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前兩天,兒子在學校惹了件“大事”。

幾個半大小子,居然玩起了“摸對關鍵部位”的遊戲,在學校走廊上,將一個孩子按在地上,幾乎將人家的褲子脫了下來,幸好,老師路過看見了。

雖然只是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並沒有造成什麼矛盾和傷害,但是,已經十一、二歲的孩子,這樣的行為,終歸是有所欠妥。

老師便當著全班同學面,批評了他們幾句,並且請家長到學校面談。

在帶兒子回家的路上,我希望他能主動跟我談談。

可是,一直到家,他都一言不發,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吃過晚飯,作業寫完,我實在忍不住找他談了。

然而,我剋制著情緒,說了大概十幾分鍾,他始終一言不發,就像說的事,與他毫無關係。

這讓我很是“上頭”,明顯感覺到怒火上湧的質問他:

“你這麼大的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做錯了事,難道不應該反省嗎?”

沒料到,兒子突然站起來,立在我面前怒吼著:

“你要我說什麼?每次你讓我說,我說了,你又不聽,總是拿你們大人的大道理來教訓我、管教我,你有耐心瞭解過我心裡怎麼想的嗎?”

兒子的行為,猶如一盆冷水,將我從頭淋到了腳,瞬間清醒。

想起了和一個朋友討論育兒問題時,他說的一句話:

“多少孩子,成於親子互動,也毀於親子互動。”

我們總以為在教育孩子,將孩子拉向一條正道。

殊不知,卻是在將孩子越推越遠,在無形當中,讓孩子和父母之間豎起了一道厚厚的牆。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有些孩子,父母健在卻活成了“孤島”

看過一條這樣的短影片:

一對父母,正在批評淘氣的女兒,不尊重奶奶、讓她喝熱水非要冷水、讓她不要在地上亂滾非要滾……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爸爸的語氣裡,充滿了氣憤與無奈。言語中,一直夾雜著“爸爸說的你有錯嗎”、“我們說你的話,你聽嗎”。

女兒則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

直到爸爸的質問,逼著她必須回答時,孩子才兩手抱在胸前,看上去強硬傲慢的回懟:我就不聽。

遇到這樣的孩子,是不是感覺非常挫敗?

其實,在這段影片的前面,孩子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跟你說什麼,你都哼哼哼。”

接著,才是爸爸上面說的那些話。

看完之後,最大的感受便是:雞同鴨講。

父母講的全是對的道理,孩子渾身上下,流露出來的則是父母的不理解、不關注與不尊重。

不可否認,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大多數時間,都在挑釁父母的情緒。

但是,正是這些叛逆、淘氣、挑釁、試探,才構成了孩子的成長鏈。

孩子看上去的調皮搗蛋、蠻橫無理的背後,多數都在訴說著他內心的需求。

若是父母聽不懂,孩子便失去了世間最信任、最渴望的依靠,用自己最後一點倔強,像一座孤島一樣艱難的活著。

《法國媽媽育兒經》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孩子即使有不對的行為,父母也有責任傾聽並且領會他們的動機。

行為可能會錯,動機卻沒有錯的。

當孩子有不同尋常的反應時,背後一定有原因。”

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與配合,最有效的方式,是走進孩子的內心。

當你埋怨孩子屢教不改時,可曾思考過,孩子叛逆淘氣時,他們行為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當你抱怨孩子緘默不言時,可曾反思過,孩子向你傾訴時,是否給予了耐心真誠的迴應;

當你責怪孩子漸行漸遠時,可曾回看過,孩子向你分享時,是否放下手機給予正視的尊重。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缺少互動,一切教育都是徒勞

最近的熱播劇《女心理師》中,有很多扎心的點,都直指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

職場受氣包莫宇的討好型人格,源自於小學時期校園霸凌。

彼時的莫宇,在學校受到欺負後,懷著委屈忐忑的心情,向父母尋求安慰與幫助時,等來的卻是父母心不在焉,且否定他的回答:

“男子漢,忍一忍就過去了;如果別人不喜歡你,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高中女孩尤娜用盜竊、自殘、自殺等偏差行為,只希望已經離婚的父母能夠和好如初。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然而,父母卻自認為,瞞著孩子他們已經離婚的事,還以為是對孩子最深的愛。

