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戰爭史上的藝術品:諸葛亮和司馬懿唯一一次正面對決

公元231年,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他前期的老對手曹真,剛剛在子午谷中瞎折騰了一個月,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就一病不起。

諸葛亮這次面對的,是軍事實力更為卓越的司馬懿,兩人的唯一一次正面對決——滷城之戰爆發了

戰爭史上的藝術品:諸葛亮和司馬懿唯一一次正面對決

第一,諸葛釣魚。

論鬥兵、鬥將、鬥陣法,司馬懿都鬥不過諸葛亮,但司馬懿有個過人之處,就是善於“堅守不戰”,這既是他的長處,也是諸葛亮最為忌憚的。魚不咬鉤怎麼辦,再耗下去,滷城之戰的形勢,對蜀軍極為不利,

這時候的諸葛亮,罕見的“兵行險招”,主動賣了個破綻,讓出了自己的糧道,這是諸葛亮一生中丟擲的最大“魚餌”。

司馬懿這條“大魚”,剛開始還能忍得住誘惑,但手下將領個個群情激奮,甚至對司馬懿冷嘲熱諷,終於,司馬懿動心了,魏軍全軍出擊。司馬懿咬鉤了,當魏軍進入蜀軍的伏擊圈後,諸葛亮迅速收線,魏延、高翔、吳班立即發動攻擊,兩軍終於遭遇了,結果如何呢?

戰爭史上的藝術品:諸葛亮和司馬懿唯一一次正面對決

第二,司馬慘敗。

關於滷城之戰的結果,史書記載並不一致,但真假不難判斷。房玄齡的《晉書》,是典型的“晉吹”,裡面的司馬懿受到了無腦吹捧美化,堪稱“多智而近妖”,儘管如此,

《晉書》對滷城之戰的記載卻語焉不詳,這就是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漢晉春秋》中,則明確記載了諸葛亮大勝,“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至於《華陽國志》、《資治通鑑》等其他歷史文獻,也都毫無爭議的記載了諸葛亮大勝司馬懿。

蜀軍大勝,魏軍慘敗,這是無可爭議的歷史事實,問題只是在於,魏軍敗的有多慘,而其“爭議點”就在“甲首三千”這四個字上。

戰爭史上的藝術品:諸葛亮和司馬懿唯一一次正面對決

第三,甲首三千。

後人一直在爭議,“甲首三千”到底是個什麼概念?“甲首”到底該作何解釋?一說是是“下級軍官”、一說是“披甲”,一說是“頭盔”,首先排除“下級軍官”,因為全體魏軍也沒有3000個下級軍官,難不成魏軍在此戰全軍覆沒了?而至於“披甲”或者“頭盔”,實際上本質區別不大,因為這兩種說法都指向同樣的答案:魏軍戰死了三千“帶甲之士”。要知道,三國時期,人口銳減,生產力驟降,金屬製品非常稀缺,絕大多數士兵都沒機會成為“帶甲之士”。

官渡之戰,袁紹10萬大軍,“帶甲之士”卻只有1萬,披甲率僅有10%,如果按同樣比例計算的話,“甲首三千”,就意味著有3萬左右計程車兵直接戰死沙場,至於被俘、受傷、逃亡的資料,只會更為龐大。

戰爭史上的藝術品:諸葛亮和司馬懿唯一一次正面對決

第四,動搖國本。

從長遠來看,滷城之戰的直接斬獲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這場戰役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此後,曹魏僅剩的“五子良將”張郃戰死木門道、司馬懿產生嚴重心理陰影后“畏蜀如虎”,這些都是滷城之戰的間接成果。

滷城之戰最大的連鎖反應是,曹魏一方為挽回敗局,先後三次增兵雍涼,增兵數量在10萬左右,為了維持如此龐大的兵力,曹魏一方不得不“舉天下之賦以奉此役,猶將不給”,可以說滷城之戰才是真正打傷了曹魏的國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東吳孫權在前三次合肥之戰失敗以後,鬥志全無,連續頹廢了18年,正是滷城大捷,讓孫權重拾信心,並在公元233年和234年先後發動第四、五次合肥之戰。

戰爭史上的藝術品:諸葛亮和司馬懿唯一一次正面對決

結語:由此以觀之,

滷城之戰,是諸葛亮主導的一場不折不扣的大勝,在此戰中,諸葛亮教科書般的演示了以少打多、兵行險招、誘敵深入等用兵技巧,堪稱戰爭史上的藝術品。

只是,後來司馬氏得到了天下,也就得到了關於歷史的話語權,這場戰爭,最終被隱藏到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