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乾州鍋盔 文槐自強

乾州鍋盔 文/槐自強

鍋盔又名鍋魁,被列為陝西八大怪之一。即人們常說的:“睜眼鍋盔象鍋蓋,餅大直徑二尺外,裡酥外脆易攜帶。”

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陝西民間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乾州鍋盔岐山面,秦鎮米皮繞長安。”乾州鍋盔風味獨特,是陝西關中獨特的風味小吃之一,外觀呈圓形,表面及邊緣被壓成輻射狀的波紋。既若一朵秋天裡綻開的金菊,又酷似一篷蒲公英的傘蓋。

烘製的乾州鍋盔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香氣撲鼻。而且火色均勻,邊薄心厚,色形美觀,饃瓤幹酥,表面鼓起。手掰,則層層分明;刀切,則狀若板油。味道香,口感酥。食之耐飢,便於攜帶。白而泛光,味美香醇,素以“幹,酥,白,香。”著稱,是乾州人饋贈友人的佳禮,因而馳名於全國各地。

乾州鍋盔 文槐自強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謝覺哉,郭沫若二位文學大師巡視乾陵,品嚐乾州鍋盔後讚不絕口;“乾州鍋盔,名不虛傳!”

相傳,乾州人做鍋盔始於1300年前的唐代。也就是公元624年——705年。那時候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初選在縣城東北的五峰山上。因龍,穴,砂,水,向有所不吉,不符三綱縱論中的氣脈貧賤富貴之綱,龍脈不能坐於真龍之處。後改建於當年秦始皇與隋文帝的遊覽之所,距乾縣城以北三公里的梁山之上。梁山挺拔俊秀,呈北高南低之狀,聳立於茫茫蒼穹之下,其勢卓而不孤,地處京都長安西北八十公里,在八卦中稱乾位,因而,這座陵墓方稱乾陵,後來的乾縣也是因陵而得名。

乾陵工程聲勢浩大,徵用了數萬計的匠人和苦工。有個叫冬娃的小夥,早年喪母,和父親相依為命。冬娃聰明好學,勤勞儉樸,又忠厚善良,深得鄉人的喜愛。天有不測風雲,不久,父親又因病臥床不起。冬娃每天上山砍柴,回來又給父親燒水做飯,時間長了,就練就了一手烹調做飯的本領。因父親身體欠佳,修建乾陵時,冬娃就替父親征用充工。工地活路緊張繁重,民工數量又多,飯食不能按時下肚,冬娃困苦不堪,他餓得實在撐不住了,就悄悄在路邊挖了一個土窩窩,把和好拌勻的面,放在頭盔內,架在土窩窩上用柴火燒,在頭盔裡烙成了酥脆可口的鍋盔。

乾州鍋盔 文槐自強

從此以後,建陵的工地上香氣瀰漫,連建陵總監的嘴裡都嚼著酥脆生香的鍋盔。他覺得鍋盔香味異常,就派人送到了都城長安。後來,唐王朝每年都讓乾州人向朝廷進貢鍋盔饃。這種烙饃的方法才漸漸傳到了民間。

一代又一代的乾州人,揹著圓實厚重的鍋盔走南闖北。我的祖父,我的父親,也曾揹著厚重的乾州鍋盔,上南山打工,去北嶺伐薪。我也曾揹著它,走完了上學求知的人生之旅……

時代在進步,鍋盔在更新。由原來的柴火燒製,改成了電烤煤烘。烙成的鍋盔色澤金黃,皮薄膘厚。現在的乾州鍋盔吃法多樣,有:椒鹽鍋盔,椒葉鍋盔,鹹甜鍋盔,夾酥鍋盔,油酥鍋盔等。

乾州鍋盔 文槐自強

如今,外地人來乾州,先操一角熱乎乎的鍋盔,感覺瓤兒鬆軟不沾,味道清鮮不烈,皮兒焦黃卻酥脆不幹,真如那取經路上的二師兄,嘴裡嚼著人參果,還覺得不夠味,不知足。又從口袋裡掏出鈔票,再買幾個回去,帶給遠在他鄉的親人。

願乾州鍋盔永遠名傳千里。

乾州鍋盔 文槐自強

乾州鍋盔 文槐自強

作者簡介

槐自強,男,漢族,陝西乾縣梁村鎮槐家村人,曾在全國多家刊物發表過作品,咸陽市作協會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