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讓期待變成自覺

本文轉自:南通日報

正值豆蔻年華的南通女孩景雨酥撰寫的《我期待什麼樣的父母》付梓成書了。這是一部飽蘸真情、獨具見地又催人換位思考的新品力作。

在這本書裡讀到了“新角度”。角度有多種多樣。從生物的角度看,有長少之分。父母是長輩,孩子是小輩,小輩尊重長輩乃傳統美德,但長輩亦不能總是以“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俗語來空洞說教倚老賣老。依生物進化而論,人類大腦會變得越來越聰明,所以說長輩對小輩的智慧能力不可小覷也不可隨意斷言。從物理的角度看,父母身高體大,孩子相對矮小,雙方力量對比有強弱,而能量對比則不然。看似父母閱歷豐富,殊不知這是一個知識更新裂變的時代,孩子從多方面吸納的新知識新能量有很多已達到或超過了父母,父母依此對孩子有時也須“禮賢下士”。從數學的角度看,角有銳角、鈍角和平角之分。父母往往用俯視的銳角居高臨下看自己的孩子,孩子則用仰視的鈍角看父母。這種主從關係按傳統倫理講是一種正常現象,而用平角來互看對方,以平起平坐的姿態來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做“我期待傾聽我心聲的父母”,或許方能維繫真正的感情和親情。

在這本書裡讀到了“新維度”。當今父母對子女的成長教育比以往要超乎尋常的重視,這無可厚非,因為競爭讓父母感到壓力重重,但這種壓力不宜再傳導至孩子身上。父母往往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常常“供給”足夠多的“興趣班”等資源填滿課餘空間,但這大多不是建立在孩子的有效“需求”上。正如書中所言“沒有興趣,哪來的愛好”,反之則會讓孩子的壓力不堪重負。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給予更多適合孩子自身成長的多維時空。一個健康向上的孩子僅僅有家庭與學校的兩點一線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自由的時空、想象的時空和選擇的時空。歷數世界賢達名人:如果愛因斯坦少年時未開動腦筋懷疑歐幾里德的假定,也許就不會有震驚世界的相對論;如果小時候被譏諷為“白痴”的畢加索缺少在夢想天地裡的遨遊,或許沒有立體主義畫作的問世……古今中外,凡此種種不勝列舉。

在這本書裡讀到了“新溫度”。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怎麼愛孩子卻是需要父母親身感受和體驗的一門學問。愛得過熱,寵愛會變為溺愛;愛得過冷,感情會變得疏遠。這種恰當的“溫度”如何把握調節好,本書或許給出了答卷。孩子需要陪伴的父母。這種陪伴不是隨時隨地的,而是從一些小事做起。比如:一起去參觀一次博物館,在陪伴中瞭解更多的人文科技歷史;一起去逛一次花鳥市場,在陪伴中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一起做一次志願者,在陪伴中踐行起善念行善事的公益理念,等等。孩子需要鼓勵的父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不斷進步,也難免會有一些缺點和過錯,孩子們需要容錯和適時鼓勵的父母。成年人在工作中尚有多種激勵機制,更何況是孩子們呢。孩子從鼓勵和賞識的環境中會汲取很多正能量。孩子需要以身作則的父母。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表率的作用是無窮的。以身作則,是潤物細無聲,是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優秀的父母總是用行動告訴孩子如何做好每一件事,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快樂而健康地成長。

天下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讀一讀《我期待什麼樣的父母》,讓普天下的父母自覺成為孩子們心目中期待的好父母!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