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寒露·惦念的時節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是為寒露;

一到寒露,天氣漸寒,白露將凝結為霜。

在北方,最後一撥鴻雁開始列隊南遷,

更有漫山菊花盛放,白雲紅葉兩相輝映;

而南方也秋蟬噤聲,荷殘葉枯,秋意漸濃。

伴隨寒露而至的秋意,讓這成熟豐美的秋天,

顯得秋色斑斕,秋韻闌珊。

寒露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

每當此時,父母總會叮嚀:

天涼,勿忘添衣!

儘管草木搖落露為霜,但有了這一聲關切,

秋深露重的寒冷季節,也變得暖意洋洋。

碧雲天,黃葉地,時光的腳步不停歇,寒露節氣到了。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氣溫漸低,露水比白露時更多、更冷,但尚未成霜。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寒”表示露水更濃,天氣由涼轉寒。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節氣後,集天地之精氣的露珠,冷寒而將欲凝結,放出微微的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來。

寒露與霜降是晚秋最後兩個節氣,寒露後,西風颯颯秋雨瀟瀟,落英滿地鴻雁南遷,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寒露·三候

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一候鴻雁來賓:

白露節氣開始,鴻雁大舉南遷,此時南遷的鴻雁應為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所以稱之為“鴻雁來賓”。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天氣寒涼,雀鳥都躲藏起來,古人便以為海邊的蛤蜊都是由消失的雀鳥變化而來。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這是古人感知寒風嚴肅的一種說法。

三候菊有黃華:

《禮記》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記載。“華”是花,草木皆因陽氣開花,獨有菊花因陰氣而開花,其色正應晚秋之時。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三候菊有黃華:

寒露節氣是忙碌的時節,有農事歌唱道:“寒露時節天漸寒,農夫天天不停閒。小麥播種尚紅火,晚稻收割搶時間。”此時,北方秋收已近收尾,正緊張地播種冬小麥;南方單季晚稻開始收割,雙季晚稻正處於灌漿期。寒露時節還是翻地的好時機,可以把害蟲及蟲卵凍死,減少農作物所受的侵害。寒露是非常關鍵的時節,農事須加緊進行,否則會影響來年的收成。

寒露是一個因為收穫而分外美麗的時節。涼涼的秋風吹黃了綠葉,也吹開了人們臉上的笑容,猶如一朵朵花燦爛綻放。看田地裡金黃的玉米、飽滿的大豆,看沉甸甸的稻穀彎了腰,一番辛苦之後,滿滿的糧倉裡是一年豐衣足食的踏實。

寒露也是一個因為播種而讓人歡喜的時節。秋收之後,人們忙碌的腳步沒有停歇,爭分奪秒地耕作,把收穫的期待又撒進土地。一收一種,有繼往開來的沉穩和堅定;積極勞作,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生活智慧。秋收、秋種的汗水,帶著喜悅和希望,融進肥沃的土地。寒露,在耕種與收穫的輪迴中,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也寄託著生活的希望。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寒露·因收穫而美麗

寒露時節,在緊張忙碌的同時,還有多種多樣的民俗活動。吃著應季的肥美螃蟹,或鬥蛐蛐,或登高望遠賞紅葉,別有滋味。夏日的炎熱已別,冬天的寒冷未至,此時正是最好的時節。

寒露·因習俗而多彩

由於重陽節在寒露期間,此時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寒露亦有了登高的習俗。面對秋風蕭瑟、草木凋零,人們難免悲愁,但寒露越往下墜,人越要往高處走。從俗事紛擾的山谷登到雲氣繚繞的高處,是一種精神的攀升,也是一次心靈的釋懷;因為高處的開闊明朗讓你不再受情緒障目。人只有和浩渺天地相比,感知天地廣闊,才知自己的渺小,而那日夜煩擾的萬千愁緒更變得微不足道。登高望遠,看到悠遠的南山下金菊遍地,雲升月落終有時,萬千愁緒也如雲煙飄散。

寒露時節,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季節。賞楓葉的“賞”字非常重要,不同於坐在窗臺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葉子就算了,必得身臨其境方能品味其妙。滿山遍野的紅葉是秋天最為壯麗的自然景觀。唐代杜牧的《山行》是寫紅葉的傑作:遠上寒山石徑料,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宋代楊萬里的《秋山》也說:烏柏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程紅。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楓葉,金秋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鮮活飽滿的色彩,給這個逐漸蕭條的季節平添了許多生機。

