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滾滾濃煙中,這位“抱火哥”一連抱出4個噴火的煤氣罐

新華社武漢4月2日電(記者馮國棟)武漢消防救援支隊青山中隊消防戰士張曉明日前四進火場,搶出4個噴火的液化煤氣罐。

“只要人民有需要,每個消防戰士都會上。”張曉明說。

 四度“抱火”,上半身火烤,下半身溼透

“冶金大道建材倉庫失火了,煙很大,還有一名老人被困,請快來救火!”3月25日上午,武漢消防119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火情很快傳到青山消防中隊。作為首批救援力量,中隊25歲的消防戰士張曉明和戰友一起緊急趕赴現場。

抵達現場後,張曉明和戰友發現,起火點是鋼城華榮市場內一單層彩鋼板結構倉庫,燃燒物質為油毛氈、塗料。現場火勢猛、溫度高,倉庫裡毒煙瀰漫,周邊已被濃煙覆蓋。

滾滾濃煙中,這位“抱火哥”一連抱出4個噴火的煤氣罐

身穿消防服,準備出警的張曉明。新華社記者馮國棟攝

在現場,有群眾指著火場告訴消防員,一位75歲的婆婆因癱瘓在床無法行動,被困在與倉庫毗連搭建的一間房子內。消防立即組織攻堅隊員,安排張曉明和戰友三人進行搜救。

戴上空氣呼吸器,張曉明等三名消防戰士頂著滾滾濃煙深入火場。他們先是把癱瘓在床的婆婆從房子中轉移到安全區域,隨後,張曉明又衝進濃煙滾滾的倉庫,在火海中尋找確認是否仍有人員被困。

“裡面有好幾個煤氣罐,有的已經在冒火了!”大概過了十分鐘,張曉明向火場外實施水槍滅火的戰友大聲喊話。

原來,他在搜救中發現,倉庫內還留有一批液化氣鋼瓶,其中有幾個正在噴火燃燒。如果不及時轉移處理,一旦發生爆炸後果不堪設想。

張曉明抱起噴火的煤氣罐就往外衝。參與救援的戰友見狀後,急忙用水槍壓制煤氣罐的火勢。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張曉明先後四度進出火場,抱著噴火的液化氣鋼瓶快步走出來。氣罐噴射的火苗在耳邊呼嘯,身上被水槍噴射水流澆透,全身一半火烤,一半冰水。中途感覺燙手了,他就用手沾沾地上的水降溫,然後繼續抱起煤氣罐送至遠離火場的安全區域。

00:44

↑救火現場影片。由武漢消防部門提供。

四個鋼瓶全部被轉移,張曉明滅火時戴著的手套已被大火燒得漆黑髮焦。摘下手套,他的雙手被燙得通紅。

“不想再有戰友受傷”

“做消防員快8年了,像‘抱火’這樣的事是小事。”張曉明說。

今年25歲的張曉明現為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青山中隊戰鬥一班班長。自2011年11月入伍以來,他一直奮鬥在消防救援一線,先後參加各類滅火搶險救援2000餘起。

回憶起在火場“抱火”的感受,張曉明說,當時並沒想太多,只是覺得煤氣罐起火有安全隱患,如不及時處置就會危及群眾和戰友安全。

根據張曉明在救援中積累的經驗,煤氣罐在爆炸前通常會有徵兆,比如燃燒的火焰會有白光,罐體會顫動。“當時煤氣罐還處在起火初期,暫時不會爆炸,但也要儘快處置,消除隱患。”

張曉明說,煤氣罐起火後,通常有兩種方式處置:一是迅速擰上閥門並其移至安全區域;還有一種是給罐體澆水降溫,等氣體燃燒殆盡。“火場溫度很高,這幾個煤氣罐閥門已經被燒壞,只能抱離現場進行處置。”

滾滾濃煙中,這位“抱火哥”一連抱出4個噴火的煤氣罐

張曉明登上消防救援車輛,準備出警。新華社記者馮國棟攝

2015年12月,張曉明的戰友、青山消防中隊孫孟磊在一次出險救援中不幸從四樓墜落,造成身體多處骨折、胸腔積液、左上肢及下肢10%II到III度燒傷。“親眼看到戰友在救援中受重傷,自己心裡非常難受,”張曉明說,“就像是自己的親人受了傷。”

一次次訓練、一場場火警,練就了張曉明過硬的專業技能和心理素質。張曉明的優良作風,感染了戰鬥一班的5名隊員。他所在的青山中隊,如今已經成為武漢消防的一支“拳頭”力量。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抱火哥”

張曉明“抱火”的影片在網上流傳,網民紛紛為他點贊。網民“飛雪紅梅”說,危險面前,張曉明沒有瞻前顧後、推三阻四,他四入火場“抱火”,詮釋了消防官兵內化於心的“責任”。

“看到有些網民留言說,看我年紀不大,問是我是誰家的孩子,做父母看了都會心疼。”提起父母,張曉明的眼眶溼潤了,淚水忍不住在打轉。

“很怕父母看到影片後替我擔心。”張曉明說。為此,他特別叮囑中隊的戰友,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家人。平時與家人打電話,他也是報喜不報憂。最常說的就是一句“一切都好”。

↑張曉明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社記者馮國棟攝

“網民的認可,讓我感覺到了這份事業的神聖和光榮。”張曉明說,消防員不是生來就無懼,也是普通人,也有害怕和恐懼。對於家人,也會感到一些內疚和無奈。

“但穿上消防服的那一刻,我就不僅僅是哪一家人的孩子,而是一名人民的消防戰士,要為守衛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而戰。”他說。

日前,武漢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鄭西對“抱火哥”張曉明所在的青山中隊進行慰問,對這位“抱火”英雄給予鼓勵。他說:“張曉明體現了消防指戰員‘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戰鬥精神、意志品質。”

“‘抱火哥’是一個稱呼,也是一種精神符號。它代表的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是每一位消防官兵共有的特質。”張曉明說,“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抱火哥’。只要有危險,每個消防員都會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