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中秋之來源與歷史變革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相信今天大家都在放假,平常的時候我們大都忙於工作和應酬。到了今天,這個浪漫的日子,我們也可以藉此機會給自己的內心放一天假,不去想繁重的工作,頻繁的應酬。大家一起賞月、吃月餅、感受文化的魅力。中秋節確實是一個寓意非常好的節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它(中秋節)如何一路走來,直到遇到了我們。

中秋之來源——祭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先祝您中秋團圓,閤家歡樂。其實呢,我們現在的中秋節是對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二十四節氣“中有“秋分”時節,這便是是古老的“祭月節”,而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而來。那為什麼要祭月呢?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物件,那個時候科學不夠發達,對天體的認知並不夠全面,人們只知道月亮在這一天會格外地圓,而且月亮地變化規律而人們覺得有”月神“在暗中操控這一切,所以實際上是古時代我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一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不是地理上學過的秋分日),不過由於歷史發展,後來曆法融合,使用農曆,所以將“祭月節”由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之來源與歷史變革

中秋之變革:始於先秦,興於唐

兩漢之間的《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中說,先秦時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在漢代時,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時期中秋節在我國北方地區還不很流行;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唐代時中秋風俗在我國北方已流行。《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賞月風俗在唐代的長安一帶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並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並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如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到了明清時,中秋已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之來源與歷史變革

中秋之習俗:全國各地均不一樣

祭月、燃燈、賞月、追月、賞月、吃月餅、觀潮、猜謎、飲桂花酒、豎中秋、耍祿仔、扎燈籠、玩花燈、燒斗香、拜祖先、舞火龍、聽香、燒塔、中秋宴俗、玩兔爺(此處挑幾個大家不懂得解釋一下)

豎中秋:在廣東一些地方,中秋節有一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樹亦作豎,即將燈綵高豎起來之意,所以也叫“豎中秋”。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杆上,高舉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綵最精巧。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這一點和北方的元宵節其實很像,在我們那裡,元宵節那天晚上就是要提著燈籠,去”遊夜“)

中秋之來源與歷史變革

燒斗香: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這裡的鬥其實就是指香爐,而不是說那個香很粗)

耍祿仔:“耍祿仔”是過去中秋節十分流行的兒童遊戲,以柚子殼刻通花,中可懸燈,兒童提著成群結隊遊樂,或提著各種動物、瓜果形狀的燈色,沿街踏歌而行,一邊唱著“耍祿歌”:“耍祿仔,耍祿兒,點明燈。識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讀書為第一,莫謂文章無用處,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書中出貴人……”兒童們在盡情遊樂之後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餅果品之類。(在北方,元宵節的晚上,孩子在提著燈籠逛完之後,回家是要吃涼粉的,老人總說吃了可以亮眼睛,跟這個很相似)

燒塔:主要在南方流行,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不得不說,這個我真的是沒有怎麼聽說過的,而且我在潮汕的朋友也沒有和我說過這個,可能是時代變化的緣故,已經沒有人在去玩這些了)

中秋之來源與歷史變革

玩兔爺:玩兔爺的起始約在明末,流行於北京一帶。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亦莊亦諧。《燕京歲時記》:“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北京百姓們稱它為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遊戲有餘。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可以長久的記住這個美麗的而又神秘的節日,將它傳給我們的下一代,子子孫孫,讓他們也可以感受到我們中華文化的魅力,從而也給他們的生活中增添一抹驚喜。在此,再次祝你在這個浪漫的節日,能與家人相伴,共同度過這一個浪漫的時刻,我與各位同賞一輪明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之來源與歷史變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