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如何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如何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在《孩子分床睡的好處和最佳年齡》一文中的諮詢案例有很多知識點,而該文只解讀了孩子分床睡的知識點,這次給大家解讀一下“固定思維”、“創新思維“、”打破固定思維的限制”、“適度的創新思維”。

分析:

固定思維模式,就是習慣思維,很多人覺得這種思維不好,很多哈美還經常會就這一點鼓吹美國人如何如何比中國人強,有創新能力。其實習慣思維是人類千萬年繁衍遺傳進化而形成的一種有利於人類生存的思維方式,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比如說,遠古時期男人們去獵捕野獸,遇到虎、熊猛獸人就要逃跑,不是要跑過虎狼,只要跑過同伴就可以生存下來,跑不過的就喪生於猛獸之口。於是趨利避害就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方式一代代遺傳下來,這是生存法則。這就是進化心理學的觀點。

人類族群生存需要習慣思維,但是人類進步則需要創新思維,比如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至距今約1萬年,新石器時代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300萬年間人類都只會打碎石頭製做石器工具,而不會磨製石器工具,就是這一點點的創新居然跨越300萬年才完成。創新很重要,但創新思維真的多多益善嗎?

中國儒家思想中有一個詞“持經達變”,或曰“守經達權”,意思是形容堅持原則而能變通、不固執,而創新思維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太多,太多就會太折騰,受不了的。最明顯的壞處是創新思維過強的人會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我們在遇到瓶頸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創新思維來幫我們打破固定思維模式來超越自我。心理學中有個“二八定律”,這可能也是習慣思維和創新思維最好的比例。

在這個個案中,寶媽覺得下班後時間不夠用,其實這就是習慣思維在起作用,人們習慣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其實很多事情可以合併做。比如,一邊坐車一邊看手機、打遊戲,這就是在同一個單位時間內做兩件事。我也經常那這個事情為我不買車做藉口,我是一個善於利用時間的人,自己開車就不能同時看書了。

諮詢中我給寶媽的建議就是將幾件事情合併進行,這樣可以節約出很多時間來,同時也會產生很多樂趣。比如,跟孩子一起蒸米飯,擇菜、洗菜、切菜、燒菜。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會做的確會浪費一些時間,但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很快他就學會了。我父母經常會提起我小時候5歲就會做飯了,對此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我帶著妹妹一起上幼兒園、一起放學回家,我還要生火、做飯。由此可見,這些家務小孩子是可以完成的,可能做得不好,但是這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很多家長會認為讓孩子做家務太苦了孩子了,孩子就應該玩遊戲。這其實就是習慣思維作祟,這些家長自己把做家務當做辛苦事,所以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做這些家務事就是辛苦。佛教中有“萬法唯心造,諸相由心生”,對孩子來說,辛苦和幸福是沒有被定義的,孩子只會受到你的影響去認知做家務是辛苦還是幸福。舉個例子:如果把看電視(電視節目是固定的)作為處罰手段,把一起做飯菜作為獎勵,你會發現孩子會孩子不愛看電視,而喜歡做飯菜。

再有絕大多數的孩子是積極向上的,陽光的,所以不管童年家裡多麼艱苦,長大後都會覺得自己的童年是幸福的。

如果你在做家務的時候,也是以跟孩子一起做遊戲的心態,那麼孩子也會認為這就是做遊戲,他會非常喜歡玩這個遊戲。並在這個遊戲裡完成他的成長。做家務有什麼好處呢?

1、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手眼配合能力;

2、決問題的能力,摘、洗乾淨每一顆菜,刷洗乾淨每一個碗都是一種挑戰,你覺得呢?孩子學習燜米飯,透過每次放米、加水的多少,口感的好壞,孩子就會總結出很多經驗,這種總結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3、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摘、洗乾淨每一顆菜,得到媽媽的表揚,自信心就油然而生;

4、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5、透過做事情的先後次序,培養孩子思維邏輯能力;

6、勤勞的人更受歡迎,未來職業道路也更有優勢;

……

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就不列舉了。但千萬不要說“讓孩子做家務,可以讓孩子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如果你這麼想這麼說就錯了,一定要改變自己原有的固定思維,永遠不要說“累死了”、“辛苦”這類詞,一定要一邊做家務一邊幸福地唱歌,即便是假裝也要堅持21天。時時刻刻想著做家務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然後帶著孩子一起看看李子柒的影片、《舌尖上的中國》,一起學做節目中的那些菜、點心,你會發現快樂會充斥其中。

最近正是防疫的關鍵階段,宅在家裡的時間正好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做家務的遊戲,這是一個強化學習的好機會。

如何讓孩子覺得做家務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