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燕子,社日——社,社會

寫於2018年3月16日

學前班的課本上有四幅圖片,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奶奶指著《春天》圖片問孫子,孫子一時沒答上來,於是奶奶就哼起童歌《小燕子》。這圖片就是《貝瓦兒歌》中《小燕子》的畫面。

我忽然想起子燕子,抬頭望了望,不見燕子。快到春分了,怎麼還不見燕子呢?“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子冒雨開。”唐代詩皇甫冉告訴我,燕子什麼時候會離開我們,但沒有說啥時到來。宋代晏殊《破陣子》詞有:“燕子來是春社,梨花落後清明。”還有宋代詞人史達祖的《雙雙燕》:“春社過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燕子在社日才來。後天才是社日,等吧。

社日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民間節日,我們現在已不知道社日曾經的盛況了。但是,從書本上還可以依稀感覺到它對草民的影響有多大,不信你去讀魯迅《吶喊·社戲》。

現在,一年有兩個社日,一個是春社,一個是秋社。“立春五戊為春社,立秋五戊為秋社。”戊是啥意思?戊是十天干中排第五位的干將。天干與地支組合就成了中國傳統紀年方式,月與日也是這樣。一個甲子年輪迴要六十年,一個甲日(或戊日)輪迴要十天,立春前後的戊日,就是我們要計數的起點,滿了五個戊日,就是滿四十天後,就是春社日。今年立春是農曆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公曆2018年2月4日,第二天——也就是二十日是戊辰日,這是第一個戊日,十天後,大年三十那天是戊寅日,第五個戊日就是農曆二月初一這天了,公曆就是2018年3月17日。

那麼,為什麼把這一天叫做社日呢?這還就要從“社”說起。中國古人特別信神,認為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天地之間有眾多的神,萬物皆由神管。這些神的名稱,都是世人給起的,其等級也都是世人給他們按排的。地神稱祇(qí),又叫地祇。有神就得敬神,敬的方式主要是定時和不定時祭奠。祭地神的地方就叫社。《禮記·祭法》裡說,天下是王(又叫天子)的天下,天子要禮敬管他的土地神,土地神替他管理著天下諸侯的土地,於是立社,且名之為“大社”;王還自立私社曰“王社”。眾諸侯是天子的臣子,他們從天子那裡分得土地,也效法天子立兩社,一名“國社”,一名“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何謂成群?元朝有人考證,百家以上聚居區,稱成群。這“以下”就包括老百姓了。既然人們把神請來了,那就不能讓神受到冷落,於是就歲時祭祀。祭祀的時候典禮隆重,天子要有諸侯和公、卿、大夫陪著,士還得參與其事。 群社祭祀時,群裡的人家家都要參加,且還得自己帶上祭祀用品。那麼,社祭這一天,就應該是社日了。社日這一天,就象是召開大會,後人便因此有了“社會”這個名字了。社會是大家的,上及天子、達官貴人,下及普能百姓,無一人能脫離社會的。

燕子,社日——社,社會

燕子,社日——社,社會

燕子是候鳥,但它為什麼要選擇這一天來呢?這裡面肯定有故事,或者數命。故事可以編,命數是不能妄說的喲。據說古代東夷(我國東部沿海。)人將燕子奉為神鳥,其圖騰就是燕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