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尚/ 正文

種植馬鈴薯別用傳統方法種植了,後期這樣管理,產量高品質好

芒種時節,

也正值北方麥收時節,而露天種植的馬鈴薯也即將進入收穫季節,由於馬鈴薯集食用加工為一體經濟效益很高,因此也成為了繼小麥、玉米、水稻之後的第四種主糧。但是由於各地種植馬鈴薯的品種、種植模式、管理技術等不同,馬鈴薯的產量也是高低不一,有的地方畝產量只有2000斤左右,而有的地方卻可以達到6000斤左右。因此決定馬鈴薯經濟效益高低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提高馬鈴薯的畝產量。

那麼如何提高馬鈴薯產量就成為了農民朋友必須要重視的問題。除了要前期保證苗齊外,我們認為最關鍵的一個時期就是從馬鈴薯謝花後到莖葉停長這一時間段是決定馬鈴薯產量的關鍵,因此必須進行綜合管理才能獲得高的產量。

種植馬鈴薯別用傳統方法種植了,後期這樣管理,產量高品質好

對於馬鈴薯中後期的管理技術我們農民種植戶該如何進行綜合管理呢?今天我們就詳細的談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一、肥水管理

馬鈴薯,有得地方也叫土豆,南方地區也有叫洋芋的,其原產地位於美洲,喜歡冷涼的氣候環境,一般來說超過30度左右馬鈴薯生長就會停止。以山東露天覆膜栽植馬鈴薯來看,有得專家認為馬鈴薯到了中後期地膜作用已經不大,而且夏季高溫地膜反而會提高土壤溫度不利於馬鈴薯生長,建議去除地膜。理論上講是可以的,但是對於規模種植戶來說顯然不現實。因此為了降低地塊溫度,必須進行合理的水肥管理。

種植馬鈴薯別用傳統方法種植了,後期這樣管理,產量高品質好

對於地下塊莖膨大期的馬鈴薯,需求量最大的就是鉀肥。這個時期只有鉀肥供應充足,馬鈴薯才能結薯多,膨大快,利於幹物質的積累。

建議種植戶在馬鈴薯生長中後期,對於葉片發黃明顯脫肥的地塊每次每畝施硫酸鉀25~30公斤,均勻撒施在馬鈴薯植株根部周圍的土壤中配個澆水即可。建議每隔15天一次,根據馬鈴薯實際長勢整個生長週期1~3次即可。同時為了避免馬鈴薯上部早衰,建議農民朋友可以透過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尿素混合液,連續噴灑2~3次,均勻噴溼葉片正反面以迅速提高馬鈴薯植株中鉀元素的含量才有利於幼薯迅速膨大。對於植株弱小,葉面皺縮的地塊可以配合赤黴素、復硝酚鈉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馬鈴薯物質合成的速度,提高葉果比例,加快地下塊莖膨大。

對於處於中後期的馬鈴薯,由於處於塊莖膨大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時期。這個時期正值華北地區高溫少雨的季節,因此必須合理的進行澆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順壟灌水,防止大水漫灌,儘量不要水漫壟,提高土壤通透性避免板結不利於塊莖膨大。同時對於在雨水較多的地區,大雨過後要及時排水,避免田間積水。收穫前7天儘量不要再進行澆水,可以提高馬鈴薯商品性和儲藏時間。

種植馬鈴薯別用傳統方法種植了,後期這樣管理,產量高品質好

二、合理控旺

馬鈴薯地上部分徒長和馬鈴薯品種、管理技術、施肥方式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且徒長會引發枝葉互相遮蔭,通風透光性變差,營養生長強於生殖生長,不利於地下薯塊膨大降低產量。因此必須進行合理的控旺。對於出現徒長的馬鈴薯地塊可以每畝用400-500倍的5%烯效唑兌水30~40公斤噴施2次,每隔10天噴施1次,可以合理的控制上部旺長。建議儘量不要用多效唑,多效唑控旺效果最好但是一旦濃度把控不到位極易造成藥害,而且在土壤中殘留期長極易影響下茬作物生長。合理的控旺有利於馬鈴薯生殖生長,提高薯塊膨大提高產量。對於部分專家所說的摘掉馬鈴薯花蕾能增產的說法理論上的確可以,但是對於規模化種植戶來說摘花增加的效益還抵不上人力費用,況且現在許多馬鈴薯品種極少開花,所以對於摘花增產的方式根本沒必要,因為現實情況不允許。

三、病害防治

馬鈴薯後期病害主要以晚疫病為主,地下害蟲主要以蠐螬為主。馬鈴薯晚疫病主要侵害葉、莖和薯塊。葉片染病,先在葉尖或葉緣生水浸狀綠褐色斑點,病斑周圍具淺綠色 暈圈,溼度大時病斑產生一層白黴,發病嚴重的葉片萎垂, 捲縮,終致全株黑腐死亡。馬鈴薯塊莖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塊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擴大或爛掉。一般在多雨潮溼的環境下晚疫病比較高發。晚疫病重在提前預防,因此用藥應以保護加防治進行科學治療。常用保護用藥以銅製劑、代森鋅、丙森鋅等保護預防,治療劑以烯醯嗎啉、甲霜靈、霜脲氰、氟吡菌醯胺、霜黴威、銀法利等成分治療,根據地塊發病情況間隔7天噴施一遍,2~3次即可。

種植馬鈴薯別用傳統方法種植了,後期這樣管理,產量高品質好

馬鈴薯後期地下害蟲以蠐螬、螻蛄為主,主要以啃食地下塊莖為主,嚴重影響馬鈴薯商品性。建議種植戶用40%的辛硫磷或者阿維高氯隨水衝施,畝用量在1公斤左右,可有效預防地下害蟲危害。

因此種植馬鈴薯要想高產品質好,中後期的管理比較跟上,在合理控旺、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的基礎上,馬鈴薯畝產6000-7000斤是完全可以的。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