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中國最臭的美食

中國最臭的美食

普遍意義上,人們對於食物好壞的評價來自嗅覺、視覺和味覺的綜合感受。很多時候,人們甚至未見其形、未嘗其味,僅僅透過食物散發出的香氣就被吸引,例如烘焙店裡蛋糕的甜香、川菜館裡瀰漫的辣香。然而,偏偏就有這樣一些食物,它們並不刻意迎奉人們的喜好,甚至拒人千里,但一旦接近卻足以撼動味蕾的每一根神經。這些帶“味兒”的美食,卻是臭味和鮮味並存,對於嗜臭者來說,只有憑藉著“發臭”這種不可思議的發酵,蛋白質才會分解成多種的氨基酸,將普通的“新鮮”提升為更深層次的“腐鮮”,讓臭味成為一種刻骨銘心的美味。

臭豆腐

中國最著名的臭味美食,當然非臭豆腐莫屬。這種外表醜陋且奇臭無比的食物,卻是中國的“國民小吃”,走在大街上,甚至可以看到許多妝容精緻、衣著時尚的女孩子捧著一份臭豆腐邊走邊吃。臭豆腐為何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汪曾祺先生曾說:臭豆腐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此話不虛。臭豆腐是典型的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它是以優質黃豆為原料,經過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型、劃塊、發酵等數十道工序,經過油炸、加滷和發酵等工序製作而成的,在發酵醃製和後發酵的過程中,其中所含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產生刺鼻的臭味,但鮮味也正是由此而來。

中國最臭的美食

臭豆腐的烹製方法和食用方式各地都有不同,最常見的是油炸臭豆腐,再配合辣醬或醬油等醬汁食用。剛炸出來的臭豆腐外皮一層金黃金黃,還嘶嘶泛著油熱,牙齒輕輕一碰,焦香的外皮應聲而破,熱氣裹著嫩嫩的內瓤與舌頭接觸,醬味恰到好處地彌補了豆腐塊兒內部不容易入味兒的缺失,口感和味道都與炸制之前的臭味形成了明顯的反差,這大概也是大家迷戀它的原因。

中國最臭的美食

不可忽視的是臭豆腐的製作流程比較複雜,經過油炸、加滷發酵的,如果溫度溼度控制不好,易受到其他細菌的汙染,輕則引起人體胃腸道疾病,重則導致肉毒桿菌的大量繁殖,產生毒性很強的肉毒毒素,這也是媒體報道臭豆腐中毒的元兇,所以儘管臭豆腐好吃,大快朵頤之餘還是注意食品安全。

臭腐乳

王致和,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一心為了考取功名而不斷努力,可謂“進步”青年是也;豆腐,一種中國人都喜聞樂見的食物,可謂“家常”食材是也。當王致和遇到了豆腐,而且這個豆腐還變了質、長了毛,變得臭氣熏天、臭不可聞,世界上就多了一種美味。

臭腐乳,是在後期發酵過程中以低濃度的鹽水為湯料釀製而成,表面的色澤基本一致,呈豆青色,因此又名青方、青腐乳。臭腐乳具有特殊的硫酯香氣,滋味鮮美,鹹淡適口,臭中含香,保證了其獨有的細、軟、鮮、香的特點,而且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營養價值。據說,當年王致和臭豆腐傳入宮廷御膳房後,成為慈禧太后很喜歡的一道日常小菜,還賜名“御青方”。

中國最臭的美食

對不習慣的人來說,臭腐乳的那股臭味簡直令人深惡痛絕;但在許多老北京的心中,臭腐乳卻是一味傳統佳餚。一般的老北京人,買回臭豆腐,全家就著這臭豆腐,筷子頭蘸一點吃,就可以當做清粥配的小菜,吃的有滋有味。吃玉米麵貼餅子、窩窩頭,配上臭腐乳,曾經是老北京市民的傳統“快餐”,有句順口溜叫“窩窩頭就臭豆腐,吃起來沒個夠”。

北京豆汁兒

豆汁是北京獨有的吃食,是水磨綠豆製作粉絲或糰粉時,把澱粉取出後,剩下來淡綠泛青色的湯水,經過發酵後熬製成的。據說早在乾隆年間,豆汁已經傳入皇家了。“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這是汪曾祺先生寫下的話。

