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作 者:Dxy看宏觀

來 源:格隆匯APP

安土重遷的中國人,但有生路,誰願背井離鄉?

但過去七十年顛覆式的變遷,會以決絕的堅硬與冰冷,擠壓甚至抹消所有人的根基與家鄉,只剩下模糊陌生的遠方,以及諸多原子化的民眾和一路的顛沛流離。

中國之大,天壤之別,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群的割裂與分野,大得令人觸目驚心。現實是,很多時候,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間的差距還大。

而這種差距產生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努力與幸運,絕大多數時候,可能只是取決於你在哪裡

——如果你生長在川西涼山州的大山裡,極大的機率是,終其一生的奮鬥與積累,也只能堪堪觸控到京都或者長三角一個普通居民出生時的水平。

於中國普通大眾,遷徙是宿命,千年未變,一如近代史上祖先們慘痛悽婉、帶血帶淚的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

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這並不是一個複雜的選擇題:如果沒有中世紀捆綁佃農式的戶籍限制,當然應該去往資源多的地方,去往能賺錢的地方,去人去的地方,去錢去的地方,去有希望有未來的地方。

其實,就算有戶籍限制,你也應該義無反顧去往這些地方,哪怕在那裡,你只是一個二等公民的“黑戶”——起碼,為你的後代爭得一個未來。

所以,剩下的事情是:

誰是那個“遠方”?

中國+首都+直轄市+省會城市+二線城市,這是多數國人對“遠方”最簡單粗暴的認知。

如果本文侷限於此,也就失去了意義。我們會繞開統計局那些“資料坑”,琢磨一些更有意思的觀察點,把一些偽“厲害了,我的省(市)”清出去,也把真正的“遠方”找出來。

(擬)上市公司是企業中的佼佼者,衡量一個地方經濟實力、活力與潛力的一個最好的“非統計局”另類指標,非IPO數量莫屬。

先說整體層面。2018年A股首發過184家,透過率為59。78%,而2017年A股全年首發438家,透過率為79。33%。對比2017年的資料,2018年我國A股IPO數全線下滑,暴跌58%,內地資本市場可謂是寒風刺骨(見下圖):與此對應的是內地赴港上市的資料。2017年內地赴港上市企業僅50家,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上升到90家,同比暴增80%(見下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資料來源:勾股大資料

與此對應的是內地赴港上市的資料。2017年內地赴港上市企業僅50家,而在2018年這一數字上升到90家,同比暴增80%(見下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資料來源:勾股大資料

錢在離開哪裡,錢在去往哪裡,顯而易見——英格蘭有句傳統諺語:money talking(錢說話)!

所以,如果內地PK香港,單單從這個指標看,

香港是遠方

IPO總數,類似GDP總額,那是帝王的榮耀,對個體幾乎沒有意義。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厲害了我的國,完全不意味著厲害了我的家。能體現個人生活水平或者實力的,是人均GDP。

所以,我們也要對IPO總數做分解。先看存量。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截止2018年年末,滬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總數共3567家,東北、西北明顯“寒磣”,而東南明顯富裕,廣東、浙江和江蘇堪稱豪門,廣東以586家的總數排名第一,浙江431家、江蘇400家分居第二和第三,北京、上海和山東分別為316家、283家和194家跟隨其後,這些上市公司正是地區經濟實力的核心所在,也是他們各自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

這個資料能對“遠方”描述個大概,但並不精確,因為沒有體現出變化與未來。所以,我們必須看最新的增量資料——“經濟寒冬年”2018年的港股、A股IPO資料(見下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資料來源:勾股大資料

結論很清晰:

1、珠三角與長三角的IPO數量佔絕大部分比重,京津冀地區IPO數量顯著下滑,極大可能很快失去與前兩大經濟圈平起平坐的資格。三大經濟圈中,誰是遠方或許不能給結論,但三者PK,京津冀不是遠方,大機率成立;

2、廣東,江蘇,浙江三省,基本就代表了中國經濟實力的核心與大頭。沒有這三個省,中國經濟會有多難看,可想而知;

3、這三個省,恰好就是中國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所以,別再爭論計劃與市場了。哈耶克是對的,任何形式的計劃,都會導向混亂和匱乏;

4、以山東為代表的整個華北都空有其表。尤其山東,其IPO資料幾乎是斷崖式下滑,與其中國GDP總額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的資料完全不相容;

5、上海餘威猶存,但無論橫比,還是縱比,均已顯頹勢,GDP總額也從改革開放時期全國絕對第一,被甩到了現在的10名以外。這次科創版,大機率就是幾地交易所爭奪資源,中央對上海的一個特殊照顧。但上海總不能一直靠上面?總得檢討問題在哪?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6、北京帝都,實在有點愧對全國這麼多資源的人為集中與投入。如果沒有政治資源在該地的集中,人和錢往那裡流,都會是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

7、天津作為老牌直轄市,2017年IPO數量僅有4家,在2018年直接掛零,以致在中國經濟版圖上幾乎找不到存在感。但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的資料是,2010年—2017年,在常住人口增量指標上,天津竟排名第一。這很難理解,要麼是人口資料在造假,要麼是優勢傳銷產業的吸引力太大;

8、西部大開發戰略退去後,西部地區的表現也是乏善可陳,大多省份資料掛零,哪怕是領頭羊重慶,17年IPO有6家,在18年也只剩一家。經濟有其自身規律,調配資源,自負畫圈、欽點的“造城、”“大開發”,最後多會遭受經濟規律的嘲諷;

