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天賜與邢臺的禮物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任澤區大陸澤景觀

邢臺(順德府)在歷史上有良好地理區位,是人類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邢臺(順德府)的發展離不開水,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資源,常言說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先秦時期,古河水“至於大陸,播於九河”。大陸澤在邢臺(順德府),而這裡泉水在當時是大陸澤水源之一,這個水源來自於“天下之脊”太行山,邢臺是一個山水城市,水是天賜與邢臺的禮物。

水城、泉城與仿生城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歷史名泉達活泉

歷史上,順德府是水城,是泉城,是一個生態城。

水城。在唐代邢州城內的西側有一個寺院,當時叫華池蘭若,也就是今天的天寧寺。當時環城河水透過西城牆的水關進入城內,在天寧寺形成一個大水池。其上修建了寺院。華池也就是花池。當時池內種滿了蓮花。這個池子到元代還有,當時的文寫了一首詩,其中有“數畝芳池萬柄蓮,不知開鑿是何年。紅花出水渾如錦,翠葉浮波恰似盤。”詩人筆下的水城景色是很美的。

古城東側也有水。位於東北隅的大開元寺,寺前有一個小石橋,也就是今天大開寺山門前的保留下來石橋,可以證明元代時有一條小河從這裡流過。

除了天寧寺和開元寺有水,在古城內還有很多水坑,最有名的就是四大水坑,即羊市水坑、牛市水坑、靛市水坑、霍市水坑。順德府城是一個仿生城,城市的建設代表牛的部位,如四大水坑代表著牛的四個蹄子,北面的河流代表牛的尾巴-牛尾河,另外還有肚子巷、牛心坑、南北長街如同牛腸貫穿古城,寨城的西側有栓牛石,東牛角村、西牛角村、南頭村構成了牛的頭部特徵。牛,在古人眼裡“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以牛鎮水原因一是,牛本為動物神之一,稱“地錨也”,可以抵擋住洪水的侵襲。第是,在傳統的五行觀中,以五行相生相剋來看待萬物的興衰,許多動物同五行結合起來,牛屬土,土能克水,因此牛能鎮水,成為古人心中鎮水靈物。

泉城,邢臺是水城,這個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泉水。邢臺歷史上環城皆泉,有百泉之稱。

順德府的泉水資源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東石嶺水庫(秦王湖)

順德府泉水資源十分豐富,有泉城之稱。泉城有多少泉?志書中說“環邢皆泉”量多“百泉”。

百泉有兩個涵義。一是指大的泉域,是邢臺所有泉水的總稱,也就是達活泉泉域和百泉泉域的合稱。一個是具體泉水名稱。也就是今天以邢臺東南百泉村周圍的泉眼的名稱。

達活泉域有那些泉眼?從明清《順德府志》記載主要有以下泉水。

達活泉:在邢臺古城的西北五里,有一個很大的泉池,池子周圍一百步,深一丈有餘。引導水源向東流形成牛尾河。

白沙泉:在達活泉的西面,泉水湧出旺盛。

紫金泉:在達活泉的東南,水流匯入達活泉後再流入牛尾河。

蓮花泉:是一個平地出水的泉水。向東與野狐泉水匯合。

野狐泉:在達活泉北面的石井岡,石井岡又稱營頭岡,歷史上還有龍崗一稱。與蓮花泉匯成河後向東又與牛尾河匯流。

清代時這個泉域建閘設渠“灌溉稻田千頃”。古人對這個泉域有描述“水緩,色青而流長,周圍百步湧流不竭。”達活泉的開鑿歷史比較早,大約在公元300年前後,當時西域的高僧佛圖澄在這裡進行治水。後人在此建立神泉祠。元代時改為廣源廟。宋代時對達活泉進行了綜合治理,成為北方的一個園林。自古到今文人在此留下的詩文有很多,不完全統計有二十多篇。民國初期,達活泉一度成為王懷慶的私家園林。當時他為北平京畿衛戍司令,據說從圓明園遺址拉回許多東西放置在達活泉內。

達活泉又名再來泉,原因是數年時伏時湧。歷史上邢臺佛圖澄“龍崗咒水”就是當時的達活泉失湧後,經過佛圖澄的施法後再次湧出。到宋代時達活泉再次下伏不湧。後經治理後再次湧吐。

