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韋小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一山沒認清楚,馬進和申捷也沒搞清楚。

豆瓣上,有一條點贊量最多的短評:

“讓你演的是韋小寶,不是猴!”

很簡單的一句話,卻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不論是從形態上,還是從肢體上,張一山所表演出來的“猴態”,已經沒法讓人直視這一版的韋小寶了。

這樣的韋小寶,是怎麼走上人生巔峰,迎娶7個白富美的?

在這版韋小寶身上,看不到金庸在原著裡所賦予的人性光環,那麼,他憑什麼讓7個白富美對他死心塌地,陪他風霜雨露,歸隱山林?

憑主角光環嗎?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韋小寶,是金庸筆下的寵兒,是他封筆之作中擁有最特別人設的一個角色。

他就像是底層屌絲逆襲一般,靠著各種手段,抓住各種機遇,走上人生巔峰,迎娶7個白富美的形象。

在武俠小說,武俠影視劇中,這樣的人生贏家,往往除了主角光環,還有著令人卿佩的武力值,顏值,膽識……也就是,這種人往往是偉光正的英雄形象,但韋小寶並不是。

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好人,但也不是一個壞人。

這幾日,關於張一山“猴式”韋小寶的演繹,熱熱鬧鬧地折騰了好幾天,他本人也站出來做了迴應:

“這版畫風已經往卡通和搞笑上走了,所以可能表演方式會有些變化……有時會寫意一點,不會那麼落地,這都是創作手法,人和事肯定是尊重原著的。”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工作室也第一時間出來喊話:

“小寶還在成長,感謝大家的建議”。

甚至,張一山談到了自己對韋小寶的人物理解,竟是要塑造一個“

有史以來最可愛的”、“最有童趣的

”韋小寶。

不能不說,這樣的理解,讓人很意外。

怡紅院長大的韋小寶,從小接觸的就是在胭脂水粉間迎來送往的男人女人,他不屬於這裡面的一種,可他又不屬於怡紅院以外市井中的其他群體。

這樣的韋小寶,根本就不可能擁有所謂的“童趣”,更不可能“可愛”。

一個不擇手段,偷奸耍滑的痞子,一個圓滑世故,渾渾噩噩的小人物,一個整個童年都浸潤在各種譏笑諷刺中,親身體驗過無數社會殘忍的人,會保留著“童趣,可愛”這種莫須有的氣質和心態嗎?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自小就必須學會變色龍一般的生存法則和自我的精神療愈法則,才是他能在這樣的處境中,如魚得水的活下來的根本。

《鹿鼎記》是在金庸在1969年開始連載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連載長達2年11個月,而在整個創作期間,貫穿這部小說主角韋小寶這個人物始終的,正是他的兩個生存法則。

金庸提到過:

“寫這部書時,我經常想起魯迅的《阿Q正傳》所強調的中國人的精神勝利”

,阿Q,在魯迅筆下,是一個“能自輕自賤”的人,而韋小寶跟他,有一定的共通之處。

在整部《鹿鼎記》整部劇中,最關鍵的就是韋小寶,只要這個人物立住了,那麼整部劇也就大大的加分了。

原本,生於市井,長於市井的韋小寶,是一個古靈精怪,猶如小地痞流氓的小人物,可偏偏他又愛聽戲說戲,對於戲文裡的英雄人物和事蹟,有一定的崇拜以及嚮往。

市井、江湖以及朝堂的糅合,讓他既有在市井中生存的圓滑世故,聰明機變,又帶著江湖俠士的義氣和俠氣。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他是金庸小說裡,藏在嬉皮笑臉之下,最難寫全寫圓的一個社會底層裡的小人物。

要出演這樣一個人物,談何容易。

原本,童年“劉星”也是聰明機靈,又成日嬉皮笑臉,和韋小寶在某些方面,有些契合,但放大版的“劉星”顯然已經忘了,這種機靈和油嘴滑舌,不能用太過刻意的方式去演繹。

張一山距離底層社畜的生活太遠了,早就已經忘記,社會底層裡的小人物,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在他身上,似乎已經找不到跟韋小寶的共通性。

整個劇組在創作的時候,將這部劇定義在“喜劇”的定位上,這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這明明是武俠劇啊,怎麼就成了喜劇了?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在武俠劇的基礎上搞笑不是不可以,但,做不到有效的節奏把握,合適的故事情節設定,只一味地追求搞笑,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其實,從很多表演痕跡中,其實我們可以明顯感覺的出,張一山在刻意模仿,甚至整個劇組的情節和人設,都在刻意“周星馳化”。

是在嘗試模仿周星馳的那種無厘頭喜劇的搞笑方式,試圖用這樣的誇張,甚至帶著弱智的方式向星爺的喜劇模式靠攏。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蹩腳表演,整個故事情節的空洞蒼白,讓整部劇,處於一種極其割裂的狀態。

這版的進度條很快,但故事節奏全無。

不僅將大歷史背景,人物故事背景簡單略去,甚至對人物性格特質的塑造性情節,全都去掉了,以至於整個韋小寶的人設,變得蒼白,單薄。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開篇立見高下。

雖說長在那種地方,韋小寶從小就愛聽戲說戲,但開頭就以說書的形式介紹自己,未免有些自說自話的彆扭。

開篇的時候,他頭戴綠帽,坐在長木桌邊,拿起案板上的“醒木”一敲,瞪大的雙眼,直愣愣地盯著鏡頭的方向,詭異的是,畫面此時還給了一個放大的特寫。

瞬間就有種看恐怖片的錯覺,很勸退。

韋小寶是很滑頭的人物,他的很多數行為,其實並不道德,甚至,得到7個老婆的手段都不見得是多光明的。

但很好的一點,是他認死理,認定一個人,就會對那個人好,認可一件事,也會拼了命去完成那件事。

張一山在採訪中說:

“劇一共拍了194天,戲份、戲量是我拍過所有角色最多的最重的,還請了揚州話老師學揚州話,臺詞量很大。”

看起來,劇組好像很用心。

但事實上,這種用心,並沒有多大意義。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蕩氣迴腸的武俠之魂,在這部披著喜劇皮囊的劇集裡,被徹底抽掉了,只剩下尷尬卻又可笑的“作”。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張一山偷吃糕點的時候,一口將一塊糕點吃下,硬生生吞嚥下去的神情,配上兩隻手在脖子邊緣抽搐,呼吸的誇張畫面。

我們看不到喜劇,看不到韋小寶的古靈精怪特質,只有張一山誇張的擠眉弄眼,彆扭的瞪眼做怪相。

這一幕,對比於在《孤芳不自賞》裡,楊穎的瞪眼,假吃,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

雖然才播了幾集,但主創們對新版《鹿鼎記》口口聲聲尊重原著,卻又不合時宜的用他們所理解的,在觀眾看來,並不算“正常”的情節去進行故事的開展,無疑是把觀眾的智商,摁在地上摩擦。

被演成一隻猴的韋小寶,憑什麼讓7個女人為他死心塌地?

張一山版韋小寶的“失控”,不會只在前面幾集裡,而是貫穿整個過程,甚至,我們都無從感受這個韋小寶的人物弧光。

那麼,請問,這樣的韋小寶,值得7個女人無怨無悔地跟著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