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古代公文與書信格式:書面形式中的——人際關係象徵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公文與書信格式:書面形式中的——人際關係象徵,

公文與書信,是人際交往的書面形式。從公文與書信的固定體系與格式中,我們也可以窺探出它在人際關係方面的象徵意義。本文開頭所引許廣平寫給魯迅的信,以及魯迅給許廣平的回信,其臺頭“魯迅先生吾師左右”和“廣平兄”都是頂格書寫,這是書信格式中具有象徵意義的重要規定。公文格式我國古代的公文,大致有典、制、詔、誥、敕、章、奏、表、駁議、檄、牒、狀等12種。其中典、制、詔、誥、敕、檄、牒等7種為指揮性公文,章、奏、表、駁議、狀等5種為報請性公文。不同性質的公文,象徵著帝王與臣下、官府與百姓的不同身份。而指揮性公文中,典、制、詔、誥、敕等5種為帝王和朝廷專用公文,象徵著帝王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就是公文體系所隱含的象徵意義。

古代公文與書信格式:書面形式中的——人際關係象徵

從公文的寫作格式,也可以發現同樣的象徵意義。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王朝。在公文格式方面,首先規定:行文中遇到本朝名以及“始皇帝”、“皇帝”、“制曰可”等字樣,一律提行、頂格寫,首創了書寫的“抬頭”制。而臣子向皇帝上書時,開頭要寫“昧死言”的套語,以示君尊臣卑。漢承秦制,報請性公文的首尾套語已經大體固定,章的開頭為“稽首上書謝恩陳事”或“某官糞土臣某頓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末尾用讚頌皇帝之詞語;表的開頭為“臣某言”,末尾為“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奏的開頭為“臣昧死言”或“臣昧死再拜上言”,末尾為“稽首以聞”;駁議的開頭為“某官臣某對……”,末尾為“臣某愚憨死罪”或“臣某憨異議”。到了唐代,又進一步將“抬頭”制發展為“平缺”制,即凡與皇帝有關的字句都提行頂格寫(叫做“平頭”),其他的陳述文字要低兩格寫(叫做“缺行”)。到了明代,一般的奏章都要以“臣不勝惶恐戰慄之至”結尾。公文格式上的這種日趨嚴格的規定,正象徵著我國封建專制政體的進一步加強,君主與臣民之間人際關係的進一步對立。

古代公文與書信格式:書面形式中的——人際關係象徵

辛亥革命以後,開始了公文格式的民主化程序。新中國逐步實現了公文格式的民主化。在公文的行文部分,無論指揮性公文還是報請性公文,一般應有主送機關名稱,而主送機關名稱一律寫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的左邊,並頂格書寫。在正文的結尾部分,可用“此令”、“特此佈告”、“特此通告,望一體周知,遵照執行”、“特此通知”、“以上各點,望認真貫徹執行”、“以上報告,請審閱”、“以上報告,如有不當,請指示”、“以上請示當否,請批示”、“以上意見,如無不當,請批轉有關部門貫徹執行”,等等。這樣的格式,象徵著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上下級之間在公文交往中既嚴肅鄭重、又互相尊重的新型人際關係。

古代公文與書信格式:書面形式中的——人際關係象徵

書信書信可分兩種,一種是公務信函,屬於公文範疇,另一種則是私人書信。我國現存最早的私人書信的實物是1975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兩封木犢家書,其年代當在戰國末期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這是一對名叫“黑夫”和“驚”的兄弟寫給家裡名叫“中”(又寫作“衷”)的兄弟的戰地家書。第一封是兄弟倆聯名寫的,其開頭是:“二月辛巳,黑夫、驚敢再拜問中,母毋恙也?黑夫、驚毋恙也。”第二封是驚寫的,其開頭是:“驚敢大心問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內同……以衷,母力毋恙也?與從軍,與黑夫居,皆毋恙也。”大致的意思是:我們黑夫、驚兄弟倆向中(衷)兄弟問好,母親身體好吧?我們身體很好。這跟現代書信的格式大致相似。這樣的套語,象徵家人、親友間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的親密關係。

古代公文與書信格式:書面形式中的——人際關係象徵

從漢代開始,書信格式進一步固定。例如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臺頭為:“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其中“太史公”為作者職官名,表明身份;“牛馬走”為謙語,相當於“鄙人”;“司馬遷”為自稱姓名;“再拜言”為對對方表示敬意;“少卿”為對方職官名;“足下”為敬稱,相當於“先生”。這跟上述戰國木犢家書的“黑夫、驚敢再拜問中”的結構大致相似,但謙稱和敬稱的使用,則象徵了司馬遷與任安之間不同於家人關係的一般朋友關係。這種象徵意義,仍然保留在現代書信的格式中。一般朋友或通訊人之間,可用“xx同志”、“xx先生”、“xx女士(小姐)”,或“x校長”、“x經理”、“x總”等,師生之間可用“x老師”、“x同學”等,而家人、親友之間,則可直呼“爸爸媽媽”、“哥哥嫂嫂”等。

古代公文與書信格式:書面形式中的——人際關係象徵

文雅一點的,不妨用“父母親大人”之類。許廣平寫給魯迅的信,用的是“xx先生吾師左右”,比較文雅。親密一點的,也可用“親愛的xx”等。有情男女之間通訊,初期互稱“xx同學”、“xx小姐”、“小x”之類,漸入佳境時,就要改為“親愛的xx”了。如果哪一方首先稱呼對方為“親愛的”,那就足以使對方臉紅心跳,因為這意味著希望明確戀愛關係。當人們收到一封信,首先映人眼簾的是頂格書寫的臺頭,頂格書寫表示對收信人的尊重,而臺頭用語的不同,則隱含著寫信人與收信人之間在互相尊重基礎上的親疏遠近的關係。因此,當收信人尚未細看書信正文時,僅憑臺頭就可以明白對方如何看待雙方的關係。結尾用語也很有講究。《報任少卿書》的結尾是“謹再拜”,至現代發展為“此致敬禮”等敬語,或者“祝您健康”一類祝頌語。文雅一點的,可區別不同物件,用“頓首”、“研安”、“教棋”等。情書中也有用“吻你”之類的詞語。這些同樣象徵著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勉勵或者互相愛慕的關係。其中,動詞後的“敬禮”、“健康”等詞語還必須另起一行頂格寫,也象徵著鄭重、誠懇的態度。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