殊不知,孩子早已洞悉一切,並將一切罪責強加在自己身上,並甘願用生命去換父母的幸福。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即便如此,父母卻以為,孩子只是青春期的叛逆、成長的好奇,以及學業的壓力。

最可憐的是,暴飲暴食女孩蔣靜,從小到大,每個肢體語言,都在告訴媽媽,她不喜歡鋼琴。

可是,媽媽從來都不願意聽到和看見女兒的需求,一味地只用“為你好”來控制女兒。

父母在期盼孩子聽話,孩子在渴望父母看見;

孩子明明在求救,父母卻以為孩子在淘氣;

孩子打開了心靈的大門,父母卻只會冷冷地隔離。

父母總是認為孩子“有病”,殊不知,“病”得最深的是父母。

願意為孩子付出一生的精力,卻沒有任何意願去傾聽和了解孩子言語背後的需求和感受,更沒有意願去改變自己,去接納孩子。

良好的親子關係,離不開理解和傾聽;高質量的教育,更離不開傾聽和接納。

高明的父母,不是單方面的灌輸,而是在與孩子的互動中,對孩子有深深地看見和聯接。

尊重與認同孩子,再去引導孩子成為TA最想成為的樣子。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

決定著孩子成長的樣子

幾乎每個父母,都想擁有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幾乎每個父母,都渴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

殊不知,人與人相處,是一個相互的過程。

父母與子女之間,也不例外。

父母能給予孩子多少關注、傾聽與理解,孩子便能回報父母多少尊重、配合與改變。

一個孩子從學校回家,興沖沖地對父母說:“今天在學校,小明和小朋友們瘋鬧時,把膝蓋摔破了。”

不懂和孩子互動的父母,要麼忙著自己手裡的事,要麼繼續玩手機,再或者,心不在焉的應和著。

再或者,不等孩子說完,便教育他們,在學校不要和小朋友打打鬧鬧。

聰明的父母,則會放下手裡的活兒,搬上小凳子,聽孩子把話講話。

前者讓孩子閉嘴,後者走近真實的孩子。

前段時間,遼寧丹東徐先生得知14歲的兒子不想上學,和孩子商量後,便辭職帶著兒子周遊全國。

50多天的時間,他們遊歷了歷史名城,走遍六朝古都,感受到了中國文化。

50多天的時間,父親教會了兒子做飯、攝影,還有寫日記。

50多天後,徐先生表示:

“以前父子基本零溝通,在旅行中兩人關係越來越好,漸漸變得無話不談。

兒子變得重親情,對學習也產生興趣。他主動要求提前回家,給弟弟過生日,並等待開學重返課堂。”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誠然,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像徐先生一樣,有條件辭職帶孩子行萬里路,但是,每個父母都有看見孩子、聽見孩子,與孩子互動的機會。

想要孩子變好,最好的辦法,是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讓孩子看見自己的無限潛能。

亞里士多德說過:“我們無法透過智力去影響別人,情感卻能做到這一點。”

父母與孩子的每次互動,都是在與孩子建立情感連結。

想要一個好孩子,先建立好的親子關係。

“我媽很愛我,卻從來聽不懂我說的話”

心理學研究指出:

關係,是心理健康與否的溫床。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是他們人生長河中,需要面對的第一層關係。

由親子關係,衍生為夫妻關係、同事關係、朋友關係。

良好的親子關係,便藏在孩子與父母的每次互動中。

父母給予孩子耐心、真誠、積極的迴應,孩子便能從中感受到關注、尊重與愛,從而,滋養自己的心靈,從一枚小小的種子,變成一顆明媚的太陽。

父母與孩子之間,無需太多犧牲與管教。

更不需要“我聽不懂你說話,因為我要為你賺錢”,更不是“我聽不懂你說什麼,都是為你好”。

再多的票子,比不起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

再多的“為你好”,都不及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

與其放棄理想、犧牲時間,不如給予孩子一些看見與尊重。

像朋友一樣,蹲下身子,在與孩子同等的高度,陪孩子一起長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