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央視神仙綜藝“典籍裡的中國”最新的一期,終於開講《論語》。著名的表演藝術家王繪春老師在節目中扮演至聖孔子。

大部分人對王繪春老師的舞臺表現,還停留在跟雍正爺鬥智鬥勇的“八爺”(愛新覺羅·胤禩)印象裡。然而實際上早在九零年的時候,王老師就已經在張新建和劉子云執導的電視連續劇《孔子》主演孔丘,一舉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一劇獨獲五項“飛天獎”,著實了不得。

如今再見王老師粉墨登場化身孔子,像我這種古早歷史劇的愛好者,自然樂不可支。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在這期節目裡,最讓我眼前一亮——甚至是有些溫暖的是節目中提到了論語的傳承,還專門講到了海昏侯墓出土的

《齊論語》

殘簡。

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珍貴文物無數。有的人眼裡,那些金燦燦的黃金器物價值不菲,彰顯海昏侯的財力;有的人眼裡,那些精緻的漆木器、手工藝品紋飾優美,代表了漢代的工藝水平;另一些人的眼中,最有價值的則是那些出土的文獻,因為它們匡正、補足了中國的歷史。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數千只竹簡,涵蓋廣泛,特別是裡面大量的儒家經典,既為我們展示了墓主人生前“好儒”的一面,同時使得早已經

遺失千年

的“絕學”重現世間。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泣山老師曾經在江西海昏侯墓文保站服務過,認識很多文保人員,專門看過這批竹簡,甚至是近距離“膜拜”過。其中的激動自然難以言表。

實際上,現代人讀的論語,跟古人還真的不一樣(或者說不完全一樣)。

戰國以來“儒分為八”,後來派系分分合合,頗為有趣。而且當時的儒家學派,跟現在我們的理解還不太一樣,各家之間的關係比較差,互相甚至會罵對方為“賤儒”,比較經典的就有“子張氏賤儒”、“子夏氏賤儒”、“子游氏賤儒”。

在孔子死後沒多久,門人就開始互相攻訐,而且每一派傳承的都有所不同,不同的派系是絕對不會閱讀另一個派系的經典,因此傳承比較複雜。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到了漢代,單以《論語》為例,就分為了

《魯論語》

(流行在魯地)、

《古論語》

(孔子舊宅挖出來的)、

《齊論語》

(流行在齊地)三家。這三家《論語》,每一家內容都不一樣,篇幅也不完全相同。到了西漢末年,丞相、安昌侯張禹,把各派(齊、魯)的論語鼓搗鼓搗,搞了一本自己的論語,這就是俗稱的

《張侯論》

進入到東漢,大經學家鄭玄給《論語》作注的時候,把《古論語》也揉了進來,這就是我們現代人所閱讀的綜合版本。

然而遺憾的是,在傳承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齊論語》不幸失傳,漢代以後便杳無音信。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與其他兩家《論語》相比,

《齊論語》

多了兩個篇章,一篇叫《問王》,一篇叫《知(智)道》。至於問的是什麼王?知(智)的又是什麼道?千百年來尚無定論。而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為我們提供了方向。

海昏侯墓竹簡中,有一隻竹簡帶有《知(智)道》二字的篇名,另一支竹簡上則是清楚地記載了這句話:

“孔子智(知)道之易也,易易雲者三日……”

沒錯,這句話、這支簡、這本書,失傳千年,正是《齊論·知道》一篇。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至於孔子所瞭解的“道”,到底是什麼?其實很有可能就是“王道”。《孔子家語》裡面講孔子觀看鄉間射禮,眾人進退有禮,感慨道:

“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至於海昏侯墓為什麼會出土這麼重要的《齊論語》呢?那就和墓主人劉賀生前的“老師”——

王吉

有關了。

這位劉賀曾經是漢代的昌邑王,在山東當一個小小的王爺。昌邑王國的“中尉”,名字叫王吉。中尉聽著像是現在下級軍官,實際上在當時卻是主宰一國治安的重臣。這位王吉不僅僅是有勇略,而且是肩負《齊論語》傳承的宗師級的儒生,有他這樣一位重臣在側,劉賀墓中能夠出土《論語》,也就不為過了。

國學茶館 | 咱們讀的《論語》,和老祖宗的真不一樣

順帶一提講個笑話:王吉這個人,又清廉、又安貧,但是有個癖好,就是要穿好看的衣服,家裡面一貧如洗,但是衣著極為光鮮,以至於當時的人都盛傳“王陽能鑄黃金”(王吉,字子陽),懷疑他會黃白鍊金之術。

失傳千年的文獻重現人間,得益於考古發掘。而這些出土的文物,它們象徵著財富,代表著審美,凝聚著價值,最關鍵的一點是,它們讓人類更好地認識過去的社會,認識過去的自己。

這一點,大家

“知道”

麼?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