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富途研究,作者|leeyang

正值雙十一結束,看看自己要還的信用卡,花唄,再看看平時工作收入還一半都夠嗆,想想還不如開一間超市,這樣就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說不定還有養只貓,養條狗,生活不知道有多愜意。

然而這種看起來很好做的小生意,實則蘊含兇險,想想自己只是個體戶,沒啥錢,也沒啥資源,只能靠單打獨鬥,而海外知名商超巨頭,如家樂福,麥德龍都紛紛退出中國,想想自己憑啥能賺到錢?如果一個行業散客都賺不到錢,巨頭們的現狀又如何呢?

一、租金有多高

開超市,第一步當然是租場地,

在場地出租領域,租的面積越大,成本反而越低,租的面積越小,總體的租金會越高

,就個體戶而言,租金是相當的高,以永輝超市的Mini店為例,平均200平米都有點擠了。

如果自己開個200平的超市,按照最新3。49元/天/平米,一個月的租金成本就2萬多元,一年就差不多25萬元的租金,這還不算租門店要付的「茶水費」,想想自己平時工作,存25萬得多久,開個小型超市,一年就可以把錢包掏空: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然而,那些大的點的公司,比如永輝超市,高鑫零售,他們因為租的足夠大,每平米的租金卻大幅度下降,更有甚者,比如沃爾瑪,永輝超市,大潤發等,

會將一部分場地給轉租出去,順便當二房東賺

,比如下圖的大潤發周圍轉租出去了許多門店。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面對他們如此低廉的租金,如果他們把超市開在你的小店周圍,在成本端,第一步就被競爭垮了,而且隨著門店的人流量起來後,租金可以越收越多,同時開了更多的門店後,租金收入繼續增加。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巨頭開超市,還能收租,你開超市,只能掏租

,從租金這一塊,自己開超市明顯就沒有巨頭們更有優勢,不僅如此,那在進貨方面呢?

二、進貨(供應鏈)有多麻煩?

也許有些朋友是土豪,家裡有大量的場地可以使用,這樣當然沒問題,只要能把租出去當包租公的收益比自己開超市的收益低就好,當場地找好後,我們就面臨第二個問題:

從哪進貨?

有些商品的經銷商動力強,會主動上門來送貨,還有一些經銷商數量不夠多,需要自己去找貨源,這樣的經銷商體系下,想尋找貨源只能靠自己聯絡廠家,還有些專門做配送服務的公司會告訴你,送貨這事,交給他們就好了,可是天上是不會掉餡餅,中間送貨環節多了一層,想整體降低成本,又相對更難一些了。

可怕的是,巨頭們也在這些方面入手,那些連鎖商超們,

不斷砸錢去建設自己的物流渠道和供應鏈渠道,這樣一來,巨頭們倒是可以有統一的配送,並且一次性進貨量還大,成本比你還低,同時也方便許多,消耗精力還少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而且國內巨頭可以藉助資本市場融資來不斷砸物流鏈,比如永輝超市在重慶物流基地就能砸四個多億,準備開超市進貨前的自己想想,在進貨這個層面上,既沒有巨頭們進貨成本低,又沒他們配送效率高,一旦巨頭在自己旁邊開個店,自己該如何與巨頭們從何競爭?

巨頭除了成本低,還給你送貨上門,想在人流量上就扼住競爭對手喉嚨。

三、你能送貨上門嗎?

當你覺得自己前兩點都能搞定,準備與巨頭們一決高下,可怎能想到巨頭們又準備新的玩法「送貨上門」,稍微好一點的如永輝超市,需要你買滿18元才開始送貨上門,過分的則是盒馬鮮生,無門檻起送,覆蓋半徑高達3公里,30分鐘內送達,想想自己一個人看店,忙裡忙外就夠累了,巨頭們直接把上門購物的路徑掐死,把貨都送上家了,你咋辦?也開發個APP或者程式,從此和巨頭們競爭?