中國最臭的美食

確實,豆汁因有濃烈的酸敗氣味,一般人很難適應,汪曾祺先生也說:“這東西是綠豆發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就跟臭豆腐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北京人愛喝豆汁,並把喝豆汁當成是一種享受。可不少外地人,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使人難以下嚥。以下是某人的親身經歷:“在護國寺要了碗豆汁兒,腦袋低下去要喝的瞬間,我覺得自己是趴在煮開了的馬桶前,毫不猶豫的沒喝,一口沒喝。。。。”

不過,若是習慣了那股味道,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癮,滿處尋覓,排隊也非喝不可。熬好的豆汁兒色澤暗淡,入口滾燙厚重,酸腐味兒淺下去很多,吃時還要就著辣鹹菜絲和焦圈,鹹辣糅合酸甜,各去鋒芒,圓融適口。

臭麵筋

臭麵筋是武漢和南京兩地的特色菜,湖南河南大概也有,其他的地方就難說了。臭麵筋的做法說起來簡單,跟做臭豆腐大概差別不大,把麵筋過一下開水,放在潮溼溫暖的地方(要消毒)讓它發酵,冬天發酵時間要長一些,夏天容易發酵過頭,等長出白毛來,就用點鹽拌勻,放在密封的罈子裡,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吃了。

中國最臭的美食

臭麵筋聞上去奇臭無比,吃起來味道鮮美異常。武漢臭麵筋配辣椒炒或者燒臘魚,鹹、香、辣,很是下飯。也可以切成薄薄的小片,澆上麻油,盛在精美的小碟內,早餐時一碗熱粥佐以幾片臭麵筋,真是餘香繞口,不忍停筷。炒素菜時,也可用它調味,特別是水芹菜,炒制時灑入些許臭麵筋小丁,澆上一點滷汁,那水芹的苦香融入淡淡的臭香絕對是世間美味。

中國最臭的美食

臭冬瓜

臭冬瓜是浙江寧波的漢族傳統風味名菜,同樣以臭聞名。相傳,浙東瀕臨東海,海產品豐富,早年間沒有冷藏裝置,海產品上岸後極易變質,所以漁民們只得將大量鮮貨用鹽醃製成鹹貨。由於當地居民長期與這些有鹹味、腥味的海鮮打交道,故對臭味食物不僅習以為常,而且有所偏愛。寧波一帶有“麻油老酒醃冬瓜”之民諺,是民間早晨下泡飯的佳品。

中國最臭的美食

臭冬瓜工藝簡單,取成熟冬瓜去囊、切塊、焯水、冷卻、撒鹽、加入滷水、入壇發酵即可製得,冬瓜生熟、滷水濃淡、密封時間長短均有講究,由此可以得到不同風味的臭冬瓜。基本風味有兩種,一種偏臭,一種偏酸。滷水來自於豆腐或豆豉的發酵液,其臭也主要來自於此。臭冬瓜吃第一口時,會覺得滿口的怪臭,但若接著吃上幾塊,漸漸覺得胃口大開,飯菜皆有香味,真是妙不可言!正如周作人所言:“名臭而實香,生熟都好吃……是一點沒有富貴氣味的!”

中國最臭的美食

臭莧菜梗

“最熱時醃下的莧菜梗差不多可以拿出來吃了。”每年夏季剛過,天氣微微轉涼時,紹興人便開始這樣說了。沒錯,就是那道愛它的人愛到它發狂,厭它的人拒它於千里的臭莧菜梗。

中國最臭的美食

莧菜是江南地區常見的蔬菜,初長時極嫩,但極容易進入快速生長期,一到這個時候它便老是往高處直躥瘋長。這時候的莧菜已經不適合直接炒來吃了,農家便索性讓其留種在地上,使它長成粗壯的杆子當作黴莧菜梗的用料。

現在吃的醃莧菜梗多半是“熟醃”的,就是將新鮮的莧菜梗切成一段段,上鍋蒸熟,冷透之後加點傳統的臭滷。比較傳統的做法是“生醃”。將切成段的莧菜梗放到罈子裡,“每擺2~3層,就撒上一層鹽。壓實、密封。但醃製的時間會久一點,差不多要等到年底才能吃。”生醃的做法更加生脆、爽口。

中國最臭的美食

天然發酵而成的黴莧菜梗相對味道沒那麼濃郁,味道都在墨綠色的滷汁中,吸吮起來微臭之餘還有股清甜味道。一盤完美的成品莧菜梗,應該是色綠如碧,清香軟酥,鮮美入味,尤其在夏季,撈一碗黴菜梗,澆點農家自磨菜油,上鍋一蒸,撲鼻而來的香味立刻讓味蕾大開。剩下的滷汁更是寶物,將豆腐、毛豆、南瓜等浸泡一兩個小時,可蒸可炒,味道妙不可言。

