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全文共1623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三家分晉之後,韓、趙、魏三股勢力都不甘落後,在風起雲湧的戰國時代拉開序幕之初,紛紛強佔地盤,加速對外擴張的步伐,而三家之中,韓國因為地處核心區域,周圍強敵環伺,基本無法完成擴張,只能在大國之間來回搖擺。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魏國則透過李悝變法迅速躍升為戰國第一強國,這下它北面的鄰居趙國可坐不住了,再三思量下,趙國決定遷都邯鄲,加入到春秋爭霸的戰局。

趙國遷都邯鄲之後,就一直被魏國壓制,直到魏國衰落之後,趙國才有了起色,而趙國真正崛起,是在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拓野千里,成為雄踞一方的霸主。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其實,趙國自遷都之後,就一直尋找機會逐鹿中原,而邯鄲相較於晉陽而言顯然更具區位優勢。

01

經濟發達

三家分晉之後,天下隨即進入禮樂崩壞的戰國時代,趙國起初定都晉陽,大概在今天太原附近區域,

由於地處高山,交通不便,趙國與中原諸侯國之間交流甚少。

向南只與魏國、韓國接壤,而魏、韓在分晉之後又對趙國多加提防,嚴重限制其經貿發展,且高原地帶並不適合發展農業,趙國國力長時間難以提升。

相比之下,邯鄲地處太行山麓,四通八達,北接燕國、東臨齊國,可以說是發展經濟走廊的交通要道,而且

邯鄲周圍平原較多,適宜發展農業,足以支撐起龐大的人口。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同時遷都對於統治階級來說,是可以享受到更高等級的榮華富貴,可以說,趙國的上上下下,都是十分贊同遷都之舉的。

02

逐鹿中原

周室東遷之後,趙國並不甘心在紛亂的戰國時代裡充當看客,而想要加入戰局,就必須有可以依仗的大本營,中原地區歷來都是各國互相傾軋的重點地區。

魏國遷都大梁也是為了更近中原一步,畢竟誰掌握了中原的話語權,誰就可以稱王稱霸。遷都邯鄲後,無疑可方便大軍東出中原,在糧餉上也可以節省不少。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同時靠近中原還可以讓文化得以交融,既能吞併中原地區效果壯大實力,又可以同中原老牌強國之間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趙國入局中原爭霸的基礎就在於其大本營設在邯鄲。

與後來眾多的封建王朝一樣,將都城遷往紛亂更多的地區,是在對外表明自己的強硬立場,在軍事上保持一種擴張的態度,證明王朝正處於鼎盛時期。

如果選擇將都城遷往遠離紛亂的地區,那麼從側面反應出的是統治者偏安一隅、委曲求全的心理,證明王朝正在走下坡路。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03

規避敵夷

當然,

除了經濟發展因素和對外擴張的軍事訴求外,趙國遷都邯鄲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遠離後方遊牧民族勢力的侵襲,

畢竟與他們相爭沒有任何必要,只會白白損耗自身國力。

在當時的周王朝,遊牧民族的戰鬥力很強,都說“西戎北狄”、“南蠻東夷”,中原諸國與遊牧民族之間的恩怨也是由來已久,但想要剿滅遊牧民族勢力,那也是難以辦到的事。

遷都邯鄲之後,以太行山為屏障,趙國就不用再擔憂匈奴勢力的侵襲了,而北方新的敵人燕國,也飽受北方林胡等遊牧民族勢力的侵擾,再加上本來燕國實力就不如趙國,所以趙國在北方的防守壓力大大減輕。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當時,趙國東方的齊國還在忙於吞併周圍的小國,而南方的魏國也因為與秦國的交惡而逐漸陷入苦戰,且兩家分晉時也比較和睦。

這樣算下來趙國似乎也不再有什麼後顧之憂了,可以安心的發展自己的勢力了,在此期間,趙國也吞併了周邊的一些小國,壯大的自己的實力。

不過趙國遷都邯鄲之後也並非全是好處,畢竟在平原地區,四周皆是戰國時代的梟雄,所以一旦趙國國力衰弱,很快就會淪為敵人的盤中餐。

趙國的首都邯鄲在戰國期間被多次攻佔,如果不是合縱連橫的整體環境影響,恐怕趙國早就亡國了。

分析晉陽遷都邯鄲的因素,趙國加入了戰國時代爭霸的亂局

趙國在三家分晉之後不甘平庸,把都城從晉陽遷至邯鄲,其背後原因主要是

考慮到經濟發展因素,邯鄲四通八達,且有大多為平原,十分適合發展經濟,同時,有太行山作為屏障,可以應對來自西北方向匈奴的侵襲,將精力聚焦在中原稱霸上。

推行胡服騎射後,在趙武靈王的帶領下,趙國一躍成為戰國時期的強國,在合縱連橫的天下中馳騁,不過遷都並不意味著全是好處,過於開闊的地形因三面無遮,一旦出現衰弱跡象,就很容易被強國盯上,且處於交通要道的邯鄲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很容易陷入戰火之中。

參考文獻:《史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