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12歲女孩脾氣暴躁,抱怨父母陪伴不夠怎麼辦?

科學育兒底層思維 陶勇

家長說:12歲女孩沒有父愛,沒有父母陪伴,精神和心靈陪伴不需要,足夠了,我覺得一直在給予陪伴,沒想到孩子覺得還不夠,有時候發脾氣特暴躁,都想死,覺得我們不理解她。

說明你陪伴的方式有問題。我們每個父母都愛孩子,不等於你認為你愛孩子,孩子就得到愛了,可不是這樣的。孩子有沒有覺得你愛他是取決於他的感受,所以你有沒有陪伴對,不是取決於你花時間了。我花錢了,我花時間了,就算陪伴?陪伴有質量問題,所以這就是一個智慧。

你要看到孩子到底需要什麼?你

在陪伴的過程中,是給到了孩子他需要的東西呢?還是在陪伴的過程中,你在不斷地消滅他被愛的感受,消滅他的生命價值。

對於有些不會愛的父母,你陪孩子越多,那孩子越痛苦。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希望這種父母離他遠點,當然離他遠了也有問題,什麼問題呢?你的愛傳不過去,你做錯了,愛就是負的。那我們真正的方法不是遠離孩子,真正的方法是我們要學會做智慧父母,學會做高情商的父母,學會如何去陪伴孩子。

12歲女孩脾氣暴躁,抱怨父母陪伴不夠怎麼辦?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們就知道你們會不會陪孩子了。比如說陪孩子彈琴,我兒子小時候學鋼琴,我就坐在旁邊打瞌睡,他就在彈,彈著彈著,我突然叫一聲“好!彈得好!”,但是他哪彈得不好,我從來不說,這就叫高質量的陪伴。為什麼呢?因為我坐在那裡,就代表我重視他的這個事,我時不時地說出好,說明我在專心地聽,這就叫高質量的陪伴。我沒有去糾正他哪兒彈得不好。他哪裡彈得不好,那是老師要去糾正的事,我去糾正他?我幹嘛去糾正?我糾正他,我就破壞我們親子的感情。

又比如說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兒子寫作業,有的全職媽媽她陪孩子,但是陪的不對,我怎麼陪?我孩子小的時候寫作業,那時候還小,不知道寫作業,也不知道幹什麼好,只知道玩遊戲。他回來我就問他,我說“親愛的,你是先玩一會兒呢,還是先寫作業再玩?”他當然選擇先玩了,在學校裡面學了那麼長時間回來玩,那才是主要的東西。玩得差不多了,我就問他“親愛的,時間到了,你是先寫數學還是先寫語文?”他隨便選一個選哪個都行,選哪個都好。如果他數學不好,他先選數學,這就叫先苦後甜。如果他數學好,他先學數學叫先甜後苦,他選哪個我都證明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我一看這作業太多了,那我就說“寶貝,你緩一會兒,你一口氣寫那麼多,太煩人了。寫一道,咱倆玩一會兒,寫一道玩一會兒。”這叫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在小任務的過程中穿插獎勵,這就叫陪伴,這就叫有效的陪伴,這就叫高質量的陪伴。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批評、糾正、否定,沒有督促、沒有挖苦,沒有證明他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全是證明他這也不錯、那也不錯,讓他覺得學習的過程沒痛苦,這就叫陪伴。 所以,你要去對照一下,你的陪伴和我的陪伴是一回事嗎?所以你要向我們學習系統的做智慧父母的方法。

我跟大家講,很簡單,就是一個提醒、一個敦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我們到底該怎麼說,決定了這個孩子的生命價值是持續走高還是持續下降。持續下降,到了初中、到了高中很快就會躺平。如果持續走高,那到了小學高年級、初中,你什麼也不用管了,什麼事情他都給你自動擺平。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完全不同的人生,而且越做越容易和越做越難,讓你感覺到生命的意義完全是不一樣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