臭鱖魚

臭鱖魚是徽州菜的代表,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所謂醃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在徽州甚至有“魚不臭不吃”的風俗。這道菜多年來的影響力只增不減,得益於“臭”與“香”的鮮明對比,而這正是臭鱖魚的魅力所在。

中國最臭的美食

臭鱖魚製作過程有講究,是把新鮮鱖魚用淡鹽水醃漬在室溫25℃左右的環境中,用木桶醃製最好,肚皮朝上擺放,用山間青石頭或河卵石壓住,時經六七天後,魚體散發出似臭非臭氣味時即成。這種食物,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食用時,入油鍋略煎,配以豬肉片、筍片,小火紅燒至湯汁濃縮,即製成徽州名菜紅燒臭鱖魚。

徽州毛豆腐

毛豆腐也叫黴豆腐,徽州地區傳統名菜,是一種表面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的黴製品。千年前,純樸聰明的的徽州人民就已經將豆腐賦予了新的活力,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徽州第一怪,豆腐長毛上等菜。

中國最臭的美食

製作毛豆腐的原料和豆腐很相似,當地人會選用上好的黃豆和當地的泉水。最特別的之處在於這“點”豆腐。毛豆腐成型的關鍵,不是常規點豆腐時所用的滷水或石膏,而是用一種秘製的酸水來“點”。雖然酸性物質和滷水一樣可以讓大豆蛋白凝固,但是秘製酸水的最大意義不在於此,重點是能夠讓其中的微生物隨著點滷流入,像種子一樣被埋進豆腐中。這應該就是毛豆腐長出茸毛以及口感獨特的秘密武器。

中國最臭的美食

毛豆腐一般吃法是油煎成兩面略焦再紅燒,也可以油炸、火焙或清蒸。而古徽州最有情趣的吃法,是向街頭走街串巷的貨郎買上一份毛豆腐,澆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就著油鍋邊吃邊聊,既鮮美可口,又獨具風味。

黴千張

黴千張,是紹興市上虞縣崧廈鎮的著名特產,製作歷史悠久,是豆製品中的佳品。百年崧廈黴千張,乾隆美譽傳天下,那股鹹鮮中帶著稍許臭的味道,讓喜歡吃的人簡直欲罷不能。崧廈黴千張歷史悠久,口感醇正,味道極好。

中國最臭的美食

挑選優質黃豆浸脹,用石磨磨成漿汁,再用文火把新鮮豆漿燒熟,用鹽滷打花,然後倒在一張事先鋪好的土粗布上壓幹水分,做成薄、勻、燥的“千層衣”,再把“千層衣”疊齊,切成長方形小條,下面墊上乾淨的秈稻稻草,上面壓一塊豆板,把它放在較暖的地方,黴化後即成。

中國最臭的美食

黴千張剛上桌時會聞到一股黴味,說臭卻不討人厭,這是因為千張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氨氣,這股氣味就是氨氣散發出來的。吃起來比較衝,喉嚨會有點酸酸的感覺。雖然進口衝,但是隨後一股軟糯鹹鮮的味道開始漸漸濃厚,伴隨著獨特的異香,在口中慢慢融化,黴中透出鮮潔、清香、素淡,是一道極其入味的下飯菜。

酸筍

透過《舌尖上的中國》,柳州的酸筍一時間聲名大噪,成為柳州知名度最高的地方性名產之一。很多外地人透過電視節目,都對製法古拙、帶有濃郁鄉土氣息的酸筍起了興趣,想要做一回“逐臭之夫”,嘗之而後快。

中國最臭的美食

把筍泡酸,是為了便於貯存而形成的味覺轉換。柳州周邊的郊縣,山環水旋,茂林深竹,所產的毛竹筍,有的一根就有十多斤重,有著泡製酸筍的天然條件。因而,很多酸筍的個頭也極其壯觀,粗大的筍節,肥厚的肉壁,經泡製後有著一種近似象牙般的通透質感,看起來十分嬌嫩。柳州人泡製酸筍的方法,就是把筍除殼,放到清水裡浸泡,特別粗大的筍,還會切段剖開浸泡,以縮短其變酸的時間。但需要注意的是,泡製過程中不能沾上一星半點的油汙,不然就會泛起白沫,酸筍也會變質發臭。

