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在古代光棍竟然就是流氓?——我們所不瞭解的流氓文化

準確的來講,用來表示無賴痞子的流氓一詞是在清朝才出現的。但是,無賴痞子這種概念則在原始社會解體,人類形成了貧富差距時就已經出現。時至今日,流傳下來對流氓的稱謂則因時因地而異,行行色色的都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對流氓這種職業五花八門的稱呼。

在古代光棍竟然就是流氓?——我們所不瞭解的流氓文化

我們現在能看到最早記載流氓的文字就是《周易》了,“見惡人,無咎。”我們知道,在《周易》那個年代的詞彙量實在不多,所以對於事物的表達比較籠統。也可能的是在那個時代,流氓還沒有大規模的形成,所以並沒有為流氓這個職業專門造詞。因此像這個“惡人”,並非只專指流氓,而只是包含流氓在內。

在秦漢時期,有大量的書籍中出現了以少年一詞再加上字首來專指流氓。如:閭巷少年、亡賴少年、淫惡少年、輕薄少年等等皆形容流氓。大概是因為流氓職業多出於少年。

不過真正意義上與現在最接近的“無賴”一詞,則出現在漢代。無賴,也作賴子。被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代光棍竟然就是流氓?——我們所不瞭解的流氓文化

唐代除了沿用前面的一些稱謂外,還出現了新詞:“閒人”。還專門對其有解釋:“不務正業,嘗懷兇惡,肆意行非,專於坊市之間,脅取人財物。”這就是痞子嘛。

宋朝,對於流氓這個職業的稱呼最有意思。稱其為“破落戶”,描寫宋代生活的《水滸傳》中這樣說的:“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起外號也確實是當時比較流行的。南宋有兩個比“沒毛大蟲”更霸氣的外號:“攔路虎”和“九條龍”。是不是很有古惑仔的味道~

在古代光棍竟然就是流氓?——我們所不瞭解的流氓文化

話說到了元代,有個流氓是這樣自報家門的:“雖然本事只如此,跌打相爭可也不怕死,眾人不識我名姓,則叫我無路子。”這個無路子原來叫無徒,是元朝對於流氓的稱呼之一。還有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光棍”和“棍徒”。“俗謂無賴匪徒以敲詐為事者為光棍。”此時的光棍便是流氓。而且自此以後,出現了很多棍字造詞來稱呼流氓。如:大棍、京棍、惡棍、青皮光棍、神棍、土棍之類實在難以全部羅列。

在古代光棍竟然就是流氓?——我們所不瞭解的流氓文化

而明朝,則多以賴皮稱呼。不過此時在江湖上可就熱鬧了,流行出來很多切口。這個切口,就是暗語行話的意思。這個稱呼可就讓人眼花繚亂,如:“毛油生、伯牛有痕、出水蝦蟆、油滑生、順子、擀麵杖”之類,這個蝦蟆即蛤蟆。出水蛤蟆還能理解,順子也不錯,但是這個擀麵杖是什麼鬼……

在古代光棍竟然就是流氓?——我們所不瞭解的流氓文化

清朝的話跟我們現在是很相近的,對於流氓的稱呼比較有地方特色。如四川的嘓嚕子,天津的混混兒,杭州的聊蕩或者叫濫聊,上海則其為白相人、拆梢、痞徒。跟我們現在常說的差不多。

之形成如此多的流氓稱謂,主要是因為這個職業實在是歷史太久。加之我國地域廣闊。在朝代更替中每每能出現一些新詞來更貼切的表達對於當時流氓的看法。這其實也是我們時代進步的一種標誌。正如我們現在常用的網路詞彙便是一種對於現在的我們更貼切的詞彙。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