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2025年廣州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可達3000億元

2025年廣州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可達3000億元

隨著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成立,廣州日報記者從發改委獲悉,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迎來“加速度”。本土龍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各領域龍頭企業產值佔比在70%以上。

近年來,廣州軌道交通產業適應市場變化,應對挑戰,搶抓機遇,堅持利用資源優勢,發揮比較優勢,產業支撐體系不斷完善,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推進,企業實力顯著增強,區域差異化佈局日趨明顯,“走出去”初顯成效,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2020年全市軌道交通產業規模達到1686億元居全國前列

軌道交通產業被列為全市八大新興產業之一,相關配套支撐體系進一步完善。2020年,市政府明確強調“打造軌道交通產業鏈是廣州落實交通強國戰略、推進先進製造業強市和科技創新強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此外,市政府於2019年先後出臺《廣州市推動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三年(2019-2021年)行動計劃》《廣州市軌道交通全產業鏈系統推進若干意見》等系列檔案,制定配套政策,支援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廣州地鐵聯合佳都科技、白雲電氣等企業,共同組建了以政府為指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資本”相結合的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制定《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會員先進產品(服務)名錄》;組建廣州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基金,藉助資本的紐帶和市場化運作,為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智慧軌交領域發展構築重要支撐。持續推進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建設。政府扶持產業投資平臺資本紐帶作用逐步發揮,廣州國資戰略投資山河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據統計, 2020年全市軌道交通產業規模達到1686億元,居全國城市前列。

廣州初步形成軌道交通全產業鏈

透過“強鏈”“補鏈”“延鏈”,廣州逐步健全軌道交通產業鏈,初步形成集研發、規劃設計諮詢、建設施工、整車裝備、關鍵零部件、運營維保及增值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在運營、設計諮詢、培訓等領域,具備全國領先的優勢地位。

分領域看,規劃設計諮詢領域,屬於廣州軌道交通產業強項,涵蓋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2020年10月廣州地鐵設計院上市,成為國內A股市場首家上市的地鐵設計研究院。工程建築施工領域,以基建工程為主,基本涵蓋了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全制式領域。裝備製造領域,廣州覆蓋面較廣,主要包括工程裝備、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組裝與維修、配套及機電裝置等環節,今年來,透過地鐵線路建設的總包模式已培育壯大一批企業,系統供應商(一級)逐步完備。智慧軌交領域,軌道交通產業與新一代通訊技術加速融合,全國首個軌道交通智慧大腦—穗騰OS、全國首個城市軌道交通垂直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佳都科技華佳MOS等系統平臺正式釋出,2019年釋出了《新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創新與發展》白皮書。運營領域,已經涵蓋了城際、地鐵、有軌電車等多制式的運營管理能力,並且依託廣佛線建設運營建立了互聯互通的標準,為後續推動大灣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奠定了基礎。增值服務領域,培訓諮詢業務發展相對成熟,廣州城市軌道交通培訓學院已成為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人才培養的領軍平臺,累計為全國280家單位提供超過100萬人天的人才培訓服務,廣州中諮城軌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已在國內外40多個城市提供軌道交通諮詢服務。

廣州市軌道交通類納統企業為589家

廣州依託本土市場優勢,創新採用“裝置採購+運維服務”總承包模式,建立產業聯盟與總承包商聯合靶向招商機制,培育和引進一批軌道交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廣州市軌道交通類納統企業為589家。本土龍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在規劃設計諮詢、建設施工、運營與增值服務、裝備製造等細分行業,各領域龍頭企業產值佔比在70%以上。

