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電影中主角九死一生的情節不真實

很多電影中的主角有九死一生的經歷,並且在最後都能大獲全勝。那麼,是不是這樣的情節不太真實?

電影中主角九死一生的情節不真實

當然不真實,沒有哪個人能熬過九死一生的過程,也沒有哪個人能在九死一生的過程之後仍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戰勝死對頭。但編劇偏偏這樣編寫,導演偏偏這樣拍攝,觀眾們偏偏去看,是不是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

為了保持主角光環,主角要在影片中“挑大樑”,處於矛盾的中心位置,還要體現主體思想。要是讓主角輕易死掉,是不是有損影片的意義?當然會了。編劇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按照主角的戲份來寫了,而且還會按照主角九死一生的情節來設定劇情,讓主角經歷儘可能多的坎坷和風雨,也讓人們跟著主角來一起經歷,其實就是調動觀眾們的主觀投射,投射之後,觀眾就會不自覺地把自己變成片中的主角,以此獲得一種主觀經歷的體驗。在體驗中,觀眾化身主角,經歷很多驚險刺激的故事情節,使情感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洩,也就覺得痛快淋漓了。要是主角經常變換,一會兒換一個,一會兒換一個,就會造成敘事焦點不集中的問題,畢竟,主角身上集中了很多敘事焦點,有的主角還是一以貫之的線索人物,要是在片中經常出現偷換主角的情況,故事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讓人們看不懂了,或者會產生信任危機。

觀眾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會把自己投射到主角身上,在主角身上賦予了一定的感情,要是主角突然死掉,就會讓觀眾很失望,還要把那種在主角身上傾注的感情轉移到另一個主角身上,要是沒有另外的主角出現,觀眾心裡就會出現一定的空落感,以至於失落,悲傷。或許,這就是悲劇留給人的失落感吧。雖然說悲劇比喜劇更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悲劇畢竟要留下悲傷,不如喜劇來得和諧,來得皆大歡喜。於是,很多導演要給影片留下一定的彩蛋,明明主角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情節,已經死掉了,但還是要在結尾弄出一段影片,讓主角復活,以此填補觀眾內心的空虛。

電影中主角九死一生的情節不真實

主角要是經歷平淡,就會讓電影失去吸引力,而主角經歷很曲折,尤其是經歷生死考驗之後,電影就會增添很多吸引人的元素,卻不一定真實。好萊塢電影大多采用這種構思,主角經歷飆車、槍戰、肉搏戰、高空墜落等等,都能奇蹟般地存活,也都能積攢力氣,招募團隊,集體打怪,最終戰勝邪惡勢力,成為英雄。只是,那樣的人物太少,以至於產生了很多打不死的漫威英雄。無論是超人還是綠巨人,都不會輕易死掉,其他漫威英雄也是如此,成了英雄人物打不死,邪惡勢力最終亡的構思,當然有助於人們情感的宣洩,但對事實來說,卻大大脫離了生活真實。難道人們願意看脫離生活真實的電影嗎?

當然願意看。脫離生活真實的電影並非真的脫離生活真實,而是經過了對現實的誇張、解構、剪輯、組合等操作,仍然

來自於

現實生活,只不過採用了虛構的藝術手法。主人公經歷的九死一生的情節本身並不是完全虛構,仍然

來自於

現實生活,編劇把很多情節湊到了一起,讓人產生感嘆————怎麼主人公經歷那麼多的苦難都能存活?是不是人的意志力非常堅強,以至於產生了太多的超乎常人的舉動?

不真實的虛構情節能吸引人,因為人們喜歡看驚險刺激的情節,也喜歡在驚險刺激的情節中找到一定的刺激。如此一來,人們大多看熱鬧,而不是看什麼電影藝術審美。只有電影批評家或作家們以及一些有著較高欣賞水平的人喜歡關注影片本身的審美,並且發表一些言論來說明這種審美。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是看個熱鬧,認為情節離奇曲折就是好的,而平鋪直敘的並不好,甚至認為大團圓式的結局就是好的,而悲劇式的結局並不完美,也不好,看了還讓人心裡不好受,還不如不看呢。這部分人看電影圖個喜慶,圖個高興,並不是找難受去了,所以看那些有深度的電影基本上就沒什麼好的感覺了,反而認為電影本身不好,而不是自己欣賞水平不高。

電影中主角九死一生的情節不真實

為了迎合觀眾口味,商業電影走進了大部分觀眾的內心,用離奇曲折的情節吸引觀眾,還要用刺激的情節讓觀眾產生一種震撼,甚至很多觀眾經受這樣的刺激之後,就會培養觀影和評價習慣,以為具備主人公九死一生情節的電影才是好電影,而別的電影就不是什麼好電影了,其實還是產生了認知偏差,被導演培養了一種壞習慣而已。

電影是一門藝術,不排除主人公九死一生的情節,但一定要建立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之上,不能任意虛構,也不能隨便設立一個打不死的英雄人物,讓人們頂禮膜拜。還是老老實實講一個故事比較好,其中不乏驚險刺激的情節,但起碼要讓人物立得住,讓情節禁得住推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