平實地融入文明社會。”

“想發洩了就出去約”,艾滋學生講述自己染病經歷,細節觸目驚心

阿蘭·德波頓沒有危言聳聽,看看這個資料就知道了——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曾經接受過一次訪談,他透露,2007年,艾滋病性傳播首次超過了“吸毒”,2019年,經性傳播新發感染的陽性佔到了97%。

上文列舉了這麼多真實案例和資料,都在提醒我們,潔身自好,是最自己最大的保護,別無二法。

最後我們回到如何防範艾滋病上來。我整理了以下幾條供大家參考。

1、

一定不要進行沒有安全保護措施的性行為,那是在開自己生命的玩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