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讀王智魁老師《追尋生命的本源》讀後感啟示

追尋生命的本源

—聽王智魁老師“生命化寫作主張”有感

好的文章是用生命鋪就的。”

,這是王智魁老師今日所說,聽罷,內心頗為觸動。對於大多數視文為珍物的人來說,我想,用一生去書寫一本書毫不誇張,這是至真至純的情愫。對文字敏感、對生活葆有意猶未盡之心的人來說,文字的魔力使得我們追隨事物的眼光永不停歇,觸控事情的感知力未曾泯滅。我多慶幸,我始終給自己心裡留有柔軟之地——於文學、於寫作。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讀王智魁老師《追尋生命的本源》讀後感啟示

彷彿為了追尋文字,我們搬進鳥的眼睛,經常盯著路過的風。智魁老師說“

愛是文學的真諦”。情感穿透力極強的文章需要生命化的寫作。

我極為贊同老師的觀點。湘西代表作家沈從文先生,向來以鄉下人自稱,他作品中展現出的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絕不是空洞的描述,那種真誠且凝聚豐富感受的書寫流露出自然清新之美、之雅。

我曾經在《荔刻》的後記裡也寫到:這些年讀了很多好作品,敬仰過很多作家的文風,驚羨過其行如流水般的文筆,研究過說“文學引導她逃出民族虛榮心的監獄、市儈的監獄”的蘇珊桑塔格,也鑽研過說:“別在故事開始的地方開始”的勞倫斯布洛克。閱讀過的書籍,都會在生命中留下痕跡。文字本身也就超越了時空,是寫作者的隔空對話。就像王智魁老師所說“一部《紅樓夢》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大悲劇,開頭不久葬秦可卿,結尾是葬王熙鳳。可是你看整本書,裡頭充滿了歡聲笑語。動人的愛情,感人的親情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還有慶佳節,賽詩會都非常喜悅。在一篇文章中儘可能多的表達多種情感體驗,這是我一貫的主張。”而我們的教科書總是說;這是一部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鬚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的小說。”可見情感的表達是多元的,如何讓情感滲透寫作呢?王智魁老師同樣給出了我們答案:

“美是文章很重要的一個境界。看似平凡的環境中發現“驚心動魄”的自然美

,比如賈平凹先生的《一顆小桃樹》語言簡潔,意蘊無窮。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必學課文。”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讀王智魁老師《追尋生命的本源》讀後感啟示

而我在王智魁老師的美化寫作中,同樣認為自由的創作往往是富有飽滿的感情的。看到夕陽西下, 我們不自覺的想起“枯藤老樹 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或是“夕陽只是近黃昏”等等。每逢四季更替,更容易讓人懷古,文藝的從詩詞中領略,凋零的草木,枯榮的溪流,陰晴的圓月,都能從中發現它們的影子。而古人的創作過程當中,並不帶有任何的目的性,也沒有任何拘束。美是自然衍生的產物。

【讀書徵文獲獎作品展】讀王智魁老師《追尋生命的本源》讀後感啟示

近來,雜事纏身,很少深入地去思考寫作,甚至於一直在探索教學中純文學的運用,卻未果。我想,這是蹉跎了寫作。我們應對文字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別蒙上物是人非的眼睛,終年不至的美好都在文字的眼眸裡,都在生命化的寫作裡。

荔子永伴

海寧願意做

你故事裡的聽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