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雲水的世界”開辦三年了,我也一直在思考未來說些什麼,自己的人生經歷的主要脈絡已經有了不少的介紹,尤其是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一個人的成長和變化,思想和認知上的探尋和收穫。後面,我想試著介紹一些和我人生中有交集的人,一些有趣的人。從人生交集這個維度來說,他們無非是同學、同事、朋友,或者生意上的夥伴,或者兼而有之。而有趣則是因為大家的共同愛好,尤其是共同的價值觀。他們都熱愛生活並享受生活,都是我所喜歡和欣賞的人。我把這個欄目起名為“雲水的朋友圈”。

本期介紹的是我的另一位姓馬的朋友,達飛先生。2004年與馬先生相識,起因是圍繞著阿爾西自創品牌後的品牌建設和宣傳。在接觸的多個機構中,馬先生所在的“山水堂”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與他們的溝通中迅速的產生了共鳴,隨之而提出的品牌的形象策劃,核心價值的提煉和宣貫等一系列活動都取得了成功,為公司後來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直到現在還在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在回想起來,很多細節和整個的過程都還歷歷在目。

在這之後的十幾年中,我始終關注著馬先生的發展,瞭解到他作為一個畫家和實業家這個跨界的人生的精彩,衷心的為他感到驕傲。

編者按

和許多名士一樣,馬達飛也是一位跨界達人。從美術老師轉身,到知名IT企業的品牌總管,旅遊地產公司的老總,進而跨界農業,成為“藝薯家”的創始人和“世界土豆創意大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無論怎樣在商界騰挪,他的身份沒變。伏線千里的,依然是“藝術家”內心最初的脈動。

作為知名學者和藝術家,他寫過的書裡面,有一本美學文化專著,叫《奢雅》;另一本叫《馬薯薯的土豆世界》。他把中國典雅藝術理念和傳統農作物創造性地融合,無疑是對中國農業美學的一次深度探險。

本文分兩期推送。第一期介紹他的土豆文創世界和農業美學經濟。第二期說說他的“新農學派”和“水墨禪”藝術。希望大家喜歡。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接上期)

新農學派的核心是順勢而為,與自然秩序和諧共處

:說到新農學派就得說說重農學派。在經濟學裡邊有一個叫重農學派, 創始人是法國的魁奈,他當時跟亞當斯密是同一時期的。重農學說強調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的客觀規律,是“自然秩序”,而政策、法令等是“人為秩序”。如果人們認識自然秩序並按其準則來制定人為秩序,這個社會就處於健康狀態;反之,就處於疾病狀態。魁奈的自然法則觀念,深受中國古代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天行健”觀念的影響。魁奈本人十分尊崇孔子。當時他被尊稱為“歐洲的孔子”。他的理論精髓其實就是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和儒家的重農思想的融合。我們這個新農學派,實際上是“新重農學派”,簡稱為“新農學派”。它的內涵,跟剛才我們說的農業美學,“藝薯家”的土豆六藝,是一脈相通的。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新農學派”的主張主要有三塊,首先以農業為基石,要保證大家都有糧食吃,這是第一塊。第二塊,它是一個綠色屏障,也是生態保護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國的農業美學就是天人合一,跟自然和諧共處,不要過度的去放縱慾望,在新的歷史語境中,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順勢而為。這個是“新農學派”的核心。第三個呢,是文化傳承。農業因為它是有組織的勞動,幾千年來形成了一種傳統農業的儀式感和農業倫理,我們說,中國文化的根就在鄉村。鄉村裡邊還有很多這種儀式和鄉村倫理。古人常說,富貴以後,須衣錦還鄉。就是說還要回到鄉村去,回到故土去親近土地。縱觀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文明,還沒有那個像中國文明這樣,有自己這樣獨特的沿用了幾千年這套儀式和倫理體系。前面提到的魁奈,就曾敦促路易十五模仿中國古代皇帝,舉行顯示重視農業“籍田大禮”的儀式。在一定意義上,新農學派是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西方經濟學之間的一座橋樑。所以,這三塊保持好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它是可以放之四海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標準。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禪代表著中國文化的一種不斷的融合

接下來說說水墨禪。我自幼喜愛繪畫,雖經歷過一段科班訓練,但終究沒有以從事藝術作為職業,算是人生的一點缺憾。但欣賞藝術、思考藝術成了習慣。看到一幅畫作,常常不自覺地隨之“心畫”,這也許就是進入宗白華先生所說的“藝境”吧。

