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欣賞音樂,何須“懂”

欣賞音樂,何須“懂”

理解音樂並沒有標準答案。 視覺中國圖

擔心自己聽不懂音樂所蘊含的內容,不知道自己理解得對不對,是許多人欣賞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的“執念”。正是這種觀念上的障礙,把人們擋在了音樂藝術的大門之外。

多年來,中央音樂學院原副院長周海宏一直在呼籲:欣賞音樂何須“懂”,每個人都能在音樂中自由地馳騁。

你並不缺少“音樂細胞”

一提到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聽得懂嗎”。

從小學習鋼琴的周海宏也曾深受“聽不懂”之苦。有一天他正在練習《夕陽簫鼓》,這是一首由傳統古曲改編而成的鋼琴曲,它還有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春江花月夜》。父親在一旁問道:“這首曲子你練了這麼長時間了,給我講講哪一段表現的是春江,哪一段表現了花月夜?”

此時的周海宏已經是瀋陽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的學生了,但他答不上來。父親轉身就走了,令他羞愧不已。直到去中央音樂學院後,他最“怕”的,仍是別人問他某一首音樂作品表現了什麼。

前不久,在上海圖書館舉行的講座中,周海宏為現場觀眾們分析了音樂為什麼這麼難懂:

音樂是由聲音構成的,聲音有兩個最基本的表現特徵:一是聲音沒有視覺性,它是聽覺的訊號,並不包含視覺的資訊,所以音樂無法直接傳達視覺形象。二是聲音沒有語義性,不能直接傳達思想觀念。因此,聽不懂、聽不出音樂表現的是什麼,不是因為聽眾的欣賞水平差、缺少“音樂細胞”,或是缺乏音樂修養,而是因為音樂本身並不能直接表現具體的事物。

眾所周知,音樂是聽覺藝術,美術是視覺藝術,文學是語言藝術。在音樂中追求形象、場景、故事、思想、哲理等內容,其實是用文學化、美術化的方式去欣賞音樂。“用視覺性的、語言性的內容來解說聽覺感受,這是一個多年來的誤區,正是這個誤區給普通人欣賞音樂造成了很大的障礙。這種障礙把不少人擋在了音樂藝術的大門之外。”多年來,周海宏在全國各地舉行的藝術普及和專業講座中,不斷表達著自己的音樂美學觀點:音樂何須懂。

聯覺是一種本能

周海宏認為,儘管沒有必要用文學化、美術化的方式去理解音樂,但並不意味著音樂什麼也表現不了。只要靜心聆聽過音樂的人都不可否認,音樂這門聲音的藝術確實能夠讓人產生聽覺之外的感受。

那麼,聽音樂為什麼會令人浮想聯翩呢?聲音訊號的刺激能讓人產生除了聽覺之外的反應,這是一種心理現象,它的核心機制叫作聯覺,是由一種感覺引起其他感覺的心理現象。聯覺與視覺、味覺、聽覺、觸覺一樣,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感覺,只是在一般情況下不被人所察覺。

周海宏舉了一個例子:“我有兩塊糖,一塊是巧克力口味,一塊是薄荷口味。我這裡還有兩個聲音,一個是低音,一個是高音。這兩個聲音給人的感覺哪個像巧克力,哪個更像薄荷呢?”觀眾給出的答案几乎都是低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當味覺的感受和聽覺的感受發生了聯絡,這就是聯覺現象。

聽音樂時,透過聯覺與情緒發生對應關係,是人的一種本能。即使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也能夠感受到音樂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作曲家正是憑藉這種人人都有的本能的聯覺反應,有意或無意地選擇和組織聲音來表現他想表達的情感內容。也正是透過聯覺,人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對形象、場景、情緒、情感、思想、哲理等聽覺之外內容的聯想。

內行聽的是什麼門道

為什麼有的音樂作品很容易聽懂,有的作品卻“不知所云”?