9、東北地區幾乎全線掛零,“直播與燒烤成為核心產業”,投資不過山海關竟一語成讖。西北本就先天不足,後天亦未補,衰微情有可原。但以東北早期投入之大,資源之厚,竟淪落到今日之寒,冷徹骨髓,令人唏噓;

10、一個疑惑:2018年,江蘇省A股上市竟然力壓廣東、浙江,排全國第一。這個資料太詭異,我找不到太多邏輯來合理解釋這種本不應該發生的突變。

另一個判斷遠方的另類指標,是人:人作為一個群體,多數時候是盲從甚至愚蠢的。但作為每一個個體,他們都不笨,他們天然知道該往哪裡去。

先看去年各省常住人口增量變化(見下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常住人口淨增加,有外來人口遷徙流入的功勞,也會有本地人生育的原因。結合各省出生率資料,我們不難做一個八九不離十的歸因分析(見下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結合上面兩圖,可以很清晰得出結論:

1、遠離中央權力中心的廣東,生育率排名僅是居中,但人口增量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凸顯人心向背,珠三角對“人”的強大吸引力。相比中國任何的其他省份(剔除香港、臺灣),“不唯書,不唯上”,講究實際,平和樸實的廣東,或許更符合“遠方”的要求;

2、與廣東非常類似的省是浙江,在常住人口增量上也不出意外地排名第二。浙江是中國“江南”的核心地域,那裡自古就是中國私營商品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人文薈萃,“可採蓮”,可賺錢,誰不向往?自明代以來,中國首富皆出自江南,絕非偶然;

3、山東人口的增長,幾乎就靠“敢生”。生育率上,山東高出其他省份太多,但經濟卻乏善可陳。有類似特徵的省份,還包括安徽;

4、常住人口淨流出的省(市),一共六個:北京、上海、天津,以及黑吉遼東三省。這六者一個共同的問題在於生育率低,六家生育率全部墊底。差別之處在於北京、上海、天津更多是主動選擇,戶籍收緊,控制甚至拒絕外來人口。而黑吉遼,則是一種無奈的被動流出。

5、黑吉遼縱然悲催,但事實上,

北京、上海,尤其天津,經濟動能其實也捉襟見肘。這種對外來人口的排斥與本地較低的出生率聯姻會發生什麼,不言而喻。

中國2012年就已進入人口劉易斯拐點,相信不遠的將來,北京、上海、天津就會為當年對外來人口的排斥而心生悔意。

省這種行政級別,終究是一個太大的“遠方”。我們進一步把視野縮小到“市”這個級別(見下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簡單概括上圖:

1、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球越變越小,坐實它們對人的吸引力在加速下降。沒有人,就不會有需求,也就不會有財富創造與未來,而他們的現存人口年齡結構,並不優於絕大多數城市,尤其天津,人口年齡結構在明顯惡化。

京津滬

三個城市,開始出臺政策,搶人求人的轉變,不會晚於5年發生;

2、一線城市裡,深圳、廣州雙星聯袂,人口優勢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會讓珠三角這片區域成為中國當仁不讓的“經濟核”;

3、一批二線城市在崛起。一線城市的戶籍壁壘、過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所造成的生存壓力對一大批有經驗,也有才學的中年人(年輕人其實並不懼怕這些)有巨大的殺傷力,這為二線城市的階段性崛起留出了空間,杭州、成都、長沙、武漢都是其中的受益者,其中杭州因為制度、商業文化等土壤,在這批二線城市裡更具長遠生命力。

中國政經、人口的核心地帶,一直都是中原。

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遷徙是晉末永嘉之亂後,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原本荒蕪的江南之地才得以開發,才有了後來的“江南可採蓮”,才有了“悠長悠長的雨巷”,才有了胡雪巖的富可敵國與令人唏噓的跌宕起伏。

至於“衡陽雁去無留意”的珠三角,則長期都是人口稀疏、充軍發配的“南蠻之地”。

如果你生活在西晉,哪怕是生活在已經南遷的東晉,你都不會相信,一千多年後,

你的後代竟然不是在中原討生活,而是聚集、奔波於原本荒蠻之地的長三角、珠三角

(見下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按當下全國總和生育率推算,大約五十年、兩代人後,中國人口將降至6-7億,不出意外,這6億人,應該2億多生活在珠三角,2億生活在長三角,1億左右生活在京津冀,其他少量人口,則散居在廣袤的中國其他土地上。

即使站在今人的角度,我們也很難知道這些是怎樣發生的,更不知道這種演變路徑有多大的偶然性。

我曾經問過一個一輩子研修經濟史的大師級學者:中國緣何會是今天這樣一個經濟地圖?江浙、廣東有何必然?到底哪裡才是我們的遠方?

他給了我兩張圖: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中國省市的盛衰沉浮:如果必須背井離鄉,你會去往何方?

隨圖附帶了一段文字:

“我一直都堅信,中國千年最大的生產力,從來都不是任何朝廷的“德政”或者任何政府的恤民規劃,而是所有普通民眾發自肺腑的,對財富的渴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所以,任何不禁錮民眾追求財富、追求幸福的地方,就是你應該去的遠方!”

排版

| 李靜妍

審校

| 姍姍

主編

| 葉正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