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學讀《論語》11: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學讀《論語》11:三年無改於父之道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論語。學而篇》

這段文字,我假想了一個場景,就是有人來問孔子:“夫子啊,您口口聲聲說人要講究孝道,那麼怎樣看這個人孝不孝呢?”孔子說:“看一個人孝不孝啊,他父母在的時候,要看他能不能順從父母的心願;父母不在了,就要看他怎麼做,如果他能一直謹遵父母的教誨,那麼就可以說這個人是孝順的了。”

在句讀上,有的書上斷句是“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觀其行”後面是分號,與前面“觀其志”嚴格對應。我竊以為“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是“父沒”之後需要觀的行,所以我覺得逗號可能更合適。

關於“觀其志”,《禮記·內則》裡有“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安其寢處,以其飲食忠養之。”的說法,對什麼是孝進行了解釋。所以現在一般認為,孝應該養其身,讓老人吃飽穿暖;養其心,讓老人耳聞目睹都是高興的事;養其志,就是順從老人的意願,聽從老人的教誨,延續良好的家風,不使祖輩蒙羞。

關於“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有些人解釋就說“父輩做法中合理的部分要長期不加改變”,我也有疑問,為什麼要強調“合理的部分”?有些“槓頭”更會說,老人的意願要順從,老人的想法、做法中一些不好的也要順從嗎?有這種想法的人都屬槓頭。

“父之道”,是父輩的想法、做法嗎?我不贊成這樣的解釋。我以為,此處的“父之道”,不是父輩的想法、做法我們要學習、效仿,不能改變,而是父輩的教誨我們要銘記在心,不能改變。父輩的想法、做法肯定受一些環境條件的限制,會有一定的侷限性,會有不“合理的部分”,但是,他們對於後輩的教育、期望,總是好的、值得珍惜、努力踐行的。

關於父輩做法中不“合理的部分”如何處置,以後孔老夫子還會有論述,在這裡,我想引用魯迅先生講過的一段話:“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所以,父母的思想、做法可能並不那麼高尚、正確,但是他們對於子女的教誨和期望,總是希望子女“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

所以,我認為,一方面,沒必要強調“合理的部分”,另一方面,後輩“三年無改”的,不是父輩的想法、做法,而是他們對於後人的教誨,他們個人的想法、做法或許會有侷限性,但是父輩對於後輩的教誨,都是希望一輩更比一輩強的,或許這就是家教家風,就是他們言傳身教的最重要的部分。不管到什麼時候,後輩能夠不改家風,能為前輩贏得好聲譽、好口碑,就是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