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味道湖南|媽媽的罈子菜是舌尖上的家鄉味

罈子菜起源於遠古時代,是一種傳統制作醬菜的方法。罈子菜脆、鹹、辣、酸、甜,助消化,解油膩,調節脾胃,刺激食慾,是湖南人最愛。

我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兒時既是協助媽媽製作罈子菜的幫手,又是媽媽罈子菜的享受者,是吃罈子菜長大的。小時候吃媽媽的罈子菜,成年走上工作崗位後,因多年從事農村工作,就吃住戶家的罈子菜。5O多年前,我曾在新化一個山村吃過一次色香味俱全的農家罈子菜。時過境遷,罈子菜卻餘味猶存,回味無窮。

不瞞大家說,我老媽是山裡人,雖然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做罈子菜不輸人。我吃過的罈子菜很多,有蔬菜、瓜果根莖、肉食三大系列。

味道湖南|媽媽的罈子菜是舌尖上的家鄉味

藠頭。(供圖:@梅山儒公)

蔬菜系列中,我們叫鹽菜(商品名:酸菜),是間苗間下來的蘿蔔菜、油菜苗和排菜做的。看似其貌不揚,卻是每戶人家必備,保證一家人度冬的主菜,當今也是做扣肉、蒸肘子時不可或缺的配料。

瓜果根莖系列中,主要有白辣椒、米粉辣椒、泡蘿蔔、蘿蔔乾、蘿蔔丁等。媽媽醃製的白辣椒,白裡透黃,生吃清脆、微辣、開胃,剁碎切片後則是烹魚炒蝦的上等佐料。一碗魚仔辣椒上桌,有人寧願少吃魚而專挑辣椒。米粉辣椒則更顯珍貴。青椒過開水後晾乾水份,將佐料、米粉灌入辣椒中,外層撒鹽拌勻,置入壇中密封發酵。開壇食用時,用油煎片刻再上蒸,揭蓋上桌,滿屋飄香。這種米粉辣椒,大多是招待至親貴客時用的,自家人平時難有此口福。

味道湖南|媽媽的罈子菜是舌尖上的家鄉味

酸豆角。(供圖:@梅山儒公)

製作罈子菜,要好器具,要講究工藝,還要把握節氣。在家鄉,大雪過後冬至來,家家戶戶就要打豆腐做豆腐乳了。

此時,媽媽會將打好的豆腐切成四方塊,放在竹篾編制的器具裡,置於陰涼通風處,等七天左右,待豆腐上面長出一層白色或黃色毛後,再給每塊豆腐裹上一層炒熟放涼的鹽、辣椒粉、生薑末等,然後一層層在罈子裡鋪好,壇沿凹槽處加清水密封,讓其繼續發酵。一個月左右,即可開壇食用,腐乳香氣撲鼻,豆香醇厚,入口即化。

味道湖南|媽媽的罈子菜是舌尖上的家鄉味

腐乳。(供圖:@梅山儒公)

我見過和吃過的肉食類罈子菜中,最珍貴的要數米粉肉。有些富裕人家,殺了年豬後會自留一邊,其中多半用來燻臘肉,餘下的肉做一罈米粉肉。

製作方法如下:將肉洗淨瀝水切成片,放鹽和炒過的米粉佐料拌勻,再放入罈子裡密封發酵,來年農忙時取出一碗蒸熟。上桌後保準滿屋噴香,入口即溶。

味道湖南|媽媽的罈子菜是舌尖上的家鄉味

米粉茄子片。(供圖:@梅山儒公)

那年,家裡宰了一頭肥豬,媽媽將豬大腸洗淨,拌上玉米粉、食鹽、辣椒粉等醃製。這粉大腸的味道與罈子米粉肉相比,竟亳不遜色。

老家一無塘壩水庫,二無大江大河,水產品極少,補救辦法是稻田養魚。插秧後,將魚苗放進稻田,在稻穗勾頭後和收割前放水。半斤以下做火焙魚,半斤以上做米粉魚,製作工藝與罈子米粉肉相似,醃製的米粉魚香酸酥辣。孩童時,有的小孩每逢吃米粉魚,總是先夾一小塊聞聞,再伸舌品味,然後咬口魚,再吃口飯。魚和飯入肚,還要吧嘰吧嘰回味一番。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食品味道,眾口難調。罈子菜,同樣是一方山水有一方特色,一方人有一方味道。有位同學回鄉探親時,他父母今天殺雞,明天宰鴨,整天大魚大肉。

幾天後,同學提出要吃兒時常吃的酸菜、豆腐乳。因年前做的豆腐乳所剩無幾,老媽只好將聞起有股臭味的腐乳帶湯搬上桌。同學頓時味口大開,還一邊說道:“小時候吃的就是這個味!”

我弟弟是小學教師,每天自帶中飯上學校。下飯菜裡常常要夾一兩塊豆腐乳,學校老師見了,總是搶著用食堂的菜同弟弟互換。可見,媽媽罈子菜的味道,在人們心目中是永遠抹不掉的。

味道湖南|媽媽的罈子菜是舌尖上的家鄉味

美味的罈子菜。(供圖:@梅山儒公)

當今,時代變了,觀念變了,味口也在變。我們對媽媽的罈子菜既要代代相承,又要創新發展,特別要講科學、講衛生、講營養,讓罈子菜在“味道湖南”中更有風光,永放異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