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曾仕強辭世,中國式管理哪一句話讓您改變了你的人生呢?

據訊息:2018年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

而2005年的11月11日,也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去世的日子。

曾仕強辭世,中國式管理哪一句話讓您改變了你的人生呢?

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學歷: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著有《胡雪巖的啟示》、《易經的奧秘》、《家庭教育》、《孫子兵法與人力自動化》等。

曾仕強專研中、美、日管理比較,中、西管理思想比較,人際關係與溝通等,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講解《易經》。在函谷關現場講解《道德經》,吸引了2000多名國學愛好者,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進行了現場錄製。

曾仕強辭世,中國式管理哪一句話讓您改變了你的人生呢?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為何而來,這是目標,知道如何完成,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這是改善。

三件事聽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

在中國社會想要取得成功,必須先要悟透中國人獨特的民族習性。

從出發前的自我準備、到人際關係的巧妙運用、社交圈的拓展要領、自身情緒意志力的自我控制,甚至如何與同事搞好關係,與上級相處的分寸等等,這些都是中國五千年來的社會文化精髓,是邁向成功的必修課程。

10個簡單口訣式介紹中國人獲得成功的10個要素(曾仕強)

一表人材

一個人長成什麼樣是父母給的。18歲之前不要挑剔自己的長相,不要對美有固定的標準。別用第一印象去論定別人,但別人卻用第一印象來論斷你。不管父母生我什麼樣,我要讓別人很樂意跟我交朋友。

“要使自己從內心來改變外貌”。

將自己練成一個強有力的磁鐵,吸引許多人來和你在一起,那你就成功了。

二套西裝(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

跟別人配合是成功的基礎之一。

隨和一點,人生別太自我設限,

給自己更大的彈性空間。讓別人對我們有好的印象。

三杯酒量(互動的原則)

做任何事都要適可而止;

做任何事都有要適量且量力而行。

從人際交往中瞭解別人的個性。

四圈麻將(現代社交活動)

一個人要培養一些適當的社交活動,但不要變成嗜好,贏的要裝作沒贏,

讓對方輸得有面子,輸了裝作沒輸,

增加互動的樂趣。常做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動,娛樂自己,又可以增廣人脈。

五方交遊:五方(東南西北中)

一個人不要故步自封,多結交各種行業的朋友。一個人想要成功,則

須建立廣闊的人脈,多和異業交流

,增廣見聞。

六出祈山(運作的技巧)

諸葛亮為滅魏國六次出師,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屈不撓,經得起打擊。做人不須常常承認失敗或是認輸,而是要勇於承認錯誤,力求改進與補救。因比較重要,只要努力,盡力的去做,至於結果是如何,則不需太計較。

經不起風吹草動,流言中傷的友誼不是真友誼。

七術打馬(誠心的讚美別人)

拍馬屁的哲學,讓別人不易察覺則可盡力去拍,人人皆看得出則不可為之。術——是一種技巧,要合情合理的情況下,常常讚美別人,常利用向人討教的機會達到讚美別人的目的。

一個人要能夠常常欣賞別人的長處,讚美別人。

八口吹牛

適當的出風頭,多為自己營造一些表現自我的機會,英雄不提當年勇,別老吹同樣的牛,否則反遭人貽笑。不會讚美別人的人,則別人也不願意聽你吹牛。先看得起別人,然後才看得起自己,

先把人做好,然後才把事情做好。

九分努力(做事的態度)

把事情做好是最基本的條件,做人是做給別人看,做事是做給自己看。一個人努力不努力,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不知道的。做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做事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好好做人,是為了好好做事。

十分忍耐(做事的態度、持續忍耐方可成功)

心上一把刀,體會忍耐的真義,

忍人所不能忍,才是能成功的人。

將忍耐培養成習慣。別人讓你難堪,則需要先檢討自己。

曾仕強:我告訴你,你不要告訴別人!

