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一個教師媽媽的自述:當把兒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時,我才悔悟

前天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問題:

哪種職業型別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結果發現,教師、醫護人員和公務員,這三種職業的孩子,為容易自殺的前三名。教師職業家庭的孩子有自殺危機的指數遙遙領先。

一個教師媽媽的自述:當把兒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時,我才悔悟

作為一名教師,我很驚訝,為什麼教師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反思自身,從我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中,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01 孩子出問題,是我們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因見慣了各種問題學生,在兒子剛出生時,我就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不能讓他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

兒子從上了小學,我們就為他制定了嚴格的各種習慣養成計劃。

每天必須看半小時書,若是因為貪玩,沒有讀書,當天閱讀時間就會加倍。

每天必須練字,字寫得潦草,會被撕掉重寫,且加倍。

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若是整理不好,不但要整理自己的房間,還有整理爸媽的房間。

家裡來了客人,要主動問好,若是躲在自己房間不出來,客人走後,就會挨吵。

……

從生活習慣到學習習慣,我自覺要求得很到位,但很多時候,孩子並未做到,受罰較多。

結果,我們表面上“贏了”孩子(他聽話、服從管教),

但兒子現在的表現卻越來越遠離我想要的樣子:

一次,和鄰居一起帶著倆孩子玩,鄰居家兒子拿出自己的奧特曼卡片,建議和兒子交換著玩,這樣一點小事,兒子卻把目光轉向我,尋求幫助。

同齡的同學,在下雨天,能放學後自己回家,兒子在家人未去接之前,就聽話地呆在校門口等著。

在幫我們做了一件小事後,總會渴望肯地問一句:“我厲害吧?”

有次成績考差了,孩子回家第一句話是:“媽媽,你別生氣,我只考了78分。”

……

費盡心力地教育兒子,想讓他成為自信、陽光的孩子,結果卻養出了一個膽小怯弱、缺乏主見和自信,且有著“討好型”人格發展趨勢的孩子。

(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潛在的不健康行為模式。)

教師本來有著教育孩子的天然優勢,為什麼孩子卻出現了問題呢?

一個教師媽媽的自述:當把兒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時,我才悔悟

心理學上有個“瓦倫達效應”,意思是說,一個人越是在意事件會出現的結果,越是容易出錯。

由於接觸到的問題學生多,我比一般人更容易擔心自己子女出現問題。

對孩子提的很多要求,往往違背了孩子的成長天性。

孩子敏感脆弱的心理、膽小怯弱的性格、自信心和獨立性的缺乏,所有這些不

良心理或行為背後,折射出的是孩子自身價值感和歸屬感的缺失。

而這一結果與我們嚴厲的教育方式有著必然的關係。

02 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人的所有行為都是在追求價值感與歸屬感”。

培養優秀孩子的根本之策,不是高標準嚴要求,而是尊重孩子,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價值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和重要性的直觀認知。歸屬感,則反映了一個人與他人發生連線的心理需要。

孩子擔心媽媽會因為成績不好而不愛他,為了尋求媽媽的認可,幼小的他學會了討好成人的話語,這是歸屬感低的表現。

連和朋友交換玩具的決定都要依賴父母,對自己人際交往的自信心嚴重不足。這則說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低。

高自我價值感來源於一次次成功的體驗,低自我價值感則是一次次失敗的經歷帶來的。

平時過於嚴厲的要求,當一次次達不到之後,無形中給了孩子“我做不到”的挫敗感。時間長了,孩子就獲得了低自我價值感。

在每次達不到要求時,我們或明顯或間接地表現出來的不滿和失望,讓孩子感覺到的是,父母更關注結果而不是他的感受。久而久之,會讓孩子歸屬感缺乏。

阿德勒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兩個東西--價值感和歸屬感。價值感來自於被肯定,而歸屬感來自於被愛。

建立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才是最重要的育兒之道和育人目標。

一個教師媽媽的自述:當把兒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時,我才悔悟

03 用愛重建孩子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如何重建孩子的價值感和歸屬感?我選擇了放慢腳步,從日常點滴做起,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逐漸喚起他的自我肯定感和歸屬感。

愛的技巧一:接送孩子的路,是親子交流的路。

我為自己的工作按下了暫停鍵,以彌補長久以來親子陪伴的缺失。每天牽著孩子的手或攬著孩子的肩,一路交流著從學校走到家。

前天回家的路上:

我:“兒子,今天在學校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沒?說來一起樂呵樂呵。”

兒子:“今天在操場活動時,我們都笑死了。”

我:“啥事啊,這麼開心?”

兒子:“我們跳大繩時,楊某丫剛誇沈小某跳得好,她就被繩絆倒了。”

我:“這孩子還真不經誇啊!”

