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今天我們講論語的第一章的第15次,那這一則又是子貢說的話了,你看在論語的第一章裡面,遊子出現了三次,子貢出現了兩次,這個都說明他們的地位哦遊子出現了兩次,你看他是蟶子的愛曾子也出現了,所以它也是稱子的子,gong倒是不稱子,但是它也出現了兩次,所以這個人的地位很有意思!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說他雖然沒被別人稱作老師,但是他也是師兄師弟裡面最接觸的了,不然為什麼在論語的第一章裡面他竟然就出現兩次,而且他這兩次話講得都比較長,它都是用對話的形式來出現的,第一次是他和他的一個師弟愛子情的對話,這一次那是直接和他的老師孔子的對話了,我們來看一看這一段他和老師之間的對話,談了什麼樣的一個事,子宮約。耳濡目染無驕何如?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好離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初,如琢如眸,其斯之謂與子曰四也,時刻預言師以告諸往而知來者。這段話比較長,我們把意思先說一下,這是師徒二人的一個對話,先是子貢問老師,一個人在貧窮之中能夠不而與奉承,在富貴之時能夠不驕傲自大,做到這樣的兩種境界了,怎麼樣?子貢講這兩句話的時候,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顯然他對這兩種境界是表示一種肯定了,他覺得做到這兩種境界很了不起,他自己覺得他自己肯定是做到了,所以嘛他希望老師給他一個肯定的回答。也所以有些問本身就暗示做愛,一個肯定的回答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實際上他自己實際上他自己心中有一個答案就是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很了不起,呀所以孔子當然也覺得這事不錯,孔子回答是可以,孔子順著他的意思告訴他,很不錯,但是您給我記住了,這還不是人格和人生的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什麼?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叫平安了,到附2號裡,孔子一下就把這個境界提高了。所以我們再來看一看,孔子往往比他的弟子們看得更高一層,看得更深一層,看得更廣一層。這就是施者的境界。嘛子貢當然是一個聰明的學生了,他馬上就就想到了一個比方,老師你說得真好,這是不是就是詩經上所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謀,實際上說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講的這一層意思吧,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什麼叫如琴如初?如琢如眸,這個本來講的是玉器的雕琢。一件玉器從它的原料,無論是骨頭牛角象牙還是玉石,從這樣的原料到最後成為一件非常好的一個器物,它必須要經過切料促造雕琢和磨光這些過程。孔子跟子貢說,平安無諂,富而無驕,不錯,但是還有更高的境界叫平安落到-2號裡。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這就像一個玉器的雕琢,要有不同的工序,才能達到最後的最高的境界。所以子宮馬上想到詩經上的這樣的一句話,老師這講的就是這種境界,吧我們一個玉石把它切出來了還不行,還要再把它撮造,醋造完了以後怎麼樣還不行,還要吊著吊著,完了以後怎麼樣還不行,還要磨光到,這才是最高的境界,平安無諂富瓦無教很好了,但是再往上升一級平安了到發號你這才是最高境界。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孔子一聽很高興,孔子說喲次你很不簡單,啦從現在開始嘛我就準備教你讀詩經了,為什麼?因為你真的把詩經讀懂了,詩經這個地方講的雖然是器物的雕琢,實際上講的是人格的眸戀,你從這裡面你從詩經裡面所講的器物的雕琢,看出了他講的人格的磨練,表明你已經可以有能力去讀懂詩經了,從今天開始怎麼樣?我就教你讀詩經,吧因為你能夠舉一反三了,你已經能夠從我告訴你的話裡面推出更深更廣的道理了。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我們看這個師徒二人的對話真是充滿溫馨,哪學生善於問,老師善於答,然後學生在老師的回答裡面還能夠有新的領悟,所以我們從這一番話裡面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平常和他的學生們在一起的教學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我們今天老師的教學教你知識,把知識告訴你,然後讓你怎麼樣?讓你就原原本本的把它記下來。

白話論語,古人如何看待貧窮和富貴

我們老師教你的東西,你把它原原本本的記下來,然後在一張老師出的考卷上再把它原原本本的寫在考卷上還給老師,老師就給你滿分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你看我們缺少了什麼?缺少了啟發,缺少了學生自己的主動性,缺少了學生自己的智力的參與,缺少了學生自己的領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