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開創儒學的聖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開創儒學的聖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古代的聖人,開創了儒家學派,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對中國歷史文化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更是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這個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孔子。

開創儒學的聖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說到孔子,你能想到什麼呢?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仁;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春秋》;三千弟子;等等。孔子對於我們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儒家思想,推行的“仁愛”理念,還有我們在課本上學過的《論語》。

孔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可以說自他之後,歷朝歷代,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文化上的,以及思想上的,許多方面都深受孔子思想的影響。而且儒家思想在孔子之後不斷髮展,推陳出新,一個個的代表人物層出不窮,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被其弟子發揚光大。

今天,我就給大家完整的介紹一下孔子的一生,看看聖人是如何修煉而成的。

出身貴族

開創儒學的聖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孔子的祖先是殷紂王的兄長微子啟,封地為宋。六世祖孔父嘉,是最先以孔為姓的人。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了躲避宋國戰亂逃到了魯國,然後就在魯國陬邑定居了。

叔梁紇結婚之後生了九個孩子,都是女兒,沒有一個兒子。取了個小妾,生了個兒子,但是有先天缺陷,叔梁紇很不滿意。

於是他去請求顏氏,想取她三個女兒中的一個為妾,大女兒和二女兒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兒願意。

不過你們可能想不到的是,叔梁紇已經66歲了,而小女兒還不到20歲,這算什麼?要是在現在,別說父母不同意,社會上肯定會新聞大發。那時候兩人結婚是不符合禮法的,於是兩人在尼山中居住,後來懷孕了,這在當時叫“

野合

”,意思是不合乎禮制的婚配。

公元前551年,孔子降生了。生時頭上有凹陷,又因為母親曾在尼丘山祈禱,所以名“丘”,字“仲尼”。

早年經歷

開創儒學的聖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孔子三歲時父親病逝,母親帶著他到曲阜闕里過著貧苦的生活。十五歲立志做學問。後來孔子做過糧倉的主管,做過放牧的小官。

據說,孔子向老子問過何為禮,向萇弘學過樂器,向師襄學過彈琴。

孔子30歲時有了一些名氣,齊景公與晏嬰訪問魯國時就召見了孔子,還與其討論過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34歲時,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向孔子學習禮。從此,孔子開始了收徒講學。

公元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逃到齊國。後來齊國大夫想害孔子,孔子只好再回到魯國。

公元前512年,孔子40歲了,經過幾十年的磨礪,對人生的很多問題都有清楚的認識,所以稱四十不惑。

公元前504年,孔子在家著書《詩》《書》《禮》《樂》,然後帶著眾多弟子游歷各國。

接下來的幾年都是遊歷各國,或者在衛國講學,或者剛從曹國逃離,或者在齊國講述治國之道。

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治而亡,享年73歲。很多弟子為他守墓三年,子貢守墓六年。

孔子一生周遊列國,解惑講學,創辦教育,就是想得到國家統治者的認同,然後實行自己的治國、治世的理念,可惜一生都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

道德思想

開創儒學的聖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孔子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道德思想體系:個人層面上主張“仁”“禮”的德行與德性。孔子的“仁”體現的是人道精神,“禮”則是禮制,就是秩序精神。

孔子的最高理想誠摯稱之為“大同”,天下大同。《禮記》中的《大道之行也》是這樣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wèi)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是人們共有的,選舉品德高尚、能幹的人為家做事,人人講究誠信,崇尚和睦。在這樣的世界裡,人們不會只奉養自己的父母,不會只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夠頤養天年,中年人為社會工作,孩子能夠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人有各自的事情,女人都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就是天下大同。

說實話,孔子的這種思想很像是空想主義,因為他所描述的大同世界太美好了,沒有一點人性的惡。歷史上曾做過類似於這樣社會的實驗,但是都失敗了,因為人性是雙面的,不可能只存在單獨一面,按照陰陽家的思想來說,陰陽不平衡,就會崩潰。所以,現實世界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大同世界的。

政治思想

開創儒學的聖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還是“仁”與“禮”,他主張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這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孔子的這種治國之道很依賴於個人的素質修養在我看來,至少直到現在,德治雖有,但不是主要的,主要還是得靠嚴格的法律,但是德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中國。

孔子晚年修訂六經,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孔子去世後,他的後代弟子將其言行和語錄記錄、整理,編撰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被後世尊稱為孔聖人,萬世師表。

孔子的思想是生活中不斷磨練從而總結出來的,不僅好學,而且勤于思考,還創辦教育,傳道授業解惑,在幾十年的生活經歷中不斷印證、總結,這才有了傳世、影響至今的儒家思想。孔子乃是百年不出的人物,影響、推動了中國數千年文化的發展。

歡迎關注“

杯酒聊歷史

”,有趣兒的歷史,配上一杯濁酒,妙不可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