在順德府城東南有百泉泉域,有眾多的大小泉眼,這些泉水合稱為“百泉”。有“水湧百穴,甘露爭溢”的說法。

百泉:位於邢臺舊城東南八里的百泉村,七里河的南面,這裡是百泉泉域最大的一組泉眼,平地出泉水無數,匯合為泉池,向東北流經葫蘆套,也稱鴛鴦水,北匯合於七裡河東流。

流珠泉:在百泉的東南面。

韓家泉:在流珠泉的東面。

珍珠泉:在百泉東南一里,水沸騰像珠子一樣,有三個大泉眼相連,從平地直上竄出。往東流匯入灌溉渠。

瓦泉:在百泉的東面,泉水引流入渠後下流到百泉河。

狼泉:在百泉的南面,此泉水流入沙河市界,又稱狼溝河。

黑龍潭:在邢臺城東南八里,七里河的北面,水深不可測。傳說有龍藏在裡面,求雨很有靈驗。往東匯入河渠後向下匯入七里河。

小龍泉:在黑龍潭的西面。

黑泉、明沙泉:在小龍泉的西面,晉祠村的南面,二泉連在一起,向下匯入河渠後匯入百泉河。

永澤泉:是七里河北最西面的一個泉,也稱湧泉。

晉祠泉:在前晉祠村西面,原村中有聖母廟,廟前有泉。

除集中分佈在達活泉泉域和百泉泉域的泉水外,在邢臺西部還有許多泉眼,如:

玉泉:在邢臺古城西北四十里,皇寺鎮皇寺村西,龍山西北面,玉泉寺山門前。至今水勢很盛,泉水日湧出量約在七千至萬噸以上。《邢臺縣志》說:“泉水湧出若玉”故名。明代時兵備陳大賓在此開鑿園池,其上建有水亭並題名為“噴玉”二字。此數百年文人題詩歌詠,留下了很多詩句。由於泉水,使這裡形成了“河渠縱橫,繞村貫戶,玉液流淌灌溉沃野”。皇寺村一帶,家家戶戶泉水丁冬,至今泉水繞村流動。

玉泉是市區內唯一的湧水泉。玉泉的水源很可能屬於一個較為獨立的地脈水系,多為馬鞍山一帶的喀斯特地質結構的功勞,便滲透區面積較小。因此在“一城五星”規劃中,我們曾向有關部門呼籲對這裡的泉水進行保護,不宜過多的進行開發,應以文化旅遊、生態休閒為主。尤其是居住社群的建設,生活用水應優先採用地上水,以避免地下水的採用,達到玉泉保護目的。

金泉:在邢臺古城西北三十五里的馬鞍山北面,泉水停止原處而不流動。

銀泉:在皇寺雷公山的東南,至今泉眼有少量水湧出。歷史上曾在此建有寺院,名為銀泉寺。

龍泉:位於邢臺縣龍泉寺鄉,有泉名龍泉,

馬跑泉:在邢臺城西北九十里,即邢臺七里河的發源地,傳說古代人在此打仗,馬渴了刨地出水。

桑窪泉:在邢臺西部馬嶺關以東,明水村的西面,泉水清徹見度,甘甜清涼,至今水勢很旺。

七星潭泉:在張果老山後,當地人開鑿為井,並建有龍神廟。

瀑布泉:在邢臺西部黃榆嶺東北面,懸崖陡立,而泉湧于山崖半山腰下湧形成瀑布。

溫泉:一在邢臺西部漿水川邢侯行臺的南部,歷史上泉水湧流不止,當地人引水灌田,但水並不溫。二在邢臺朱莊水庫內,是一個天然溫泉,可以治癒一些疾病。

老龍潭:在邢臺西部支鍋嶺東面,從上向下湧流向東匯入漿水川。

三葉泉,在邢臺縣大河村東面的大石崖下。

龍池:在邢臺縣路羅川上游鴉峪的東面,向下匯合鴉峪水。

涼水泉:在邢臺西部的小西天,即栲栳紅山的南面。

石草泉:在邢臺縣太子井唐寺村。歷史上本無泉,後有人見草生於石縫,天旱時草也很旺盛,故鑿開石縫,有泉水湧出。

牧卜泉:在邢臺縣崔路村東南山岡下,清代康熙年間,有許多牧童在此一同玩耍,挖地湧出泉水,大旱之年也不幹枯。

潤頭泉:在侯蘭村東三里,泉水從山潤中湧出故名。

漆泉:在沙河市廣陽山,泉水“黑如漆”得名。唐代時在泉旁建有寺院以泉命名為漆泉寺。此寺有著深厚文化底蘊,明代順德知府張時曾到此寫下《遊漆泉》:五馬驅馳到漆泉,巍巍宮殿上齊天。寺邊老樹無今古,洞口閒雲任往還。護法青龍當牖見,忘機白鹿向窗眠。吾今已被功名絆,不暇從容問老禪。

