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林志炫 就像煙火易冷

林志炫 就像煙火易冷

我不知道我是喜歡林志炫的歌還是喜歡與這個人相關的一些事。如果一個人永遠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手段正直且光明磊落、無可挑剔。我想這樣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所以我從來不喜歡無瑕疵的人,也不喜歡娛樂裡的濫情,但卻有一些人說的小細節,讓我覺得這個人終歸是值得喜歡的。

“母親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我趕了最快的飛機,坐在她身邊的時候,我覺得不是我在陪伴著她,而是她用盡全部的努力再多陪我一會”——網易雲轉述關於林志炫的訪談。

聽《夜夜夜夜》最讓我觸動的不是那首歌,而是這段話。那首歌是我被一個叫林志炫的人驚豔了耳朵,聽了好幾遍之後,我想看一下評論區是否有共鳴之聲。而看到這段評論的時候,一句“情不知所起,一念入心”不足以陳情。

“因為真的很喜歡唱歌,然後湖南臺的音響裝置真的很好,這是自己買不起的,所以就來了”——某位歌迷轉述關於林志炫的採訪。

如果你說音樂是一個的靈魂,這句話我不信,即便世界上有這類人,我也恨這這句話存在。因為那就像一種指責,同樣身而為人,你卻毫無靈魂。我喜歡人有瑕疵,但即便存有這些不足,卻足夠讓你去仰望。或許這就是時間給予人最好的饋贈,你會漸漸明白有些事的不容易,有些人的笑容總是綻放在泥濘、深谷的歸來時。能看到他人的不容易,才能看到他人的卓越之處,而這往往便擁有足夠糟心命運的人,才會得到的領悟。

近來聽毛不易的歌,《像我這樣的人》,

“像我這樣庸俗的人,從不喜歡裝深沉,怎麼偶爾聽到老歌時,忽然也晃了神”。

或許歌詞中其他的部分能夠贏來人的愁緒,但這句,就像到了一部電影的結束,一本書的終點,人可以這麼類似的患得患失。

早年看龍應臺的書《親愛的安德烈》,書中有一段,作者引述自己兒子的話:聽到一首好聽的歌就會一直單曲迴圈聽很久很久,直到聽膩了之後,才去找新的歌。少年讀一段關於古人學彈琴的小故事:第一次熟悉了琴譜,彈了幾十天之後,懂了琴聲裡的情,再彈了幾十天之後,淡看琴聲餘留一份忘我。

《曾今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出自一個平常綜藝,卻成了我的迴圈百遍。這首歌衝上熱搜的時候,很多人在說,不如原唱歇斯底里。生活裡,人們不喜歡歇斯底里的人,至少中國人從來都很含蓄、隱忍。我不喜歡那個rap,但是清晨中醒來,失眠的一夜,晨曦的陽光慢慢爬上門外陽臺的牆壁,我認真的聽了很多遍之後,原來這段rap也並沒有那麼糟糕,儘管它的ending是那麼的不完美。

“這個站在懸崖邊的人,卻說我的人生沒有什麼艱辛之處”轉自歌迷關於林志炫訪談。

聽多了熒屏中新人說自己的不容易,看多了大紅大紫的人回首過往的心酸,我卻總是內心毫無波瀾。但是看到那麼多粉絲說自己偶像的不容易,便知曉,一個人喜歡一個明星就像是養了一條很親密的寵物,重要的不是這段故事能否經歷得起考驗,而是他們情感上存有那獨此一份偏愛。

這個戴著眼鏡站在舞臺上唱歌的人,他一直都很認真,並且很較真,這件事對他而言是他的藝術。他說自己的聲音總是在特定的時間點才最好,這個有很多要求的歌手,在剪輯出來的時候變得很挑剔、格格不入。他說“我希望大家能夠安安靜靜的聽完這首歌”,成為了大眾眼中的矯情。跌下舞臺的時候,他立馬爬上去,只是覺得不想影響觀眾們的心情;大家卻說那一刻最害怕的人是黃貫中。就像一個人走錯了劇場,手拿一份錯誤的劇本,怎樣都不盡如群意。

有時候我會想究竟是湖南臺的煽情劇本太多,所以人已經分不清真假,還是因為林志炫不是網遊人的菜,無人願意買單。

像我這種去電影院看電影,不是別人出錢總覺得不划算的人,做誰的粉絲,都難以讓人相信。總在一堆免費的垃圾裡找尋,被潮流遺忘的貝殼。可總是會被各種付費阻擋在門外。我想踹開各個影片媒體的大門,咆哮一聲,這種八年前都沒人願意看的東西,居然還要收費。被身邊的人嘲笑說:你說你喜歡,卻連幾塊錢都不願意出。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有個收廢品的大爺,各種書堆在那裡,等待處理,我坐在地上看的津津有味,卻被趕走,那句不付錢就不許看。著實很生氣,小腦袋想不明白:你都要扔了,還不許我看會。有些道理總是迴圈存在於人世間。