更過分的是,巨頭們想著租臨街店鋪成本太高,乾脆找個沒什麼人流量,卻在市區裡面的店鋪去做「倉庫」,再招一堆騎手來配送,這樣門店的成本也降下去了,同時配送的效率也因為只用在倉庫裡面高效交割,不需要超市裡面跑來跑去而提高效率,把客流量卡的死死的。

好了,如果不自己開門店,乾脆買超市的股票吧,那巨頭們現狀又如何呢?

四、巨頭們在做什麼?

在鏖戰的巨頭們,也一樣比較痛苦,過去賣貨叫「零售業」,可是隨著人均收入提高,消費者的需求出現多元化和個性化,那是不是要升級一下,

門店裝修下,搞個餐飲啥的,那跟傳統零售又不一樣了,這叫新零售的「到店」業務。

這種說法就是「新零售」,還有就是人越來越懶,大家更願意在家守著等送貨上門,這跟與傳統零售也不太一樣,這是新零售的「到家」業務,比如美團用「前置倉」來配送,永輝與順豐合作,並且有騰訊和京東入股後的雙重「加持」,用「衛星倉」來配送,樸樸乾脆直接落地,開始快速配送,永輝一看見樸樸這架勢就急了,趕緊開始自建倉庫和APP,做出了「永輝買菜」APP,也開始與樸樸全面競爭。

國內目前高密度的社會環境,適合商貿零售業的深度發展

,配送業務的快速發展也和傳統行業有所不同,然而隨著房價的大漲,門店租金價格也在上漲,傳統門店將面臨很大的租金壓力。

同時,配送到家則需要大量的「騎手」協助,國內日漸走高的人工成本也將限制騎手們的發展,這就形成一個局面:經營收入>租金成本+騎手成本,否則將出現虧損。

永輝超市在2019年6-9月份開始構造「永輝買菜」APP並逐步投入使用,2019年三季度,銷售費用就狂增8億元,相對2019年4月完成B1輪融資卻跑了很久的樸樸,永輝超市上來就一口氣多燒了近8億元的費用,永輝超市作為集團主體,在執行效率方面還是夠嗆,隨著2017年的永輝雲創開始發力,整體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斷攀升,面對源源不斷競爭對手的衝擊,永輝這樣的國內巨擘亦疲於應付。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因而,當下新零售的業態需要提高單店收入,高毛利產品,以及快速週轉,並努力構建供應鏈來降低物流成本,方能在極度紅海的商貿零售市場分得一杯羹,可是作為有著顯著規模效應的超市行業,2016-2018年卻整體被電商行業拖的夠嗆,行業巨頭如高鑫零售等企業,

整體週轉率反而不斷下降

。超市巨頭也疲於應付各類競爭,這個行業當前的競爭格局算很惡劣。

為什麼開小超市的個體戶越來越少了?

巨頭們在應對競爭中疲於奔命,散戶開超市毫無招架之力,這個行業,真的不太好。

小結

從當前的業態發展來看,前期在物流鋪設投入巨大的京東,阿里(高鑫零售,盒馬鮮生等),以及不斷打通產地直銷的永輝超市有著很強的供應鏈優勢,在配送方面做的很突出的美團,樸樸有著很強的「到家功能」,這些業態相互交織下,一時難分伯仲,

需要待到供應鏈建設,週轉率提高到其他競爭對手暫時難以追趕上的地步方能跑出來,並重新塑造競爭格局

,並且前置倉(衛星倉)等網際網路打法。

與傳統能夠實現盈利的外賣,充電寶等行業不同,這些行業主要收入來源於「抽傭」,而

「前置倉」則來源於「賣貨」,其存貨有著較大的損耗率,則更類似於共享單車這類高損耗的庫存品

,而這一過程,

母公司有很多內生利潤的,如阿里系,永輝,美團等公司會走的更遠,尚在依靠燒錢的公司競爭壓力將大許多

在巨頭們都競爭的不可開交的背景下,作為個體戶,參與巨頭「絞肉機」顯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自己開超市,將面對強大的巨頭們壓倒性的優勢,自己投資商超企業的股票,則需要陪伴企業渡過這一段最黑暗的時光,

整體來看,商超行業的股票當前確定性並不高,投資需謹慎,賺錢不容易,開超市有風險,且行且珍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