此處還有扳倒井泉、龍門川田家莊泉、穆家林泉等。

泉水的開發與利用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達活泉

歷史上的泉水湧吐量很大,據1960年代對泉水的目測,達活泉公園的涼亭泉眼前,泉水湧出地面1米高;牛尾河下游的大吳莊亦有泉眼,湧出地面也有1米高;據有關資料記載1960年代時百泉的總湧水量為7.1立方米/秒/,可見當時的水量十分豐富。

邢臺的泉水資料很早就被開發利用,歷史上百泉地區是古人生活的最佳地域。1976年,在百泉村一帶發現了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及許多石器、陶器等文物。古生物學家透過對標本的鑑定和科學分析認定:這批古生物化石分別屬於菱齒象、披毛犀、獅子、野馬、斑鹿、羚羊、野豬、巨駝和原始牛等九種動物,被譽為“邢臺動物群”。動物與人類,在生態上有著極大的共性。百泉發現的古動物群的時代屬於舊石器晚期,距今約五至十萬年。古動物化石的發現,為研究邢臺早期歷史提供了有力依據,從中得到了邢臺“人”的資訊。

距百泉村不遠的柴家莊村有一處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包含著仰韶、龍山不同文化資訊。學術界稱為柴家莊文化遺址。在這個遺址的周圍還有早商、中商和晚商到戰漢時期遺址多處。《順德府志》說“古城,在府城周百泉村,遺址尚存”。

百泉的七里河是古代交通的重要道路之一,是南北的御路。現在七里有明代七里河大石橋以證。

百泉是一個農業灌區,較早地被開發利用。據百泉龍王廟石碑記載,明弘治年間開挖河道,東引泉水灌溉農田,泉水充裕、碧波盪漾。截至到上世紀末,當地人們利用泉水灌溉,建有水閘,如明代弘治年建的百泉閘、葫蘆閘、龍興閘、廣潤閘、永澤閘、小龍泉閘、黑龍潭閘、明沙泉閘、晉祠閘、武家莊閘、小汪閘等等。另外還建流珠堰、小龍泉堰、珍珠堤等水利堤堰。據《邢臺縣志》記載,百泉河下游僅南和縣就建河閘十三道。泉水和水利設施使這裡的農業得到很好的發展,受益村莊近40個,灌溉面積為3。57萬畝。1963年洪水後,大部分泉被淤積,後進行了大規模清淤開泉,對渠系、閘涵進行了改造擴建,受益範圍擴大到邢臺、沙河、南和、任縣四個縣,常年保證澆地面積達到十萬餘畝;1975年進一步開挖百泉,把一部分泉水東調到黑龍港地區的鉅鹿、隆堯、寧晉等縣,灌溉面積再次擴大。

百泉的水量豐富,水質好,礦化度均小於500毫克/升,為重碳酸鹽鈣型或鎂型水,是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水源。水溫常在17~18℃左右,冬溫夏涼。泉水雖具有年際間的週期性變化,但年內動態變化較穩定。因為有這樣好的水源,這裡的農作物質量很高,有史記載的百泉稻(晶瑩剔透,香甜粘潤);百泉藕(淨白如玉,甜脆爽口);百泉蘿蔔(清脆可口,甘甜適宜)。另外還有百泉大蔥(皮白肉厚,味道鮮美)等。百泉有大量的蘆葦,其手工業也十分發達,冀南一帶的葦加工業產品都源於此。

泉水失湧與復湧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2021年復湧後的百泉景象

泉,在文字中解釋是象形字。最古老的甲骨文字形中寫成象水從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樣子。本義為泉水。泉多分佈於山谷和山麓前臺,是地下水的一種重要排洩方式。邢臺的泉水分兩大系統,一是達活泉域,二是百泉泉域。屬於一個區域不同的地脈和水系。歷史上達活泉曾多次失湧和復湧;而百泉泉域的泉水歷史上沒有失湧斷流,只是在1980年代才開始失湧。這證實了邢臺的泉水分屬於不同的地脈系統。

邢臺泉水為什麼會斷流?

