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近年來,網路上總有一些對農民群體明顯是誤解的看法,比如農鬧、農民綜合素質差、農民缺乏大局觀、農民不願意種地了等等,

我國的農民群體真有那麼差嗎?我看不是,

當人們的應得利益沒有得到保障時,誰都會有想法、誰都會有情緒的,這與是不是農民無關!

其它的誤解我就不說了,今天專門和大家談談“農民不願意種地了”這個話題,因為我認為這種看法也是一個“偽命題”、並沒有客觀實際地反映出農民群體的實際狀況。

就我個人的看法,並不是農民不願種地了,而是種地的收入得不到保障,

農民不得不減少勞作時間、去尋求更多的增收門路,才能保證家庭的正常運轉!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如果有誰能站出來,對農民種地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讓農民只需種地就能解決溫飽問題,那我認為,沒有誰有農民對土地的感情深、也沒有誰有農民對種地具有更高的積極性,這才是真實的農民心理反映!大家說是這樣的嗎?

那麼為何以前的農民單靠種地就能解決溫飽、而現在的農民僅靠種地就難以為繼了?

歸納起來,其原因無外乎有以下3個: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1、種植成本大幅提高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近幾年不論是農資產品、還是人力物力成本,都是處於上漲態勢中,已經嚴重擠壓了農民種地本就不多的利潤空間,沒有利潤、何來的收入;沒有收入、農民如何過日子?為了生存,農民才不得不去拓寬增收門路。

舉個例子大家就有更直觀的感受了。種地需要的尿素,2019年大概是1800~2000元一噸,而今年上漲到3200~3400元一噸,漲幅相當於翻番;30斤一袋的小麥種,去年需要70元一袋,而今年上漲到了80元一袋;除草劑也由去年的4元一瓶漲到了今年的6元一瓶;土地租金由去年的800元一畝漲到了今年的1000元一畝;人工成本由去年的100元一天漲到今年的150元一天,還得管午飯。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2、糧食價格近似於穩定

水稻、小麥、玉米是三大主要的糧食作物,農民種糧的收入靠的就是糧食的產量和價格,每年的產量在正常年景下基本是穩定的,能讓農民飽含期待的就是糧食的價格了!

可是很遺憾,鑑於種種原因,我國的糧食價格一直以來都基本保持穩定,就算有所提高,也只是小幅度的上漲而已。比如小麥今年是1。25~1。35元一斤、玉米今年是1。25~1。45元一斤,與往年相比,雖有一些增漲,但其上漲的幅度與農資相比,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3、種地收入過低,無法支撐家庭運轉的需要

種地本身的利潤空間就很低,再加上我國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也比較突出,一戶農村家庭擁有的土地數量並不多,能夠有5畝以上的基本都算得上是“大戶人家”了,所以就算糧價上漲很多,農民的糧食總產量仍然只有那麼一點,所以總的收入還是不高,全年算下來,也許還沒有外出打工掙得多。

畢竟現在物價都不低,家庭開支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能夠維持家庭的基本運轉,一些農民就只好放棄種地,外出打工掙錢去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我認為這與農民種地積極性的高低沒有關係。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因此,有人認為現在的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在我看來就是對農民的又一種誤解,歸根到底還是對我們農民階層不理解、對現階段的農村生活狀況不瞭解,

如果做好或加強以下4個方面的事情,那麼最想種地的其實還是我們農民自己!

1、應將糧價調配到一個更為合理的區間

我也明白糧食是最基本的民生商品,不能也不敢讓其向其它商品那樣任由漲價,但是在其它商品都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糧食卻始終保持基本穩定,我認為這對農民來說,還是很不公平。

畢竟農民種地不僅要付出資金去購買農資,還要付出勞力和精力去耕作,如果把這些都算成價值的話,那農民種地就更談不上有收穫了,就算是在風調雨順的年景裡,也基本會虧;如果再來上一個災害之類的,那就更是血本無歸了。

所以我認為專家們應該進一步研究,在綜合考慮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酌情提高糧食的價格,至少應該能讓農民有盼頭、有希望!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2、儘可能穩定農資的價格

假如不對農資價格進行有效的管控,而是讓其自由上漲,那麼就算糧食漲價也無濟於事。實際上如果能把農資價格穩定甚至是讓其迴歸到漲價以前的水平,那麼就算糧食不漲價也沒什麼關係,因為農資大幅降價,反過來就相當於是糧食漲了價,增加了農民種地的利潤空間,也就增加了農民的收入,這樣農民就能安心種地而沒有後顧之憂了!

3、適度增加對農民的各種補貼金額

雖然現階段針對農民的補貼專案也不少,但補貼金額並不多,總量看上去很大,可是平均到每一個農民頭上,就微乎其微了。假如糧食不漲價、農資也無法降價,那就應該想辦法增加對農民的各種補貼金額,最起碼應考慮種地農民在得到補貼以後,種地活動不再會出現虧損,我認為這才是相對比較合理的區間範圍。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4、可以嘗試對60歲以後的種地農民實行退休金制度

假如把種地當成是一種職業,其實這不是假設,我認為種地活動本身就是一種職業,那麼農民享受退休制度也是合理的要求。我覺得如果真能這樣做的話,那將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因為農民辛苦一輩子,就怕老了沒有著落、老無所養。而對種地農民實行退休制,就能讓農民看到希望、心中有念想、老了無擔憂,農民當然也就能安心種地了!當然了,這肯定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到底需要多少錢?如何發放?這就是專家們研究的事情了!

總之,我個人認為,“農民不願種地”的認識是片面、不符合實際的,農民不是不願種地,而是種地維持不了家庭的運轉,

只能被迫放棄種地、去尋找更能掙錢的門路,但農民的心裡,對土地仍然具有很深的感情,當把上述4個方面的措施做好、做實,我相信多數農民都會回來種地的!

農民不願意種地了?別亂說,做好這4點,種地的仍舊是我們農民

那麼大家覺得農民真的還願不願意種地呢?分享一下你的心裡話吧,謝謝大家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