下面有這樣三句話,大家一定很熟悉。第一句話:我告訴你,你不要告訴別人。第二句話:我告訴你,如果你真的要告訴別人,也不要說是我說的。第三句話更妙:我告訴你,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如果一定要告訴別人,最好不要說是我說的,如果你告訴了別人,又說是我說的,我一定說我沒說過。這才是標準中國人的做法,也是標準的中華文化。

如果連這都看不懂,怎麼看得懂中國人?這是欺騙嗎?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兩個人的交情夠,我才告訴你,你不能出賣我;你說出來是我告訴你的,就是出賣我,那我一定會否認。把這些道理搞清楚了,我們就知道,我們不可以隨便說出訊息的來源——資料中的當事人,否則,以後所有的訊息來源都會塞住。如果是老闆說的話,不該說的,你說出去,那就更慘了。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幹部決不可以把老闆的話完完全全傳給員工,也不可以把底下的意見原原本本向上面反映。否則的話,今天的傳播工具這麼方便,如果總經理有事,大可以用麥克風告知全公司就好了,實際上這樣是不可以的。可見,幹部的職責不在於傳話。凡是赤裸裸地把老闆的話傳給部屬的幹部,都是存心不良,都是想害老闆的。這有太多的案例可以證明,但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懂這個道理。

幹部的責任是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但是不可以有話直說。我們來舉例說明一下。比如老闆要開除一個人,他的做法是很典型的一種三階層的配合。首先,老闆把幹部找來,說:“你那兒有一個王某人,對不對?”幹部說對。“你覺得他怎麼樣?”一般來講,幹部聽到這話,由於搞不清楚老闆到底要幹嗎,多半會說還好。老闆說:“他那種人你都覺得他好嗎?簡直壞透了。”幹部一定馬上就改口,講很多話,然後老闆說:“我還以為你不知道,原來你知道。”幹部說:“我當然知道。”“那你既然知道,為什麼還要留他在公司?讓他走。”最後一定還交代幹部說:“不要說是我說的。”老闆一定會這樣做。如果幹部找到那個員工,說“你不要怪我,今天早上我已經替你說好話了,但老闆還是要你走”,那這個幹部就慘了。那個員工一氣之下跑去問老闆:“你要我走,直截了當跟我說就好了,拐彎抹角幹什麼?”老闆就會說:“誰告訴你是我叫你走的?”員工就說是那個幹部。老闆就會把幹部叫來,當著員工的面,問那個幹部:“我什麼時候說過,叫你讓他離開了?我要開除他的話,我直接跟他說就好了,我幹嗎要透過你?”這個時候老闆一定會否認。這個幹部難堪是他自己的事情,怨不得別人。

那你會問,老闆要開除員工的目的不是就達不到了嗎?當然不是。經歷了這樣的事情之後,這個員工要不就是主動辭職,如果不知趣賴在公司,一段時間之後還是要被開革掉的。有人說這樣的老闆太可怕了。其實這有什麼可怕?老闆事先已經交代幹部,不要告訴員工是自己要開除他,幹部居然說出來是老闆的意思,那幹部就是不義。那老闆心想:你對我不義,就別怪我對你不仁。幹部本來就是要員工與老闆之間的那個媒介,老闆的話,怎麼很好的轉達出去,幹部要視狀況自己去調配。弄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孔子為什麼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真正含義了。

一般的理解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如果真的這麼理解的話,說這樣的話,孔子豈不是傻瓜嗎?當然不是。至少有三層意思:首先,對於“知“要有很嚴謹的態度,對於道聽途說,未經明確判斷的知識,不應該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以免害人害己。然後,確定為正知,才能夠向他人傳播。不是正知,應當視同不知。雖然已經知道,也要當做不知道,不可以胡亂傳佈。

不過,雖然是正知,但是對當時的情境並無效用,或者並不適宜的,也要暫時列為不知,以策安全。就算自己知道,若是遇到不應該或者不必要知道的人,也要假裝不知道,不需要告訴他。這你就知道,如果你不能挖掘孔子真正的意思,你會覺得整篇《論語》都是在講廢話。顯然《論語》不是講廢話,如果是講廢話的書,早就被丟掉了,也不會流傳2500年了。所以說,很多是我們理解錯了。

1、管理是修已安人的歷程

2、搞清楚推、拖、拉的真正用意,合理應用以求圓通

3、以化解代替解決,務求儘量減少後遺症

4、寓人治於法治,更符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

5、做人做事兼顧並重,透過好好做人來把事情做好

6、抱持既不贊成也不反對的心態來包容一切

7、發展事業本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必須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完成修、齊、治、平的人生使命,立業才有價值。

8、計劃的目的,在肯定今後幾年,如何安人?