中國最臭的美食

▲酸筍黃豆燜船丁魚

經過半個月的自然發酵,酸筍就可以吃了。剛從瓦甕裡撈出來的酸筍,會散發出一股強烈的酸餿味道,辛氣刺鼻,讓不少人難以適應。而這種由第一觀感帶來的不適,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讓許多外地人就此放棄嘗試酸筍的願望,甚至聞之而色變,要遠遠避開那股無法準確描述的酸餿臭味。

中國最臭的美食

▲酸筍炒牛肉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是酸筍的最好概括,有人愛它,也有人恨它。但對於柳州人而言,它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柳州很多小吃都是以酸筍添味,如螺螄粉、涼拌粉、湯粉、幹撈粉、炒螺、煮螺……原因很簡單,酸筍不論味道還是氣息,都極為濃烈,只需新增少許,就能很好地烘托食物的滋味,勾起食客的食慾。雖然一道美食,是眾多食材共同締造的結果,但若是缺少了酸筍的勾兌,食客也就會少了一份意外的驚喜。

中國最臭的美食

▲螺螄粉

蝦醬

蝦醬是中國沿海地區、香港以及東南亞地區常用的調味料之一,是用小蝦加入鹽,經發酵磨成粘稠狀後,做成的醬食品。味道很鹹,一般都是製成罐裝調味品後,在市場上出售。蝦醬又名臭蝦醬,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臭味,不過,這種臭不是壞事,某種意義上講,蝦醬吃得就是一個臭味,如果缺少這種味道,它就不會受到食客的青睞了。亦有將蝦醬乾燥成塊狀出售,稱為蝦膏或蝦糕,味道較蝦醬濃郁。由於蝦醬是一種儲藏發酵食品,在儲藏期間,蛋白質會分解成氨基酸,使之具有獨特的鮮美滋味,回味無窮。好的蝦醬顏色紫紅,呈黏稠狀,氣味鮮鮮,醬質細膩,沒有雜魚,鹹度適中。

蝦醬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用作各種烹飪和火鍋調味料,又可用於做出許多獨特的美味小菜,如雞蛋蒸蝦醬、蝦醬燉豆腐、辣椒蒸蝦醬等。最容易做的是雞蛋蝦醬餅。把油燒熱後倒入蝦醬,加蔥末、蒜末、乾紅辣椒段,少許黃酒和醋,炒熟後澆入打散的雞蛋烙成餅就可以了,如果是春季吃,加入少許香椿味道會更好。

中國最臭的美食

北海沙蟹汁

在廣西北海的海邊,有許多這種超級小的小螃蟹,當地人稱之為“沙蟹”。它們在退潮時會出洞到海灘上活動。沙蟹雖小,卻是當地的一種特產美味。北海人用沙蟹製成“沙蟹汁”,在吃白切雞的時候做蘸料,吃了會讓人回味無窮。沙蟹汁燜豆角可以說是廣西北海市的名菜,就算只是在喝白粥的時候,放上一點沙蟹汁,就會令人胃口大開。不過,由於沙蟹汁完全是生蟹製成的,因此沙蟹汁帶有一股腥味,也由此,沙蟹汁成了類似“臭豆腐”的存在,喜歡的人覺得它美味無比,不喜歡的則是聞著就討厭。

中國最臭的美食

魚露

魚露,又稱魚醬油、胰油,膠東稱為魚湯,福建稱為蝦油,是閩菜、潮州菜和東南亞料理中常用的水產調味品。魚露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魚露,應是指醃製鹹魚時排出的魚汁,這些魚汁的成分除了鹽水,主要是魚類蛋白水解產生的多種氨基酸,既鮮味又營養,漁民覺得倒掉可惜,就留下來充當調味料。現在我們所食用的魚露,是用小魚蝦為原料,經醃漬、發酵、熬煉後得到的一種味道極為鮮美的汁液,色澤呈琥珀色。魚露氣味難聞,更有人說是又腥又臭,但蘸上食物後送入口時,卻有一種說不出的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中國最臭的美食

魚露可用於湯類、魚貝類、畜肉、蔬菜等菜餚的調味,如“魚露芥藍菜”、“鐵板魚露蝦”等;也可用作烤肉、烤魚串、烤雞的調味料,如“酒炙鱸魚”一菜,即以魚露為蘸碟;適用於煎、炒、蒸、燉等多種技法,尤宜調拌,或作蘸料,也可兌制鮮湯和用作煮麵條的湯料;民間還常用其醃製雞、鴨、肉類。

中國最臭的美食

中國最臭的美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