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湯一介專欄 | 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是一種覺悟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是一種很重要的哲學思想,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千年以來被很多思想家詮釋,三智書院創院院長、永遠名譽院長湯一介先生也曾多次發表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三智書院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湯一介專欄”,與朋友們分享湯一介先生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論述。今天,小編和您分享湯一介先生講述中西文化在真、善、美問題上的比較。

論中西文化在真、善、美問題上的比較

老子對人生境界的追求

我們說老子哲學關於“真”、“善”、“美”的看法和黑格爾哲學有某些相似之處,這僅僅是指他們對“真”、“善”、“美”問題在價值的層次上有某些相似之處。在黑格爾哲學體系中“道德”、“藝術”、“哲學”都是屬於精神哲學的範疇。精神哲學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第三部分,它是對絕對精神在其自身發展的第三大階段—精神階段的描述。精神階段是邏輯階段和自然階段的統一,它是自在而又自為的。但是精神從自在到自為也有一個複雜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三個階段:(1)主觀精神;(2)客觀精神;(3)絕對精神。

“道德”屬於客觀精神。所謂“客觀精神”是指精神把自己體現在外在的客觀世界中,但這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其具有精神性的世界,即人類社會生活和人類歷史的不同領域,它包括:抽象法(財產法)、道德、倫理(家庭、市民社會、國家)三個發展階段。客觀精神在精神發展的階段上低於絕對精神,因而“道德”在精神發展的領域中低於屬於精神的“藝術”和“哲學”。

湯一介專欄 | 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是一種覺悟

照黑格爾看,主觀精神和客觀精神都各有其片面性;前者如靈魂、感覺、意識、理智、意志等等都是個人的內在的意識狀態,沒有實現為現實的存在;後者如財產、法律、道德、政治、家庭、社會、國家等等,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沒有意識到自己。但是,精神的本性是無限的、絕對的、自由的,由於這個矛盾,它就必須繼續向前發展,以克服主觀精神和客觀精神的片面性和兩者的對立,從而上升到精神的最高階段。

絕對精神是精神對它自己的完全和充分的認識,它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它除去以自身為物件和自覺地表現其本質以外,再沒有別的目的,從而它是真正無限的、絕對的、自由的,而“藝術”、“宗教”、“哲學”又是絕對精神發展的三個階段,不過這三者在內容上是一致的,它們的不同只是在形式方面,黑格爾說:“在藝術中是直觀和形象,在宗教中是感情和表象,在哲學中是純自由思想。”因而他把“美”定義為“理念的感情顯現”。

湯一介專欄 | 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是一種覺悟

黑格爾如此排列絕對精神發展的三個階段,是要表明“絕對精神”對它自身的認識也要遵循從感性直觀經過表象(他又稱之為“影象式的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的過程。所以,“哲學”是精神的最高的、最自由的和最智慧的形態,他說:“認識真理最完善的方式,就是思維的純粹形式(指純粹概念、邏輯範疇而言)。人採取純思維方式時,也就最為自由。”

藝術的感性形式不能完全體現“絕對精神”(理念)的無限、絕對和自由,因為它畢竟要受到感性形式的限制,“用感性形式表現真理還是不能真正適合心靈的表現方式”。只有哲學是認識“真理”的最完善的形式。從黑格爾的精神哲學看,他把“哲學”得到真理最完善的方式看成是最高的;而把“美”的追求(藝術)作為“理念的感性顯現”,視為低於“哲學”的發展階段;“道德”作為行為主體對善與惡的內在信念,則又是低於“藝術”的發展階段了。

湯一介專欄 | 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是一種覺悟

這就是說,如果從價值論上看,黑格爾對“真”、“善”、“美”的看法應是“真←美←善”。這在層次上看雖與老子哲學不完全相合,但把“真”看成是高於“美”和“善”則是相合的。不過,正如我們前面討論孔子時說過,中國傳統哲學所注重的是追求一種達到“真”、“善”、“美”的境界。而西方哲學則注重是建立一種論證“真”、“善”、“美”的價值的思想體系。前者可以說是追求一種“覺悟”,而後者則是對“知識”的探討。

——文章節選自《湯一介哲學精華編》

未完 待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