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社恐怎麼了?社恐也可以人見人愛!”人們對社恐的誤解太深了!

“你膽子這麼小,以後還怎麼找女朋友?”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吐槽一些人膽小,他們在公共場合說話細聲細氣,一上臺就緊張。

許多父母覺得孩子這樣自己會很沒面子,於是對他們嚴加指責,認為孩子膽小、沒出息。

一些家長也知道,孩子這是社恐,但他們認為社恐的根源就是內向膽小,只要克服它就夠了。

“社恐怎麼了?社恐也可以人見人愛!”人們對社恐的誤解太深了!

一、

社恐就是內向嗎?

許多家長認為,社恐就是內向,他們不愛與人打交道,總是一個人封閉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活動。

但是,有不少社恐患者也表現得很外向。

比如德雲社裡的岳雲鵬,他就曾在節目中說自己有社恐,同時還發出微博稱:“社恐怎麼了?社恐也可以人見人愛!”

在大家的印象中,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小嶽嶽一直是一位活潑開朗的“大男孩”,他的一些搞怪的表情包至今被網友們拿來調侃。

聽到小嶽嶽有社恐,許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其實,有社恐的明星不光是小嶽嶽,被稱為娛樂圈“外交官”的尚雯婕最近也在《聽姐說》的節目中坦言自己也有一點社交障礙。

可見,人們對社恐的誤解很深,社恐的人並非都是沉默寡言的,他們也有可能像小嶽嶽和尚雯婕一樣的外向。

“社恐怎麼了?社恐也可以人見人愛!”人們對社恐的誤解太深了!

二、

社恐和內向的本質區別

要解釋為什麼社恐不等於內向,我們就得了解一下社恐與內向的本質區別。

首先,社恐是恐懼症的亞型,而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

而內向只是一種性格,它是一種正常狀態。

雖然絕大部分社恐的人性格表現的時候都會很內向,害怕社交,但

不代表社恐就等於內向。

在社恐中,

有一部分特殊人群,他們只會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害怕社交,其他大部分的場合都能和正常人一樣。所以,他們的性格也可能很外向。

簡單地來說,

社恐是一種精神障礙,內向是一種正常的性格,兩者之間有聯絡,但並不能直接對等。

“社恐怎麼了?社恐也可以人見人愛!”人們對社恐的誤解太深了!

三、

社恐必須被克服嗎?

1、輕微者可順其自然

生活中我們總說,社恐不好,社恐的人一定要克服社恐,要走出來。

不然他們就會被自己的內向悶死,憋死。

那麼,社恐真的要被克服嗎?

根據資料顯示,社恐的患病率為3%-13%,也就是說,每100個人裡,就有3-13個人患有社恐。

雖說患病率很高,但是

大多數的社恐患者還處在比較輕微的情況,他們只是單純的不喜歡社交,喜歡獨處而已。

所以,這類社恐對生活的影響不大,順其自然即可。

但是,如果是社恐比較嚴重的人,就需要主動克服了。

2、嚴重者需要主動克服

嚴重的社恐必須克服,因為社恐一旦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會讓人徹底喪失社交能力。

人是群居動物,少不了交流與溝通。

但是,人類並不是為了合群而合群的,只是為了保護自己而合群。

在遠古時代,人類還比較弱小,只能透過群居的方式一起捕獲獵物,後來人類慢慢地形成了部落,國家,王朝,便開始建立起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

按理說,在如今這個社會中,物質充裕,有了網路人也不孤單,但人為什麼還是需要有社交呢?

實際上,

社交不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一旦失去社交,這兩大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社恐怎麼了?社恐也可以人見人愛!”人們對社恐的誤解太深了!

(1)孤獨

首先,失去社交的人會變得極其孤獨。

研究發現,人類的多種病症都與孤獨有關。

比如,慢性孤獨會增加患癌、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

因為孤獨者會吃得更多,所以容易引起肥胖,進而有出現三高或高尿酸的風險。

同時,孤獨會讓人產生抑鬱和焦慮,長期的孤獨會讓人情緒低落、緊張不安,失眠多夢,甚至想自殺。

最後,孤獨還會導致壓力荷爾蒙升高,從而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

(2)自卑

長時間的孤獨,會引發我們的自卑。

自卑一旦形成,我們就喪失了追求幸福的可能。

自卑不僅會限制我們的人際交往,也會讓我們更加的孤獨,並且形成自我封閉性,更加不願意與他人溝通。

面對挫折或困難,自卑的人承受能力更差,在工作上,自卑的人因為過度害羞,難以把握住機會,他們會迴避任何競爭,也得不到領導的賞識。

總的來看,一般的社恐我們不必太多擔心,但嚴重的社恐必須克服,具體方法我們可以諮詢相關醫生,他們會給出建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