研發環節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全國城軌交通行業中首個由建設與運營業主單位牽頭建設的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集合北京交通大學等7家聯建單位,以及50餘家合作單位共同建設。規劃設計諮詢環節的廣州地鐵設計院,是國家甲級設計研究院及國內首家地鐵A股上市公司。建設施工環節,已有中鐵隧道局、中鐵25局等央企在本地落地,廣東華隧、廣州建築等市屬企業在鐵路、道路、隧道和橋樑工程領域具有雄厚實力。在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環節,廣州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是中車集團重要的修造基地;廣州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是全國重要的和諧型大功率交流電力機車檢修基地之一;佳都科技和白雲電氣在影片監控、綜合監控以及供電系統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廣電運通在智慧票務、智慧安檢、智慧客服等下一代智慧車站方面具有領先優勢。運營增值環節的廣州地鐵集團,業務遍佈國內外40多個城市,享有較高行業品牌影響力。加大引進相關配套企業,並開始形成一定營收規模。如成功引入智慧軌交領域的雲從科技、萬協通等公司,其中,萬協通彌補了廣州在物聯網晶片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軌道交通產業創新水平始終在全國前列。2020年,廣州軌道交通產業叢集企業研發總投入16。8億元,平均研發投入強度為1。19%,上年度新增叢集發明專利授權量368項,叢集內擁有高技能人才13758人。

截至2021年6月,廣州軌道交通產業叢集參與制定國際和國內標準數量共計202項,其中,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參與了4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廣州市第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富雷爾福萊電氣化裝置(廣州)有限公司、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參與了198項國家標準的制定。

廣州各區初步形成差異化軌道交通產業佈局

廣州各區初步形成差異化的軌道交通產業佈局態勢。透過引導企業入園叢集發展等措施,在白雲區,著力建設發展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區,形成以機電裝備為主的產業集聚;在番禺區、花都區,初步形成以車輛修造基地等特色園區為依託的整車和維保基地,以及以廣智集團為首的軌道交通類電扶梯整機制造及配套零部件的總部園區;在南沙區,中鐵隧道局等建築企業為主體,形成以工程建設為主的產業集聚。在海珠區,發展形成以廣州地鐵集團為代表的軌道交通總部經濟集聚區,此外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正積極開拓智慧軌交領域,形成運營服務和智慧軌交基地。在越秀區,重點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設計、諮詢業務,初步形成一定的軌道交通設計諮詢企業集聚。在荔灣區,以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鐵科智控等為主體,初步形成軌道交通技術研發企業集聚。在天河區,依託以佳都科技為首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企業和以華南理工大學為首的軌道交通產業相關科研、培訓單位,具備了實現“政產學研”模式的基礎。

“廣州軌道交通加快“走出去”步伐

廣州軌道交通加快“走出去”步伐,依託共建、代建等模式,從規劃設計起步,涵蓋建設運營以及培訓等產業鏈優勢環節,依託廣州地鐵集團、地鐵設計院、廣智集團等龍頭企業,在國內外重點城市開展全產業鏈拓展。

重點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佛山、順德等地的軌道交通專案建設與運營,主動對接東莞、中山、珠海、清遠、惠州等大灣區周邊城市,謀劃構建以廣州為中心、輻射周邊城市的都市圈快線網路,構築以廣州為中心的1小時粵港澳大灣區(城際)軌道經濟、生活通勤服務圈,積極打造“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大灣區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網路體系。加快佈局國內重點城市,先後開發長沙、南昌、重慶、三亞、麗江等城市軌道交通專案。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廣州地鐵在全球主要城市地鐵運營中,運營安全表現、正點率等多項主要運營指標位居行業領先,初具國際品牌優勢。2020年10月,由廣州地鐵聯合體運營維護的巴基斯坦拉合爾市軌道交通橙線開通執行,是“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巴經濟走廊首個軌道交通專案,實現了城市軌道交通全產業鏈“中國方案”的整體輸出。

未來:2025年廣州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可望達到3000億元

“十四五”期間,全國軌道交通市場規模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將新增高鐵里程約6000公里、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運營里程約300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3000公里,粵港澳大灣區的鐵路網路運營及在建里程將達到4700公里,廣州市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預計超800公里。廣州將充分發揮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政企聯絡、合作創新、協同拓展的紐帶作用,全方位整合廣州軌道交通產業領域相關平臺資源,依託都市圈軌道交通線網建設,構建都市圈快線等級技術體系,全面實現軌道交通智慧化運維、智慧後市場挖掘、產業鏈整合化輸出,推動軌道交通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作為“十四五”時期全市五大新興優勢產業,預計到2025年,我市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可望達到3000億元。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申卉、徐雯雯通訊員/穗發宣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彭文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