一首音樂作品是否能夠引起聽眾對內容明確的理解,取決於是否有持續而穩定的聯覺對應關係。也就是說,作曲家選擇的聲音和聲音的組織排列方式與其想要表現的東西之間,要在聯覺上始終保持非常好的對應。如果對應得不好,聽眾就會覺得聽不懂。

“當然,作為聽眾也並非一點責任都沒有,敏感的聯覺、豐富的聯想是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培養形成體驗聯覺的習慣,這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周海宏說。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在聽古典音樂的時候很難十分明確地感覺到音樂表現了什麼。“如果你什麼也聽不出來,不必歸因於自己沒有音樂細胞,其實原因就是作曲家寫得不像。為什麼不能寫得像一點呢?有可能是因為作曲家的才氣不夠,更主要的原因是,作曲家在進行音樂創作的時候,所追求的根本不是要讓音樂像什麼,他追求的就是純音樂之美。”

很多人對作曲家有一種誤解,以為他們總是為了表現點什麼才進行創作。事實上,作曲家寫一首音樂可能就是為了聽覺的審美理想,就是為了表現好聽。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感受純聽覺之美是音樂藝術最重要的欣賞價值。正如美術是視覺的藝術,感受視覺的愉悅是美術作品最主要的價值一樣。美食是味覺的藝術,沒有人會問,一盤東坡肘子裡有什麼深刻的思想內涵和人文底蘊。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感受藝術本體的魅力,是看門道。一般觀眾看一幅畫,總要探究畫背後的歷史、故事、畫家的人生經歷等。而畫家看畫,主要就是看構圖、色彩、線條、光影透視等。欣賞音樂也是如此,越是專業人士,越是會傾向於在本體的層面上,從聲音、組織架構等方面去感受音樂的魅力。

理解音樂沒有標準答案

不少音樂愛好者心裡一直有一個“陰影”——不知道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不對。周海宏甚至遇到過一些“發燒友”,發現他們也會陷入這種疑惑,總想找專業人士給出音樂背後的標準答案。

那麼,聽音樂究竟有沒有標準答案?

根據心理學原理,聲音只能夠引起人們很粗糙、寬泛的聯覺反應,這樣寬泛的聯覺反應對於確定任何一個具體內容來說,都是不完整的,這就導致了音樂理解中的主觀性、模糊性、不確定性及多解性。所謂主觀性就是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聯覺展開聯想,沒有客觀的標準。所謂模糊性,就是聯覺是模糊的,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抓不住具體的東西。不確定性,就是聽音樂的時候一會兒想到這兒,一會兒想到那兒。這就必然導致多解性,不同的人對同一首作品產生不同的感受。

美國作曲家格什溫有一首知名作品叫《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作曲家曾在這首作品的首演節目單上寫下了一段解說詞:作品表現了一個陽光和煦的早晨,一個美國人漫步去愛麗舍廣場,他走過一個咖啡館,又過了河,坐在左岸咖啡館的露天席上……如果不看這段文字,只聽音樂,誰能聽出這是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廣場和咖啡館露天席?

不過,這種主觀性、模糊性、不確定性及多解性非但不是音樂藝術的缺憾,反而是這門藝術的巨大魅力所在。音樂沒有標準答案,它給每個人自由想象的空間,聽音樂時你可以天馬行空自由自在。音樂是最自由的藝術,也是最能培養人的想象力的藝術。

許多人對欣賞音樂有著刻板的思維模式,這主要來源於傳統的音樂教育方法:老師先講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創作背景、音樂主題等,而聽眾的任務就是對號入座,把老師講的東西“聽出來”。

莫扎特著名的《土耳其進行曲》一直被解釋為表現了士兵行進,但不同演奏家的演奏方式大不一樣,有的聽起來確實像士兵,有的聽起來則如同兔子在跳躍。演奏家尚且如此,怎麼可能要求聽眾的理解和作曲家的表現意圖保持一致?演奏家尚且如此,普通聽眾又有什麼必要在乎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和作曲家的初衷相吻合?

“覺得自己聽不懂,把一大批人擋在了音樂的大門之外。擔心理解錯,又把一大批人推出大門。其實人一出生,就在音樂的大門之內。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音樂中自由地體驗情感、體驗人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音樂中。那麼多偉大的演奏家、指揮家都是這樣做的,我們還有什麼顧慮呢?”周海宏認為,用感性的方式來對待音樂藝術的價值,音樂才能真正為人生增色添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