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我普通二本畢業,只想去復旦讀研,堅持考研三次,最終如願以償

最近在看黃燈老師的《我的二本學生》,這本書中黃燈老師介紹了一些她所教過的學生,其中有兩個都想考研的學生讓我印象深刻。

這兩個學生一位叫做冉辛追,一位叫姚大順,兩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都有一顆考研的心,可冉辛追三次考研,最終跨專業進入復旦讀研,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可大順並未如願。

冉辛追出生在一個甘肅平涼涇川縣一個小康家庭,爸爸接替爺爺的位置在郵局上班,一直做到了郵局一把手,媽媽原本在棉紡廠工作,後來國企改革下崗,為了更好的照顧孩子,辛追媽媽選擇了全職。

我普通二本畢業,只想去復旦讀研,堅持考研三次,最終如願以償

冉辛追的父母對兒子的教育還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媽媽,在辛追小時候,一次次鼓勵兒子考北大。

當看出辛追從小對閱讀特別感興趣之後,父母特地為他訂了不少報刊,當時許多報刊雜誌都挺貴的,一本漫畫要七塊八,可是因為兒子喜歡,辛追的父母也照樣給兒子訂。

而當時他們那兒一頓飯才只要一塊八,足以看出辛追的父母在兒子教育上面是非常捨得投資的。

我普通二本畢業,只想去復旦讀研,堅持考研三次,最終如願以償

也正是因為如此,辛追才能從一個二本院校如願進入復旦大學讀研,畢竟他是考研三次才能得以進入夢寐以求的復旦。

一個人能在考研兩次失敗之後還能繼續考研,說明他的家庭也是非常支援的,不然當身邊的同學都陸續工作掙錢之後,自己還在花家裡的錢讀書考研,家裡又不支援,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02

辛追還是幸運的,他的父母非常支援他考研,在他考研期這三年來,父母每月給他提供三千元的生活費。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辛追第三次考研,一百二十名考生,復旦只招十多人,其中還有八名同學是保送生。

我普通二本畢業,只想去復旦讀研,堅持考研三次,最終如願以償

辛追考出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和第一名只差四分,所以儘管他的第一學歷並不是特別好,但還是最終憑藉自己的實力進入復旦讀研。

辛追的例子和我一個高中同學小周的經歷也非常相似,小周畢業於一所北方一所三本院校,和辛追一樣一心要考研,而且目標是進北大讀法律。

第一次考研沒考上北大,可以調劑去北師大,小周放棄了,選擇再次考研。

我普通二本畢業,只想去復旦讀研,堅持考研三次,最終如願以償

第二次考研,小周筆試過了北大的分數線,可是面試被淘汰,最後調劑去了社科院學法律。

雖然小周沒有像辛追那樣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可是能從一個三本院校考進社科院也是非常厲害了。

同樣小周的父母也和辛追的父母一樣,非常支援孩子考研。

03

黃燈老師的另一位學生,同樣想考研的姚大順也同樣想跨專業考研,可結果卻和辛追不同。

姚大順出生在廣東汕頭的多子女家庭,潮汕是比較重商的地方,父母對教育並不如辛追的父母那麼重視。

再加上家中還有兩個弟弟,而大順的父母雖然做生意,也沒掙到多少錢,所以大順的父母並不像辛追的父母那樣支援兒子考研。

我普通二本畢業,只想去復旦讀研,堅持考研三次,最終如願以償

大順在畢業之後就選擇了工作,可因為爺爺的去世錯過了最佳的找工作機會,大順畢業後的職業生涯並不順利,先後換過幾個工作,在事業上也無太大長進。

而大順的媽媽對兒子的現狀一直非常不滿,想讓兒子穩定下來進入比較好的單位,作為家中的長子,父母對大順有著比較大的期望。

這也是雖然大順對自己是有著清晰的規劃,可他卻不能像辛追那樣一心一意地考研的原因。

黃燈老師在書中也提到大順工作幾年後還是決定考研,一邊備考,一邊創業,最終結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不同的家庭,父母對待教育的態度不同,也直接導致辛追和大順兩個人考研結果的不同。

04

黃燈老師在書中也這樣寫道:不同的家庭和成長環境,決定他們選擇不同的抵達路徑。

如果大順的父母也能像辛追的父母那樣非常支援兒子考研,大順可能也早就考研成功了。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一直不斷有人提起,或者真的是原生家庭確實能夠影響孩子的人生吧。

我普通二本畢業,只想去復旦讀研,堅持考研三次,最終如願以償

父母的受教育的程度、工作、性格等都直接影響著孩子一生。

就像歡樂頌裡面的關雎爾和邱瑩瑩也同樣是在上海租房的女孩,可是因為父母的不同,兩人的命運也不同。

關雎爾的父母是中產階級,邱瑩瑩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兩人對孩子的教育和事業的幫助也不同。

再比如作為獨生子女的邱瑩瑩又比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的樊勝美又幸運的多。

如今我們也為人父母,我想說不管我們原本的原生家庭如何,都不妨礙我們透過努力,力所能及地給予孩子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起點。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