或許我願意花十幾塊錢在麥當勞吃一頓充作中餐,卻不願花十幾塊錢買一場月度VIP門票。自己也說不清楚,究竟是這首歌不值得自己花上一筆錢買來迴圈,還是這種事在自己看來過於奢侈。直到有一次,花錢看了《大明王朝1566》後,覺得有點虧,突然這部劇沒有那麼好看了。就像一面牆即便歲月蒙塵,卻平整無痕,但是有了一個釘子之後,這面牆再也不是原來的那面牆。有一種滿足感會來自於,種種的不允許和限制之中。

如果沒有人付費,那麼資本家怎麼賣力去充當馬達將浪推上頂峰。我有時候在想那首被眾人推浪而上的《空》,很是普通尋常,但的確很迎合近些年歌曲改編的風格。就像初聽《悟空》感覺平平無奇,卻滿足一群人的喜好。

同齡人都很喜歡周杰倫,那種喜歡的態度讓我覺得幾分羨慕,因為我從未喜歡一個歌手很多年。長情是一種難得。我翻回憶的記錄本時,有什麼歌手是我很喜歡的,我想劉德華在春晚的那首《恭喜發財》就很喜歡了很多年。後來畢業時聽班主任一首《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直到今天總喜歡翻出來聽一遍。

對比其他人的喜歡,我似乎那麼的不合格,總有一種羞於見人的慚愧感。後來覺得喜歡林志炫的自己可高階,而這種高階來自於,一首《夜夜夜夜》。這幾年韓劇中音樂,歐美音樂中飄蕩之後,便一度將中文歌拒之門外。喜好終歸走了一條獨木橋,感受中的諸多變幻無需再與人言,學著內化為沉浸。

趙文卓“如果你唱《單身情歌》肯定會引爆全場。”

林志炫“這樣不好,獨唱唱這首歌不好”。

我當時第一反應便是,林志炫說的是:這般欺負人不太好。

儘管這首歌每年雙十一總會被人拎出來炒一圈,那些年樂此不疲的話題,總是能換來千萬點選率。尹正唱《一剪梅》能炒起話題,但林志炫不能唱《單身情歌》。當年《我是歌手》,大家說如果容祖兒唱《小小》肯定會奪冠,而這並不在歌手的準備中。有些人可以利用話題和熟知度,但有些人不能。這並非指摘尹正,不過是演員和歌手始終存有差別,而有實力的人知道比賽很重要,但亦有不可輸棄的部分。這一段也許不過是自己的意淫。卻也想對自己唸叨:逆流而上,智慧有它的亮眼之處,可堅守不可說之處也是一種非同尋常。

你能看著這個從《煙花易冷》贏來過譽如超塵脫俗等驚歎的聲音,而一首《夜夜夜夜》再度封神的人,我看到了時間在這個人身上的痕跡,卻真正的開始驚歎:歌手的容顏會老,但聲音卻永遠不會。初次入場將過十年,而在這個清晨裡,我依舊在一場綜藝裡與之相逢。

現代流行音樂其實一直有一個甩不掉的影子——電子音樂。成功的流行音樂必然有最成功的電子音樂結伴而行。有時候我聽一首歌的時候,會覺得完全聽不出歌手的特色,全然被電子音樂壓制住。過往,我總是想不明白,林志炫的聲音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一次偶然的時間,我認真聽著他的聲音,恍然間醒悟,在他的唱歌中,人聲始終是主場,無論高音還是低吟處,他的聲音始終壓制著電子音樂。

過去,我會因為喜歡的不相似而心存卑怯,而今卻無比坦然。我想如果一個人的聲音唱歌就像草原上的溪流一般蜿蜒而去,他的音符落在你對生活的感受上,那麼就算所有人都覺得不好,世間獨你一個也沒有什麼不習慣。

如果說林志炫有什麼不幸運,只能說他缺少好的作詞人,他也缺少合格的作曲人。有些人不夠幸運,遇不到匹配自己才華的劇本。就像有些人過於幸運遇到了最好的劇本,更遇到了最好的導演,比如《臥虎藏龍》裡的章子怡。他的原創歌曲名錄鮮有最好的,而他卻身上存有著最符合歌手的情感。這種在很多人身上本不存在的東西,他卻有。難說人間紅紅火火而過的熱鬧,究竟是天公作美還是戲來戲散。

我看著天上煙花絢爛而過,卻不敢拿手去接。有些人明明哪裡都很好,卻就是不夠靠近星辰。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在聽到海鷗哀鳴的時候,浮沉在浪花之間,無邊無際地漂流,請把我不堪的時光都帶走”。

這段中文翻譯,很是偏愛。躺在床上的時候,恍惚間一種錯覺,目睹了:那個站在懸崖邊上的人,海鷗從遠處海面上徘徊而來,藍色的海浪拍打在亂石上,陽光灑滿之處,他手拿黑色禮帽,回望自己來時的小路,揮手致意……。

毋寧說你因為一首歌,喜歡一個人,因為一人去聽一首歌,只是剛好在一生的數十億個瞬間裡,有那麼一瞬間,那樣的一首歌,剛好走進你的人生中。我不喜歡煙花易冷,但的確突然間這個人讓我覺得這四個字很像是用來形容他的。

PS:該怎麼去說那些生活中不可說的地方,唯有沉默對自己,據理力爭對他人吧。西西弗的筆記本,記錄其實本就是是生活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