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典籍裡的中國 | 走進《傳習錄》

央視綜合頻道《典籍裡的中國》第11期走進《傳

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與三位讀書人一起為大家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我們眼前可能會浮現出一個吟誦著“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時光,陽明學歷經跌宕起伏,仍散發著睿智的光輝。他的思想學說、處世之道,都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本期節目圍繞集中體現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語錄體著作《傳習錄》展開,透過講述書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傳承注重實踐、實幹興邦的重要理念,並從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命運中,

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

《傳習錄》通行本為三卷,約八萬餘字,成書原因與另一部儒家典籍《論語》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對老師言行、思想的記錄和整理。巧的是,《傳習錄》這一書名也源於《論語》中記載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董平解釋道:“‘傳’是老師所講述的內容,還包括事件的處理方式、行為、態度;‘習’是實踐、行動,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師所傳授給我們的東西,我們有沒有時時地去實踐、去運用,用‘傳習’作為書名,我們就可以知道弟子們是想把陽明先生的思想記錄下來,不斷地將它運用於實踐。”

《傳習錄》反映了王陽明整個生命歷程的思想探索,其內容是對儒學理論的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經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最富典範性的命題之一,對此後中國乃至東亞的思想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縱觀王陽明五十七年的生命歷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實現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後世人評價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陽明從小立志“學為聖賢”,曾為鑽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卻一無所獲,反而因為勞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後來一直身體欠佳。入仕後,又逢官宦專權,受牽連慘遭廷杖,好不容易撿回一條性命,又被貶謫至貴州龍場。這樣的生死考驗,不僅沒讓他灰心喪志,反而促成他龍場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表示:“陽明先生一生都在踐行‘知行合一’的觀念,那麼我們今天要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陽明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主意識,肯定自我價值,成為對時代有用的人。”

學史力行,行勝於言。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應銘記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實幹興邦。

“龍場悟道”激發心靈震顫

身臨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觸控聖賢偉岸人格

先賢典籍是源頭活水,後世典籍如百川奔流,共同匯入中華文明的不息長河,奔湧千年,從未斷流。本期《傳習錄》的戲劇舞臺採用倒敘的創作手法,將從王陽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講起,回顧他從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貶謫貴州、龍場悟道、平寧王之亂的坎坷一生。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介紹:“儒家歷來有重視實踐的傳統,但是在傳統思想裡頭,‘知’和‘行’往往是作為兩件事來看待的,而且多主張知先、行後,王陽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為一個重要的,而且是系統的哲學命題提了出來,是我們中國哲學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創新。”

王陽明生命的最後一刻,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坦蕩地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