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尚/ 正文

“過午不食”不如“適時而食”?有何不同?哪種值得現代人青睞?

最近,越來越多的養生新觀念開始出現,有借鑑古人的,有所謂的養生專家研究出來的,在古人遺留下來的養生“秘訣”中,有著這樣的一條:“過午不食”,非常值得我們探討。

有的人就會說,“過午不食”,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就是說過了中午,就不再進食,據說這樣可以有益身體排毒,提高新陳代謝。

“過午不食”不如“適時而食”?有何不同?哪種值得現代人青睞?

01

那麼,過午不食真的正確嗎?

先來看看“過午不食”的起源:

過午不食最早起

源於佛教

,僧侶們因為長期打坐,並不需要過多的消耗體力,並且為了減輕佛教供養者的供養壓力,因此他們提出了“過午不食”的概念。

由此可見,過午不食根本就

不是古人們提出的“養生秘訣”,而是佛教僧侶們為了生存而提出的必要法則罷了

。和健康沒有一點關係。

“過午不食”不如“適時而食”?有何不同?哪種值得現代人青睞?

02

拋開由來,以現在的眼光看,“過午不食”是否正確?

很明顯,過午不食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並不正確

,過午不食所適合的人群,早在明末清初的醫學家喻嘉言在《寓意草》中提及,過午不食適合的人群,是指因為長期暴飲暴食或者飲食過於油膩,從而導致口生濃痰,食道上火的人,這類人的確需要短暫的禁食,以達到給身體減輕負擔的目的。

因此,將其用在普通人身上,肯定是不適合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與其“過午不食”,不如“適時而食”。

“適時而食”指的就是

一日三餐準時吃,吃飽吃好,且不會因為其餘的原因進行加餐或者減餐,

作為醫生,我認為“適時而食”是要勝過“過午不食”,並且要更適合於現代人的。

“過午不食”不如“適時而食”?有何不同?哪種值得現代人青睞?

03

為什麼這樣說?告訴你“適時而食”的好處:

可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生物鐘

社會不可能圍著我們轉,而是我們作為社會的齒輪,要貼合社會的規律,而現代社會的工作規律大部分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完美貼合我們“一日三餐”的規律和身體消耗,長期以往,就可以養成既健康,又貼合社會的生物鐘,從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和效率。

“過午不食”不如“適時而食”?有何不同?哪種值得現代人青睞?

提供充足的能量供給

過午不食講究的是午後不吃飯,也就是要比正常人少吃50%以上,而現代人的社會工作強度,遠遠不是“過午不食”可以提供的了得,長期以往,可能健康沒獲得,營養不良先找上門,而“適時而食”可以在最需要的時候,最合適的時間給我們的身體補充能量,從而維持一整天的生命生活,維持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過午不食”不如“適時而食”?有何不同?哪種值得現代人青睞?

保養腸胃膽囊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的不吃飯,硬要堅持“過午不食”的話,一旦到了飢餓的狀態,胃液和膽汁就會因為沒有食物攝取而加速分泌,這兩者都是具有刺激性的物質,長期以往,大量的膽汁和胃液不停的刺激膽囊和胃粘膜,會讓腸胃類疾病和膽囊炎的罹患機率增加,而按時吃飯,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從而達到保護腸胃和膽囊的目的。

反過來看“過午不食”,上文也有提到,他既不貼合現代的生物鐘,又會讓身體缺乏能量供應,同時傷害腸胃消化系統,這就是它的弊端,也是和“適時而食”不同的地方,希望大家心中自知如何取捨。

雖然古人提出了“過午不食”,但這只是古代僧人文化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沒有半毛錢關係,萬萬不可隨意x效仿,一定要遵守“適時而食”的習慣,才能給身體帶來正確的健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