寒露時節,適合賞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北京地區觀賞紅葉的時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可以說,香山是國內最具口碑的賞紅葉地點,說到紅葉人們都會不自覺地想到、提及。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地區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香山位於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東麓,這裡層巒疊嶂,海拔577米,滿山黃櫨樹,霜後呈紫紅色。寒露之後,香山方圓數萬畝坡地上紅豔似火,遠觀以為它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橢圓的樹葉。香山觀賞紅葉絕佳處是森玉笏峰小亭,從亭裡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似紅霞繚繞,情趣盎然。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登高山,賞紅葉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芝麻,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醫藥學專著裡都享有很高的評價,可廣泛應用於食療。芝麻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藥用以黑芝麻為好。白芝麻通常稱為“二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不是多餘的,是不能省略的。諺語說:“嚼把黑芝麻,百歲無白髮”,意思是說黑色芝麻養黑髮。黑芝麻又稱胡麻、黑脂麻、胡麻仁。在中醫筆下的處方中,常見胡麻仁,其實就是黑芝麻。在中醫看來,黑芝麻不僅能養黑髮,還有護膚美膚的作用。常吃黑芝麻,乾燥、粗糙的面板能變得細緻、光滑、柔嫩,從而延緩衰老。還有諺語說:“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這道出芝麻與綠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僅是熱菜和涼拌菜的調味佳品,也廣泛用於食療解毒。

講養生,吃芝麻

每個季節都有適合它精神氣質的花。寒露到來的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是菊花的月份。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和大多數春夏盛開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節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開得豔麗。此外,由於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

每值秋收以後,溫州人善於釀製各種美酒,其中到寒露時也少不了釀製幾壇菊花酒。此刻將初開的菊花和少許青翠的枝葉,摻和在糧食之中一起用來釀酒,一直到第二年這個時間才開壇飲用。據說這種菊花酒對人的身體大有益處。

在寒露這一天,古人有時還要取井中的水用來浸造滋補五臟的丸藥或藥酒,而今天大家則喜歡多飲枸杞菊花茶。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精神煥發。今人如果嫌麻煩,那可以泡上一壺酒或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菊花茶,堅持喝

寒露時節,全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秋季。在江南地區,人們除了賞菊花,還有吃螃蟹、釣魚的習俗,甚至有“秋釣邊”的說法。其含義就是,每到寒露時節,氣溫快速下降,深水處太陽已經無法曬透,魚兒便都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游去,便有了人們所說的“秋釣邊”。

湘南產桐子、油茶的地區均有禁山習俗,寒露開禁後方準揀山。大人小孩在這天都會上山採摘茶籽。小孩更大的樂趣則是吃“茶耳”“茶泡”。湘西侗族人民有寒露制醃魚的習俗。據說在這天用米酒、食鹽、糯米飯、辣椒麵、花椒粉、薑絲等作料醃製的魚味道特別好。

寒露前後,蝦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節氣蒸螃蟹的習慣。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所以,寒露節後,不妨進食幾隻肥蟹來滿足自己的舌尖味蕾。而在溫州,人們除了飽嘗鮮活美味的肥蟹之外,喜歡醉制別有風味的河蟹或江蟹。有的用米酒來醉,有的用鹽水來嗆,更有的把鮮蟹醉後再將裡面膏汁挑出來單獨存放,以便招待親朋好友時品嚐。

秋釣邊,醉江蟹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人們鬥蟋蟀兒的高潮期。據記載,鬥蟋蟀兒始於唐朝天寶年間。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會發現滿山滿坡掛滿了火紅的柿子,圓潤盈實,透著一種喜氣,人們稱之為“吊紅”。剛採下來的柿子味道澀澀的,鄉村的人們會把它放在米糠框裡,將澀味去掉,再挑到集子上賣。這樣的柿子剝皮吃,味道甜美、滋潤可口。

寒露丨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

鬥蛐蛐,吃紅柿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寒露時節,草尖上凝結的露珠,散發出寒氣,串串滾落,沾溼行人單薄的衣衫。

天寒露重之時,最顯人心的溫柔。秋風再緊,父母的關懷也不會遲到:天涼了,記得加衣裳!無論是遠方的遊子,還是歸家的人,都有一聲關切暖心房。

寒露,萬物藏熱心。正午,天地沉澱出濃郁的底色,放眼望,紅葉似火,南飛的鴻雁,蓬鬆的羽翼下懸著一顆火熱的歸心,在晴空中寫下思念的軌跡。

人間深處,金菊滿堂,丹桂飄香,柿子枝頭笑,蟹黃味道長。饞嘴的孩子肚子圓圓,老人們笑著說,寒露過後,秋才有神形,才有味道。

不經一番寒涼,怎見人心溫暖。迎著深秋,我們要穩穩地走,用心地活。

寒露·因牽掛而溫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