9、組織的功能,在聚合安人的力量,協同一致。

10、領導的意義,在發揮安人的潛力。

11、控制的用意,在保證今後幾年如何安人。

12、所有管理措施,無一不與安人密切相關。

13、只有組織成員各守其分,大家才能和合為一,產生強大組織力。

14、安人就是把部份和在一起,合成一個整體,並且促使整體大於部份,和透過已安和人安增進和諧的效果。

15、安人的歷程,是由開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關心,然後產生同心的一連串心與心的變化。

16、中國人擅長把二看成三,以二合一來代替二選一。

17、以不變應萬變是管理的最高智慧,不要因誤解而放棄。

18、持經達變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則,卻必須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應變,以求制宜。

19、經是方的,規規矩矩,實實在在。權是變動的意思,要持經達權,合理應變,才能圓通而安人。

20、美國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日本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集體主義,中國式管理則是我們常用的互動主義。

21、日本人拿中國的管理哲學,來運用西方的管理科學。

22、中國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軸,那就是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以及依理應變。

23、中國人相信事在人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來的,所以管理應該以人為主。

24、若非理念相同,很不容易做到以人為主而又能夠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中國式管理首重道不同,不相為謀,力求因道結合,彼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更中能夠同心協力。

25、志同道合的同仁,由於人心善變,不久之後,可能變成志不同,道不合。各種內外環境的變數,更是隨時出現。中國式管理主張依理應變,凡事依據原則,則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應變,以求合理。

26、只要合理,怎樣變動都可以

27、中國式管理,重視把人際或人群和倫理合在一起,建立一種差別性的關係,稱為人倫關係。

28、中國式管理的互動主義,秉持“二合一”的態度,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這兩種極端的說法,合在一起,形成“在集體中完成個人”的合理主義。

29、人倫關係,便是以倫理的觀點來建立合理的人際關係。

30、對上要有禮貌,但是不能夠討好。以下不宜太嚴,也不能夠過份寬鬆。平行同事不必太拘束,也不應該過份熟不拘禮。

31、大同必須包容小異,世界大同並非世界一同。

32、凡事未定案之前,十分民主,一旦拍板定案,相當獨裁。這種把民主和獨裁合起來想,稱為專制。

33、法是過去的產物,情是未來的埋伏,只有理才是現在的指標,中國式管理主張依理應變,按照現在的情勢做出合理的調整。

34、中國式管理重視樹狀的組織精神,根部吸收水份,源源不斷供應樹幹;樹幹也毫不保留地讓枝葉予取予求。這種我支援你,你放手去做的精神,符合中國人“你辦事,我放心”的心理需求。

35、上侵下職,妨害員工的學習、成長,更破壞上司與部屬之間的合理關係。

36、決策者的大智,指具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大慧指有智慧也有德行,三者合一,才是大智大慧做決策 。

37、決策以止定靜安慮得為過程。

38、至誠可以前知,預測未來才能做好計劃。

39、採取無為的執行過程,才能大有為。

40、全面無型的控制,把法律和良心合在一起。

41、考核的標準是錯不可以而對並沒有用。

42、抱持救人而非殺人的心態來考核。

43、溝通以不明言為基礎。

44、有效地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45、領導比管理更重要。

46、老闆做好人,幹部做壞人,才是良好的配合。

47、勸合不勸分,表示站在合理的立場來分。

48、用情理法來領導,最為合理。

49、有本事來拿,拿不到怪自己,是激勵的基本原則。

50、先求忠誠再求能力,更加安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