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研究上癮的“板栗教授”:我們對板栗還有很多未知

開啟百度App

秋天是板栗的味道,誰能抵擋住街邊飄過的糖炒板栗香味呢?入秋後,楊芳習慣在上下班路上買上一袋剛出鍋的糖炒板栗,還會和老闆們聊聊板栗的品種和產地。有老闆笑著問她:“你怎麼這麼關心板栗?”

楊芳是武漢工程大學環境生態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已研究板栗15年,被大家稱為“板栗教授”。多年來,她和團隊與小小的板栗打著交道,他們研發國產板栗蓉產品,將板栗做成飲料,將板栗殼變身為天然保鮮劑。

研究上癮的“板栗教授”:我們對板栗還有很多未知

楊芳在實驗室。尚秋 供圖

“香甜軟糯的板栗吃也吃不夠,研究板栗也是越來越上癮。”11月10日,楊芳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感慨。

冷門科研路

與大豆、花生等農作物相比,我國板栗年產量在200萬噸左右,規模並不大。在科研領域,板栗研究也是一個冷門課題。楊芳與板栗結緣,要從一次學生的分享說起。

十多年前,剛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楊芳一直在考慮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那時,她在學校教授功能性食品原理課程。她想找一種本地產量較大,但開發還不太深入的資源,希望透過研究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課堂上,楊芳常常讓學生分享自己家鄉的特色食物資源。一次,一位來自羅田的學生為大家介紹了家鄉的板栗,他說:“我們羅田是板栗之鄉,在我們當地,板栗被稱作‘人參果’。”學生講起板栗,充滿了自豪,“個大、味美,營養價值極高”,但學生在分享中也表達了遺憾,板栗承載著羅田人的鄉愁,但綜合效益不佳。

聽完學生的講述,楊芳開始盤算,“我就研究板栗行不行?”

之後,她帶著學生們從南到北調研板栗的產業發展現狀。她發現,小小板慄營養豐富,但通常分佈在山區,其價值未被充分開發。楊芳希望能將板栗作為開啟山區經濟振興的一把鑰匙。就這樣,楊芳開始了板栗產學研之路,堅持至今已有15年。

研究上癮的“板栗教授”:我們對板栗還有很多未知

楊芳被學生稱為“板栗教授”,她常年在實驗室與板栗打交道。尚秋 供圖

跑遍全國板栗產區

研究領域確定後,如何破題?楊芳決定從企業需求中找答案。

從北到南,楊芳帶著學生跑遍了全國板栗產區,她也曾去美國、日本、土耳其、馬來西亞等板栗產地和食品科技發達的國家學習和考察。

一位凍庫老闆曾向她抱怨:“板栗不易儲存是制約板栗產業發展的難題。”楊芳透過研究導致板栗仁褐變的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的酶學特性,提出抑制板栗褐變的解決方案,同時提出加強板栗精深加工是解決板栗保藏問題的方法之一。

就在最近,楊芳團隊正忙著和河南一家板栗飲料企業做新技術上線交接工作。

電話那頭,該企業創始人李春生向記者感慨:“楊教授幫了我們大忙。”

李春生介紹,板栗飲料是信陽人的家鄉味,作為高澱粉產品,板栗飲料的沉澱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喝之前,都會習慣搖一搖”。

經過一年的實驗研究,目前,楊芳團隊透過生物工程技術,讓板栗飲料中的可溶性營養物質增多,解決了困擾板栗飲料多年的沉澱難題。目前,這一技術正在企業生產線進行初步除錯,未來將應用到板栗飲料的生產中。

研究上癮的“板栗教授”:我們對板栗還有很多未知

楊芳團隊在實驗室製作的板栗飲料,解決了板栗飲料易沉澱問題。尚秋 供圖

板栗飲料沉澱問題解決後,李春生又向楊芳提了一個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幫我們推出一個爆款產品?”

李春生問楊芳,為什麼露露可以把杏仁露做成中國第一杏仁加工品牌?為什麼六個核桃可以把核桃乳做成中國第一核桃加工品牌?為什麼直到現在,中國還沒有出現一家上規模的板栗飲料企業?他希望能與楊芳團隊合作,研究出一款引爆市場的板栗飲料新品。

楊芳向記者透露,目前團隊研究的板栗飲料新品已經有了新進展,預計將在明年推向市場。

15年研究才算開始

“板栗渾身都是寶。”近些年,楊芳又將目光投向了板栗殼,這在普通人看來棄之無用的東西,楊芳卻發現了其中的價值,決定將它變廢為寶。

她在板栗殼中找到了原花青素等功能因子,這是非常有潛質的天然保鮮劑來源,為食品保鮮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案。如今,楊芳團隊已與廣州等地的食品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透過“慄源保鮮技術”解決企業在產品保鮮中的瓶頸問題。

“我也沒想到家鄉的板栗能有這樣大的用處。”從大二開始,學生尚秋就加入了楊芳團隊,開始板栗研究。尚秋來自貴州省畢節市的一個農村,板栗對她來說並不陌生,“我家門口就種著兩棵板栗樹”。在尚秋老家,板栗只有一種吃法,就是剝殼後直接生吃,“嚼一嚼,甘甜清脆”。

到武漢讀書後,尚秋才知道,原來還有糖炒板栗、板栗燒雞等各種吃法。大二那年,她第一次走進板栗實驗室,讓她對板栗有了全新的認識。“讀研後,我媽媽在電話裡問我,你讀研是在研究什麼?”尚秋告訴她,“我在研究板栗。”

“就是研究咱家門口種的板栗?”一開始,尚秋的母親不理解,那小小的板栗有什麼好研究的?直到尚秋問她,“你喝過板栗飲料嗎?你知道板栗殼也能做保鮮劑嗎?”母親才知道,家門口的板栗樹有這麼大的價值。

尚秋母親的誤解,楊芳也常常遇到。有人問楊芳,一輩子的科研生涯,重點研究板栗一種原料,是不是太單一了?楊芳說,如果能用一輩子時間把板栗研究做好,做深,做透,那已經很了不起。

楊芳和她的團隊已研究板栗15年,這在楊芳看來,對板栗研究也才剛剛開始。“我們對板栗還有很多未知。”楊芳希望,在未來,板栗能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支點,讓板栗種植規模和經濟價值都能走上新的臺階。

(長江日報記者張維納)

【編輯:趙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