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泡一杯綠茶,看茶葉在水中輕輕舒展,沁人心脾的茶香便開始在桌前瀰漫,嫋嫋升騰的水煙把我的思緒帶到遠在江西上饒的那片茶園裡。那是去年這個時節,我隨河北一個作家採風團,來到江西上饒。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北方已被寒冷包圍,江南依舊籠罩在綠色之中。在茗龍公司的2000畝無公害茶園裡,一行行茶樹依然蔥蘢,枝丫上露出雀舌般的新芽,嫩得膩人,翠得欲滴。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這裡的茶園與我在湖北看到的不同,那裡的茶生長在大山深處,溝溝壑壑全是層層疊疊的茶樹,而上饒的茶山卻是分散在坡崗上,似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茶樹修剪得齊刷刷的,猶如列隊計程車兵。深綠的茶葉,把剪的痕跡遮掩了起來,露出濃郁的綠,沁人的香。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茗龍公司位於上饒縣尊橋鄉,離市區不過十公里的路程。它的前身系江西上饒縣茶葉良種示範場,公司下屬有上饒縣尊橋生態茶場、上瀘生態茶場、五府山生態茶場等多個茶葉種植基地,這些茶園,都分佈在信江南岸的五府山中,面積超過30萬畝。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王士圻是一位81歲的老人,中等身材,鶴髮童顏,一雙炯炯有神眼睛,透著睿智。他是位茶專家,也是集團的總顧問。他用四年時間,潛心研究上饒地區的土質、溫度、溼度、無霜期以及光照度,經過選擇優良單株、系統選育反覆試驗,終於培育出一個無性系繁殖育茶樹良種-——上饒大面白,為上饒的茶文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80年經省級鑑定為江西省茶樹良種之一,大面白榮獲江西省科技成果獎。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1983年大面白改良成“上饒白眉”茶。這種綠茶滿披白毫,外觀雪白,外形恰如老壽星的眉毛,故而得此美名。白眉外形壯實,條索勻直,白毫特多,色澤綠潤,香氣清高,滋味鮮濃。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上饒為什麼能出好茶?這與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密不可分。上饒五分之四在北武夷山和懷玉山—鄣公山—蓮花山一帶,信江南北兩岸的山環水繞,水繞山行,負山而吐洪,山高水長,山嶺泉繞霧纏,天生宜茶。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王士圻老人講到了茶聖陸羽與上饒的不解之緣。說茶聖陸羽在這裡居住5年完成了茶文化經典《茶經》。陸羽是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衷情於茶,被後人譽為茶聖。唐安史之亂後,陸羽從湖北天門沿長江而下,經鄂州、黃州、彭澤等地,一路遊覽寺觀,採茶品水,結交名士,到了上饒,在此隱居,專心研究茶事。隱居之地就在這片茶園,古時這片茶園稱茶山。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王仕圻老人說,他在家鄉當一個茶人,算是對茶聖茶文化的傳承。十幾年來,王仕圻他們已經研究出上饒白眉、上饒白茶、上饒紅韻、上饒龍翠、上饒銀針等多種品質優良的茶葉。“江西省十大名茶”,裡他們的上饒白眉綠茶名列第二。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白眉茶的採摘要求是‘嫩、勻、鮮、淨’。採摘標準是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一葉開展,一芽二葉初展。為保持鮮葉均勻一致,做到‘五不採’即:不採雨水芽,不採露水芽,不採空心芽,不採變色芽,不採蟲傷芽。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據說古代時候,明前茶採摘必須由未婚女孩子來完成的規矩,而且不能用手,是用雙唇從茶樹上採下,因為用手指掐下來的芽葉,掐痕在製成茶葉後仍去不掉。過去製茶,茶農全憑一雙手在鐵鍋中不斷變換手法炒茶,手式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壓、磨等,號稱“十大手法”,只有掌握了熟練技藝的製茶師,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茶葉。上饒白眉的製作共有殺青、輕揉、理條、提毫、烘乾、提香六道工序。

我在茶聖陸羽完成《茶經》的地方感受茶文化,這裡是江西上饒

在青青的茶園裡穿行,如在綠海里蕩遊,登上茶田的高處,鳥瞰腳下的茶田,綠色縱橫,皴滿了溝溝沿沿,心就像喝了一杯清茶般的酣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