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右衛古城,不能忘卻的輝煌(六)

右衛古城,不能忘卻的輝煌(六)

文明之光 燦爛輝煌

作者:王彩蜜

右玉縣是山西的北大門,歷史上是漢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爭奪的前沿陣地。春秋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在右玉建立了善無城,也就是右衛古城,推出了可以圖強稱霸的政治變革,讓右玉不再是蠻荒之地,讓右玉擁有了向世界見證自己厚重歷史的可見之史。右衛古城是輝煌的,曾為兩漢要塞、北魏京華、遼金陪都、明清重鎮,是一個濃縮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有引領中華文化數百年風騷的“右衛文化”,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宛如一顆璀璨的塞上明珠。

01

右衛古城,不能忘卻的輝煌(六)

文明之光 燦爛輝煌

右衛這個邊塞小城雖偏僻,但古蹟頗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它的魅力所在,地上城一座,地下城幾層。右衛鎮就是邊關要塞古五朝城址同現一地,(公元前307——1972年)這座古城一直延用了2279年,沒有中斷,歷經戰國、秦、漢、北魏、隋唐、遼金、元明清、民國、新中國)十二朝,在中國獨一無二的。

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中央政府開放內蒙古河套、後套等地,推行“移民實邊”與放墾蒙地的政策,山西等內地農民大規模向內蒙古地區動謀生,即民間所稱“走西口”。這股洪流與長年不衰的旅蒙商隊,促了殺虎口至歸化城之間商路的繁盛與農業的開發,也促成了殺虎口與朔府城的繁榮。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銷右玉林衛置右玉縣,同時在右衛城設定朔平府,管轄朔州、平魯、馬邑、左雲、右玉五州縣及寧遠廳(今內蒙古的涼城縣、卓資山縣),城內駐紮將軍都統、府縣參守等官員及鑲黃、正黃兩旗官兵,城外南、北、東門外有八旗官兵駐守,右衛駐防八旗的設定在鞏固和保衛國家統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建府後,作為一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的右衛城,百業俱興,一派繁榮昌盛景象。城內建有將軍府、都統府、協佐領署、驍騎校署、府縣署等衙署共256所。明清兩代建造的社稷壇、先農壇、郡歷壇、風雲雷雨壇及各種宮觀寺廟50多座,還創辦有明倫堂、訓導署、尊經署、敬亭、玉林書院等大小儒學學堂。右衛城內還建有府庫、縣庫、恤政、驛站總鋪、普濟堂、漏雨澤園、陰陽學、僧道錄司、接官廳、稅廳等幾十處。四大街店鋪林立、商賈雲集,規模較大的商號50多家。東街路北有文廟寶寧寺建築雄偉,規模宏大。明倫堂內還立有順治皇帝親筆題詞的臥碑和康熙皇帝的諭旨。最鼎盛時期,城池由護國將軍費楊古鎮守,八旗兵丁享受雙糧雙餉。城內這些古蹟,由於戰爭的破壞,現大都毀壞,寶寧寺現有大殿兩座,寺內原存唐吳道子等畫家所畫的水陸神禎”畫絹135軸,現存山西省博物館是我國現存的明清以前繪畫藝術珍品。

02

右衛古城,不能忘卻的輝煌(六)

右衛古城,不能忘卻的輝煌(六)

公元一六九六年,康熙三十五年,清再舉三路大軍西征,以定國安邦,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康熙皇帝西征凱旋歸來,駐軍殺虎口,犒賞西征將士,御筆賜匾改“殺胡口”為“殺虎口”,住右衛城兩晚,從此右衛城沾上了浩浩帝王之氣,輝煌無比。

右衛古城的滿族曾經作為右衛地方政治、文化、經濟的主宰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03

右衛古城,不能忘卻的輝煌(六)

如今,幾千年過去了,當年繁華的右衛城,城牆磚沒了,裸露出黃色夯土,夯土牆上長滿野草,但是城堡骨架仍在,滄桑神韻仍在。她見證過古城的前朝往事,有過驚天地泣鬼神的底蘊大氣,有過數不盡的前朝風流,能讓我們體會到掩蔵在金戈鐵馬、錦袍玉帶背後的歷史偉力。遙想當年的右衛城,也是好生了得!

如今,這裡雄渾的邊塞風光,蜿蜒的長城,林立的烽火臺,優越的生態環境,共同購成豐富多彩而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曾經擁有近百公里古長城的右衛古鎮,如今又擁有了一道鎖定風沙的綠色長城。

完!

04

主辦單位:右玉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右玉縣文化和旅遊局

編輯:王彩蜜

感受厚重歷史     領略邊塞風光

聆聽感人故事     體驗西口滄桑

精神高地      綠色家園

走進右玉      載笑載言

右衛古城,不能忘卻的輝煌(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