兒子:“楊某丫也是這樣說的。她說’沈小某,我一誇,你就摔個’仰白叉’!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這個楊某丫挺逗的。”

昨天和鄰居一起接孩子回來的路上:

鄰居家女兒小沈一臉不開心地說:“今天期中考試,英語最後一題好難!”

兒子也附和:“就是很難,我也不會做。”

鄰居:“三年級第一次考試英語,沒有經歷過,考不好也沒什麼。”

我:“兒子,恭喜你有不會的。這可是一次發現自己,還有哪些問題沒有弄懂的好機會。”

倆孩子在我和鄰居一附一和的開導中,沒有了因考試有不會的題而悶悶不樂了。

由於平時工作的忙碌,這樣和孩子輕鬆地耐心地溝通、交流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樣日常的交流,才會讓孩子感覺父母像朋友一樣聆聽自己,開導自己。

這正是拉進孩子與父母心理距離的秘籍所在。

知乎上有個問題:從小和父母沒什麼溝通,長大後會變成的怎麼樣?

網友@洛書的回答中,有一句話很扎心:“可能他會將自己一層層地包裹起來,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總是被動的。”

為人父母,莫等到孩子對你關閉心門時,才後悔當初。

保持與孩子親密交流的習慣,做個善於傾聽和溝通的父母,是建立孩子內心歸屬感的重要方法。

讓放學回家的路,成為親子溝通的路。父母請珍視與孩子交流的每一次機會。

一個教師媽媽的自述:當把兒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時,我才悔悟

愛的技巧二:不因犯錯減少愛你

前天,孩子拿著五道計算題錯了三題,應用題還忘記帶單位的練習冊,怯生生地讓我檢查時,我不再像平時一樣,皺著眉頭,面帶失望的表情。

而是語氣輕鬆地與孩子交流:

我:“兒子,錯題越多,進步空間越大。犯錯也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你要是能自己找出來錯在哪了,那就說明你還是很厲害的。”

兒子聽到媽媽這樣說,先是一怔,繼而愉快地開啟話匣子:

“這三題都是忘記進位加一了,其實我都會。應用題忘記寫單位,有點馬虎了。有點虧(可惜)。”

我:“哇!兒子,原來你挺厲害的,能自己分析出自己的問題。”

孩子一臉輕鬆,沒了往日緊張兮兮的神情了。反而有了一種自己檢查出錯題的自豪感。

這樣做傳達給孩子清晰的資訊:犯錯是正常的,媽媽不會因為他的錯誤而疏離他,減少愛他。

愛的技巧三:理解你,我也經歷過,一起想辦法

昨天兒子上英語網課時,推門進去時,又發現他在偷偷地玩遊戲。

看著兒子急匆匆地關閉遊戲網頁,做出在學習的樣子。我內心五味雜陳,感覺要改變這種狀態。

我:“兒子,你是不是學習英語時,在玩遊戲?沒什麼,說實話就行。”

兒子:“是的。”

我:“我現在很理解你的做法。昨天早上我寫著文章呢,開啟手機查資料,刷到新聞就看,結果一下子看了十分鐘。和查資料也沒啥關係。”

兒子低頭看著平板,不知道我什麼意思。

我:“和你學英語時玩遊戲心情一樣,既想辦自己的事,又想玩。你說有什麼辦法能兼顧呢?你說說你的想法唄?”

兒子:“我感覺讓我每天玩半個小時遊戲,我能學習得更好。”

我:“這也是個不錯的提議。要不我們試試吧,你每天寫作業前或者寫作業後玩半小時遊戲。

時間自己控制,若是自己管不住自己,超過時間還玩,你這提議再取消。”

兒子笑逐顏開:“成交!”

一個教師媽媽的自述:當把兒子養成“討好型”人格時,我才悔悟

看到過這麼一句話:

再小的孩子也是人,體會過被尊重的滋味,長大後更懂得尊重別人,並捍衛自己的尊嚴。

做一名合格的父母,要學著對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孩子,走進孩子內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們缺乏什麼,想得到什麼,我們才能恰當好處地給予。

在此,我想告訴各位爸爸媽媽們,若是你因為方法不當或者認識不足,導致孩子形成低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不強,一定要及時彌補。

《正面管教》一書中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向父母傳遞一個資訊——我想要有所歸屬。

當孩子內心有了歸屬感,他就有了安全感。

當孩子得到源源不斷的肯定時,他就有了價值感。

一個有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孩子,才會有伴隨其一生的優良習慣和行為。

歸屬感決定了孩子能否幸福地飛翔,價值感則決定了孩子能飛多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