《順德府志》記載“百泉出平地,其脈甚多,自邢臺發源,流經沙河入南和。”泉水,有各自的脈絡。泉水主要靠降水補給,百泉與達活泉泉群主要補給區範圍大約有1000平方公里。此外,泉群西部2000餘平方公里的地表徑流匯流區亦為泉水的重要補給來源。也就是說邢臺泉區補給區約有3000平方公里。邢臺百泉的補給區主要是北洺河、沙河等彙集地表徑流,至泉區西部潛入滲漏區形成地下徑流,受邢臺斷層阻隔,而以泉水激流或沸騰形式噴出地面,有的噴湧高約半米;水色或明亮如玉,或水沙齊蠕。

1970年代,正當我市進行大規模的百泉水利工程治理工程時。同時在沙河也上馬了一個大型水庫工程,這就是東石嶺水庫。

東石嶺水庫位於大沙河上游,壩址在沙河市東石嶺村西1公里處因名。今已經成為風景旅遊區,也就是大家說的秦王湖。東石嶺水庫距京廣鐵路41公里,水庫上游彙集了蟬房、渡口川的降水,控制流域面積169平方公里,總庫容0。684億立方米。2004年3月進行除險加固後。水庫總容量達到0.732億立方米,水庫以灌溉、防洪為主,據說建成後灌溉耕地達面積7。6萬畝。

東石嶺水庫始建於1969年11月,主體工程竣工於1978年10月。在東石嶺水庫建成進行蓄水時,到1982年百泉出現了第一次失湧斷流。而在豐水年大面積降水後,水庫放水百泉出現了復湧現象。更為有趣的是,在2004年東石嶺水庫進行加固,水庫提閘放水,2006年9月,百泉出現復湧。

達活泉的失湧也是在朱莊水庫1976年底閘門安裝蓄水後,在1979-1980年時斷時續,而後逐漸徹底乾涸失湧。

以下是根據資料記錄百泉歷年失湧斷流情況。

1980年代後,由於對地下水的抽取和上游岩溶水的補充不足,百泉於1982年6月出現有史以來第一次斷流,隨後複流但湧水量逐年減少。

1986年再次斷流。

1989年由於降水量增加,東石嶺水庫與朱莊水庫放水,當年9月25日狗頭泉自流,持續至1990年8月。

1996年8月洪水後,狗頭泉恢復自流;至1997年5月30日再次斷流。

2000年7月汛期一次性強降雨後,於11月3日狗頭泉湧水自流。

2006年9月,時隔20多年後百泉再一次開始復湧,百泉之一的狗頭泉湧出的泉水形成了約1500平方米水面,水深處大約7米。

自2006年至今失湧斷流。

從邢臺百泉的復湧,總結出以下幾條規律,一是泉域滲水區大面積、長時間的降水,使西部山區普遍受水;二為上游水庫的放水,使地下岩溶水大量補給;三是其他原因,如關閉自備井的力度和西部礦山的大規模的治理工作的開展。而達活泉的多年以來沒有復湧,是因紫金泉與達活泉同屬一個地脈,而水廠就在達活泉旁邊的原因。

邢臺在近年來,加強了生態保護,同時對地下水有效治理,“山水泉城,魅力邢襄”的建設喊出邢臺百姓的期盼。百泉復湧是邢臺人多年的夢想,但如何實現百泉復湧?這成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近幾年以來,隨著生態的恢復,自然的降水也隨之增多,特別是2021年,連續的降水使各個河流與水庫繼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特別是邯鄲、沙河一帶的河流及自山西漳河水域也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對地下水進行了很好的補充,為此,百泉復湧成為現實。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沙河封巒寺泉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沙河市漆泉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邢臺信都區玉泉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邢臺信都區明水泉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沙河溫泉(朱莊水庫內)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邢家灣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1980年代百泉

邢臺泉城的歷史與百泉復湧

1980年代的狗頭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