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宋徽宗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宋徽宗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時益窮極新出,而無以加矣。”經過唐朝飲茶之風的盛行,到了宋代更是普及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家不可一日無也”,最具有特點的是平民老百姓中的飲茶之風尤甚。當時茶館林立,可以在《夢梁錄》裡找到詳細且精彩的描述:“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七寶露茶、做子、蔥茶,或賣鹽豉湯,暑天添賣雪泡幅花酒,或縮脾飲暑藥之類”。“王安石的《議茶法》:“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以無。”“王安石作為當朝宰相,還專門寫作《議茶法》,並強調茶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的地位跟米和鹽是同等重要的,那是一天也離不開的。

宋徽宗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宋朝開國便吸取了先前的經驗教訓,採取了一系列穩固自身統治的措施。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杯酒釋兵權”了,建立了一個重文輕武的以文官為主導的中央集權政府。“鬱郁乎文哉”的風氣遍及朝野。表現在文學藝術審美上就更加深入、細膩和精緻,茶詩茶文的數量之多以把茶與文人之間的親密連線表現得淋漓盡致。宋朝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社會和經濟狀況都相對較好的歷史階段。文官制度大行,為古代的讀書人“學而優則仕”“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理想的實現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可以一展拳腳、躍躍欲試了,他們積極投身政治官場。但“一如侯門深似海”古已有之,宦海浮沉、波瀾起伏的政治命運古往今來屢見不鮮。

宋徽宗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他們在抱負得以施展之時,就以茶愉悅性情抒發情懷,自由地在茶的世界裡表達自我:在遭遇不順之時,也回到茶的世界裡尋求精神的慰藉和安撫。葛兆光說:“唐代與宋代文人士大夫一熱一冷、一粗一細、一動一靜、一尚武一修文主靜。”“與唐朝文人的盛大磅礴相比,宋代的文人更偏愛清淨幽美的意境。而茶,無論從其生長環境、形態之美,還是品飲環境,無一不散發的幽靜的芬芳,與他們的心境需求甚為契合。唐詩宋詞,到了宋代,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市民階層進一步拓展,市民文學也開始出現,形式也以宋詞為主,茶詩就更多地以詞的形式來創作。以蘇軾、黃庭堅為代表的宋代文人都不乏有流傳至今的茶詞。

宋徽宗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宋朝皇室對茶的喜愛“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說的就是宋太宗趙匡義於建安北苑設定專門監製龍鳳貢茶的貢院的盛況了,在他的兩首茶詩裡,“爭知道味卻無言,時得茶香全勝酒。”“旋烹茶灶心先喜,搖撼松風睡思遲。”等句就可以看出宋太宗對茶的喜愛了。宋徽宗更是不遺餘力地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等句更是看出宋徽宗對茶的推崇備至。宋高宗趙構受到其父親宋徽宗的影響,對茶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愛。“汲泉擬欲增茶興。暫就僧房借榻眠。”之句表現了他對幽居山林品茶參禪的僧人生活的嚮往,也反映了內心的悵惘和失落。還有一位不知名的皇帝宋度宗“院子供新茗,園丁獻異花。”之句寫出了秋季品茶賞花的雅趣。本該蕭瑟悽清的秋天,有了茶香的潤澤與渲染,便多了幾分活潑與靚麗了。

宋徽宗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文人士大夫階層的推崇。范仲淹那首著名的《鬥茶歌》在茶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描寫了武夷山下茗茶的採製過程和悠久歷史;從色、香、味、形等方面鬥茶的熱鬧情形;最後寫了“不如仙山一噯好,冷然便欲乘風飛。””以極其誇張的手法表現了茶的神奇功效。在他的《瀟灑樓》中“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芽。”多麼晴朗明晰的江南煙雨春茶的醉人畫面。歐陽修有“茶為物之至精”、“唯在此樹先萌芽,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的觀點,不僅如此,他還以茶來比喻君子常德,“君不見建溪龍鳳團,不改舊時香味色”。

宋徽宗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對宋代茶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他仕宦40載,宦海沉浮,到了晚年還借茶來感嘆世路艱辛,“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同樣也表達了年紀大了世味淡薄,慾望也少了很多,所好的沒有減少的也只有茶了,一直到老了還是那樣愛茶。蘇軾有名的“從來佳茗似佳人”化自“欲把西湖比西子”,把茶擬作佳人,可見他對茶的親切親愛之情。他對品茶的心情有著獨到的見解“靜中無求,虛中不留”,他還對茶的養生保健功能有著自己的體驗“吃茶多腹脹,以醋解之。”他的《葉嘉傳》,將飲茶與美好的風俗聯絡在一起,起到了一定的風俗教化作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