“水墨禪”的骨子裡美學理念和我的“新農學派”的實踐,可以說是一種“異質同構”。這個“禪”不是宗教意義上的禪,它代表著中國文化的一種不斷的融合,它含括中國儒釋道,甚至包括西方的哲學思想都會融到這個禪裡邊。在生存語境、商業語境、審美語境都變了的今天,它就像一個巨大的一個漩渦,不停地旋轉,把中西方的思想和文化都捲進來,推陳出新,變成整一化的這麼一個方向。對吧。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在水墨的空間裡灌注這樣的精神。這樣的水墨我們叫後影像主義。現在影視太發達了,各種各樣的小影片無所不在。有一個美學理論家叫阿恩海姆,他當時就說,有聲電影和彩色電影都不能叫藝術,其實他說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人們要在意念中完成想象,否則的話就是單向度的。你看一個好萊塢大片,實際上他把一個他的灌輸到你的腦子裡面,你並沒有去思考。但是你看卓別林的默片的時候,你必須積極地去調動你所有的關注力,你要看他動作、看他表情,看他的畫面,你會去思考其中的意義。實際上水墨也是這樣,從色彩轉向黑白,從絢爛迴歸平淡,水墨至少有一個本質特徵與這種電影默片血脈相通。由於它墨色的流動,它的偶發性效果,它所表現出來結構和形式,會給觀眾一種新的思考和想象。所以這種方式我是覺得可以創造出新的繪畫語言。我也在不斷探索。最近我在想,這一兩年我準備再辦一次畫展。以後至少10年辦一次個展,這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生命階段的一個總結和思想的梳理。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乘物遊心,立象盡意,在影象時代找到自我創造和思想的向度

2013年我在上海舉辦過一個個人畫展,這個畫展的名字叫《乘物遊象》。莊子說,乘物以遊心;孔子說,立象以盡其意。水墨就是乘物遊象的藝術,中國士人在數千年不間斷的在“水墨滋養”中修行,從而獲得一種闊大的生命張力。

這樣的生命張力,我認為不僅僅是借水墨揮灑生命的自由氣象,它會不斷地從內心外溢,比如說“藝薯家”的土豆文創世界,比如說創意農業美學經濟,都是在心與像之間建立某種平衡和諧的秩序,背後都可以貫徹我們心智的根脈。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除了水墨,我還喜歡在土豆上面寫《心經》、唐詩和《聖經》等等。這麼做本是出於愛好,沒想到引起眾多網友關注。這從傳播講是新鮮事物,從個人來講,是一種人文和自然的契合。當沉心潛志地面對一顆純淨的土豆的時候,你的心也會隨之變得沉靜起來,而這種專注和凝望所達成的平和,是“水墨禪”的終極精神所在。當然,這需要不斷的修煉,這樣的心靈態度,還要藉助藝術的思辨和時間的沉澱。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現在中國人富了,很多人都開始追求“奢侈”的生活和感覺,而令人不解的是全世界都在說中國不懂奢侈。因為我們一直都在玩別人的奢侈。什麼是最奢侈的?我覺得是對時間的奢侈。中國文化恰恰就是時間的奢侈。5000年的文化一脈相承,這種豐富的積累,這種厚度的奢侈,世界上有多少文化能與之媲美?在國外的文化系統裡,很多人可以在年幼的時候就出名。中國文化的系統裡可不行,我們的書法、水墨畫、京劇,哪個不是要幾十年的功夫,有誰敢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號稱藝術家的?中國是大家文化,都是千錘百煉的。這種東西來之不易,需要花時間去慢慢地琢磨。所以稀少,所以更珍貴。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若用一個字來概括中國文化,我以為就是“禪”。禪是於大化流轉的紛繁世界中的獨立,也是中國文化得以不斷融合發展的核心精神。對我個人而言,就是在古典中領會玄遠之思,在影象時代找到自我創造和思想的向度。

Ma Dafei

本期嘉賓簡介

馬 達 飛

馬達飛,跨界文化學者。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教育系、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藝術系及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文化藝術管理方向碩士研究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研究二十年,新農學派創始人,當代蘭文化及當代水墨文化倡導者。現為藝薯家(北京)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

雲水的朋友圈 | 馬達飛:土豆世界裡的藝術脈動(2)

社會職務有:

亞洲水墨藝術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秘書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中國私人博物館館長俱樂部發起人、秘書長

北京大學匯豐農業產業投融資專業委員會(農金社)副社長等。

- END -

文 / 馬達飛

圖 / 馬達飛

採訪、編輯 / 於鳴非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