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文|無枝

曾經單曲迴圈過的一首The Show Must Go On,是QUEEN(皇后樂隊)在1991年發行的。據說,在錄製這首歌時,主唱弗萊迪·摩克瑞的一隻腳已經潰爛。他忍著極大的痛苦,喊出:The Show Must Go On,在生命即將謝幕之時。我以為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會出現這樣的情景,但並沒有。

作為傳記片,這部影片跟我期待的一樣,亮點僅在於對QUEEN的復刻。而且為了呈現QUEEN的完美,在涉及樂隊內部矛盾、弗萊迪複雜經歷的時候,影片處處拈輕怕重,生怕給歌迷、觀眾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結果是,舒服了,完美了,可也缺乏了一些衝擊力和張力。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 電影畫面

另外,導演為了以QUEEN在1985年LIVE AID(拯救生命)的經典演出結尾,又不想漏掉弗萊迪罹患艾滋病這一元素,硬是把弗萊迪查出艾滋病的時間前推了兩年。作為傳記片,這難免不遭人詬病。傳記片不是紀錄片,可以合理想象細節、貼著人物搭建情節,可時間節點這樣的硬傷還是應該規避。這麼明顯的一個硬傷,製作方肯定知曉,況且QUEEN的老成員布萊恩和羅傑也一直在參與該片的製作。這個移花接木的操作,想必就是要製造一個悲情的結局。試想,觀眾看一個健壯的搖滾巨星在“拯救生命”,與看一個身患艾滋病的搖滾巨星在“拯救生命”,感觸肯定會有所不同。即使知道弗萊迪不會在唱完那場演唱會就馬上死去,但看一個AIDS(艾滋病)病人在LIVE AID作logo的舞臺上吶喊,難免不會被戳中淚點。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 電影畫面

我想,世界上應該很難有人不喜歡QUEEN的作品,除非沒有聽過。我不是資深搖滾樂迷,也不專門粉誰包括QUEEN,只是在喜歡QUEEN的作品之餘,對他們的事蹟有過一些瞭解。因此,這部《波希米亞狂想曲》對我來說,就是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在看之前,我就知道可能是哪些內容,就預感自己會看哭。好比舊時國人看戲劇、聽評書,是什麼故事,有哪些橋段,只要不是剛入門的觀眾,都門兒清,有實力的觀眾還能上臺客串,當一回票友;即使對情節熟稔,臨到生離死別的橋段,還是會掩面而嘆,而泣。但是,影片最終戳中我淚點的卻並非是那場象徵生命與死亡較勁的盛大演出,而是在強大光環照射下,對弗萊迪的懦弱與孤獨的展示。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 電影畫面

弗萊迪渴望自由,同時又渴望一個家。影片中,在樂隊“散夥”時,弗萊迪對隊友們說:“我們不是家人,你們每個人老婆孩子熱炕頭,都有家人,而我什麼也沒有,我一無所有。”當初QUEEN樂隊組建伊始,弗萊迪就改了姓氏,離開了父母,他不會再回生他養他的那個家;那些走馬燈式的同性情人更不會給他家,不會關心他,他也知道那些人都是fruit flies(弗萊迪語),只會逐漸蠶食他;至於他的摯愛,瑪麗·奧斯汀嫁,已經作他人婦。

作為少數族裔、邊緣人群,常被人罵成“小巴斯基”的弗萊迪,依靠天才,披荊斬棘,終於贏得盛名,而摯愛、故交卻風流雲散了。他感到什麼都抓不住,兩手空空地佇立雨中,獨自在夜裡消化流言蜚語、對視艾滋病……他想做一個生命的強者、音樂的queen,在樂隊重組時,他仍要強地對隊友們說:“你們別試圖來同情我、安慰我,我也沒時間扮演可憐蟲。”

在談論《波希米亞狂想曲》這部影片時,其實不需要考慮什麼劇透不劇透,知道這是一部關於QUEEN的傳記電影,就基本知道怎麼回事了。此前,影片中演繹弗萊迪的拉米·馬雷克摘得2019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使得我對這部所謂的傳記電影十分期待,等不及3月22日的院線上映,就迫不及待地看了一遍。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 電影海報

類似的天妒英才的故事,不勝列舉,音樂領域比如27club,就是些沒活到而立之年的,還有每年都會在微博被追思的黃家駒、張國榮。其他領域,諸如蘭波、海子、梵高……隨便一個曾被稱作“天才”的人物(毛也曾被稱作“天才”,但他除外),他們的人生都可能編出類似的摧人心肝的劇情。畢竟天才的誕生與隕落過程,差不多都一個套路,難免不會讓人覺得似曾相識。所以,要是不把《波希米亞狂想曲》當作一個傳記片,或者QUEEN是虛構的一支樂隊,可以說影片內容是沒多大獨特性與創造性。

當然,對傳記電影的期待,通常也不是想看它拍什麼內容,更關心的是它怎麼拍,史料是否翔實,場景是否準確,人物是否逼真……在這點上,《波希米亞狂想曲》雖有瑕疵,也不妨礙它的精彩,是它活現弗萊迪,活現了QUEEN的崛起。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 樂隊真身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一出事先張揚的悲劇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