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綠城系第三家企業上市,張亞東“第一次”敲鑼|透視新股

綠城系第三家企業上市,張亞東“第一次”敲鑼|透視新股

綠城系第三家企業上市,張亞東“第一次”敲鑼|透視新股

作者 | 王澤紅

出品 | 焦點地產新聞

綠城管理的敲鑼上市現場,設定在了自己的主場杭州,遠端連線港交所,與前幾日上市的金融街物業、弘陽服務相同。

張亞東和郭佳峰是這場上市儀式的主角,也是上市敲鑼的“執行者”,作為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和綠城管理董事會主席的他們,也理當如此。

7月10日上午9時30分,張亞東和郭佳峰各執一鑼錘,同時敲響了上市的鑼聲,綠城管理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 “中國代建第一股”,也是綠城系繼綠城中國和綠城服務之後的第三個上市平臺,股票程式碼9979。HK。

這也是宋衛平退出,張亞東掌舵綠城中國後,第一次為綠城系企業上市敲鑼。

當日收盤,綠城管理每股報3。25港元,較2。50港元發售價漲30%,“中國代建第一股”的資本首秀結束,總市值達62。08億港元。

此次IPO,綠城管理控股發行4。77億股,發售價每股2。50港元,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0。97億港元。本次綠城管理引入蘇泊爾產業資本、祥來2名基石投資者,分別認購5847。5萬股及2480萬股發售股份,合計8327。5萬股發售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的約4。36%。

IPO前,綠城中國是綠城管理的唯一股東。此次上市後,綠城中國的持股比例降至75%。

綠城管理董事會由8名成員組成,其中執行董事2名,分別為行政總裁李軍、林三九,非執行董事3名,分別為董事會主席郭佳峰、張亞東、劉文生。三位獨董為林治洪、丁祖昱、陳仁君。

綠城管理成功IPO,綠城中國獲益不淺。此次上市集資的款項,綠城管理需要拿出約51。5%籌資款向綠城中國償還債務,這意味著綠城中國將獲得約5。59億港元現金流。

綠城系第三家企業上市,張亞東“第一次”敲鑼|透視新股

綠城中國董事會主席張亞東

代建一哥

綠城管理計劃上市,其實早在2017年便醞釀啟動。綠城管理總經理李軍曾表示,由於壽柏年清空綠城中國股份,為保證交易,公司暫停了綠城代建業務的上市。2019年7月,綠城管理上市計劃才被再次提出,直至今日(2020年7月10日)成功上市

綠城管理既是“代建第一股”,也是“代建一哥”。

2008 年,宋衛平提出依託綠城品牌和團隊實現業務創新,並於 2009 年形成了以“品牌輸出、管理輸出”為核心的綠城代建模式。2010年,綠城管理集團正式成立,成為綠城品牌和代建管理模式輸出的主體。

成立之後,綠城管理經歷過多次重組整合,直至2016年,綠城中國悉數收購藍城代建業務,綠城系的代建業務才全部整合到綠城管理,為最終的上市打下基礎,這也加快了綠城代建業務的發展速度。

在成立短短十年時間裡,代建業務發展迅猛,成為了綠城的特色業務,是綠城中國業績的重要支撐點。2016-2019年,綠城管理代建業務銷售額分別為181億元、430億元、552億元及664億元,佔同期綠城中國總銷售額比例的15。89%、29。39%、35。29%及33%,佔比持續增加。

同時,綠城管理也成長為國內代建領域規模最大的企業。自2017年至2019年,綠城管理累計已訂約總建築面積為49。0百萬平方米,佔市場份額的30。3%,這一比例是第二大代建公司11。7%市佔率的兩倍之多。

綠城管理穩坐地產“代建一哥”寶座。截至2020年3月31日,綠城管理共有266個代建專案,管理總建築面積約6980萬平方米,其中有4020萬平方米為商業代建專案,2960萬平方米為政府代建專案。

綠城系第三家企業上市,張亞東“第一次”敲鑼|透視新股

綠城管理董事會主席郭佳峰

合作營運“吞噬”利潤

綠城管理的代建服務採用的是輕資產業務模式,業務主要有三類:商業代建、政府代建和資本代建。

三大業務組合中,商業代建是主力,為綠城管理帶來超7成收入。2017年至2019年,綠城管理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16億元、14。8億元、19。94億元。其中,商業代建的收入佔比分別為79。4%、77。3%、73。8%。

綠城系第三家企業上市,張亞東“第一次”敲鑼|透視新股

商業代建主要分兩種模式:第一種為自行營運,第二種為與業務夥伴合作營運。近幾年,第二種商業代建模式,越來越受綠城管理青睞,2017-2019年,與業務夥伴合作營運的商業代建服務所得收入為1。2億元、3。8億元及6。8億元,佔商業代建業務總收入的14。9%、33。4%及45。9%。

合作營運模式雖然助力綠城管理的規模進一步擴張,但是也攤薄了其利潤。2017-2019年,商業代建業務板塊毛利率分別為61。4%、55。7%及46。2%。其中,合作營運模式同期毛利率分別為50。4%、29。8%及24。7%;自行營運模式同期分別為63。3%、68。7%及64。5%。

從三組資料中不難看出,合作營運模式的毛利率在逐年降低,由2017年的50。4%下降為24。7%。連鎖效應之下,整個商業代建板塊的毛利率同步下滑,綠城管理整體的毛利率也從2017年56。8%降至2019年44。2%。

對此,綠城管理方面解釋道,與業務夥伴合作的發展模式,綠城管理有權將管理費用的全額確認為收入,並向彼等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以作為彼等提供服務的代價,而服務成本則被計入銷售成本,隨著盈利能力更弱的合作模式比重擴大,從而導致銷售成本增高,毛利、毛利率下降。

“由於我們可能繼續透過與業務夥伴合作營運商業代建業務,未來整體毛利率仍將受該業務的影響,”綠城管理表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