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1年後只有巖板沒有瓷磚”?鮑傑軍:巖板到底是革誰的命

“1年後只有巖板沒有瓷磚”?鮑傑軍:巖板到底是革誰的命

歸然書院院長 鮑傑軍

國內巖板生產線已經突破139條,“按一年連續生產300天,每天生產7000~10000平方米計算,年產能已在3~4億平方米。”巖板產能暴增的同時,關於“巖板瓷磚化”和“瓷磚巖板化”的話題也頻頻被提及,甚至有人放言

“到2022年,行業裡可能將沒有瓷磚,只有巖板”

。對此,歸然書院院長鮑傑軍撰文對巖板發展進行了梳理與分析,並提出了不少觀點——

到現在為止,巖板還只是在小家居板方向上撕開了一個小口子,小範圍內替代了部分石材和玻璃等材料,應用場景遠遠沒有開啟。隨著3毫米板、2。5毫米薄板的應用,巖板在牆體材料、電器面板、家居面板、門板等應用領域將大有作為。

在建陶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巖板的主戰場,不是在建陶市場內,不是要搞內卷,而是要去替代其他的材料,去開拓新的市場。

巖板不是在革瓷磚的命,而是要革家居的命。我們陶瓷人對巖板探索的路還很漫長,未來可期,還需要行業同仁有耐心去拓展而非攪和,甚至是混水摸魚。

價格越低,巖板的替代性就越強。而降低價格有兩個途徑,第一個途徑是在巖板生產工藝技術上進行改進,透過調整燒成周期和配方成本,降低巖板生產成本。第二個途徑是在巖板品質標準上,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巖板進行差異化分級。

現在四川產區的小家居巖板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佛山產區的大巖板,現在也進入了白刃戰階段。我預判到年底或明年,高安產區也可能在巖板生產上開始發力。

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下游的市場端,深加工成為了連結和打通生產和銷售的紐帶,是推動巖板應用、幫助巖板拓展渠道和市場的關鍵。

在進行大家居材料替代過程中,如果產品沒有真正去達到相應的效能要求,強行進入到各類應用場景裡面,這無論是對企業,還是行業,聲譽都會遭到破壞。

“1年後只有巖板沒有瓷磚”?鮑傑軍:巖板到底是革誰的命

以下為鮑傑軍《巖板到底要革誰的命?》原文——

最近幾個月,行業中掀起了“巖板瓷磚化”和“瓷磚巖板化”的風潮,本以為瓷磚和巖板開始分叉,朝著建陶和大家居兩個方向發展,但現在又攪成了一鍋粥。未來有可能所有的瓷磚都在蹭巖板的熱度,而真正的巖板又不得不改叫其它的名,不禁讓人感到唏噓。

5月21日,歸然書院《恰同學少年——三期精進班2021理想信念之旅》的遊學,來到了江西高安。參觀完學員企業,晚上分享遊學感悟後,正好班上有十幾個同學分佈在巖板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有做生產的,有做石材的,有做深加工機械裝置的,有做傢俱電商的,也有做全屋定製的,於是圍繞“巖板瓷磚化”和“瓷磚巖板化”這個話題,進行了一場深度交流,進一步梳理了行業發展思路。

我們行業命好,當瓷磚的產量持續往下走的時候,巖板又變成了大家居產業的香餑餑,更成為流行和時尚的代名詞,得到了市場的認同。現在,巖板以席捲之勢橫掃整個建陶行業,據媒體統計,

國內巖板生產線已經突破了139條,按一年連續生產300天,每天生產7000~10000平方米計算,年產能已在3~4億平方米。甚至有人放言,到2022年,行業裡可能將沒有瓷磚,只有巖板。

在巖板火爆的同時,有觀點認為,巖板瓷磚化是因為巖板在大家居領域的探索受挫,開始內卷。也有人提出,巖板最大的量,還是要回到上牆下地,這樣才有規模。甚至有悲觀者認為,巖板最終革命的只是瓷磚本身,真的如此嗎?

我們覺得,

也許“巖板瓷磚化”和“瓷磚巖板化”都只是巖板發展過程中階段性的調整,巖板家居化才是未來的出路。

現在巖板產業鏈現在正在構建的過程當中,裝備和工藝技術還一直在改進沒有穩定,市場需求也還沒有完全釋放,深加工的能力也沒有跟上,在把產品變成商品過程中,我們還沒有建立完整的服務體系。

到現在為止,巖板還只是在小家居板方向上撕開了一個小口子,小範圍內替代了部分石材和玻璃等材料,應用場景遠遠沒有開啟。

隨著3毫米板、2.5毫米薄板板的應用,巖板在牆體材料、電器面板、家居面板、門板等應用領域將大有作為。

除此以外,行業對厚巖板、大規格巖板應用的探索,也遠遠沒有深入,還是用傳統瓷磚的思路在經營巖板。

巖板對瓷磚市場的反噬,反映出來的只是需求端堰塞湖還沒有開啟,就像迴旋的激流遇上了堤壩,浪花被迫回捲。但如果堤壩一旦開啟,奔騰的洪水將傾洩千里,勢不可擋。因此,

巖板不是在革瓷磚的命,而是要革家居的命

。我們陶瓷人對巖板探索的路還很漫長,未來可期,還需要行業同仁有耐心去拓展而非攪和,甚至是混水摸魚。

扛著外地品牌的旗落地佛山,

金陶的底氣是什麼?

4月18日,佛山陶博會首日,峨眉山金陶企業旗下KIMS巖板佛山總部展廳在佛山總部基地開業,金陶是行業內第一個將品牌落地佛山而沒有打佛山品牌旗號的外產區企業,這也說明了金陶來到佛山,是有備而來,有底氣面對眾多陶瓷品牌競爭。

峨眉山金陶公司是巖板產業的先行者。巖板的火爆,從小巖板發韌,如果沒有小巖板在臺面板領域的應用,就沒有今天巖板的瘋狂。而把小巖板推向檯面板並吃到頭啖湯的,金陶是拓荒者,他們最先將小巖板應用於茶几、餐桌、電視櫃等家居三件套,替代玻璃材料和人造石材料,打開了家居市場。如今,檯面板佔了巖板應用一半以上的市場。

金陶之所以敢於到佛山來開館打擂臺,也許就是他們在家居領域的探索,比佛山企業先行一步,走出了一條與佛山陶瓷迥然不同的路子。當佛山企業還在討論大板時,金陶已經率先開始踐行巖板家居化了。瓷磚行業發展三四十年以來,四川陶瓷在中國陶瓷的發展版圖中,因為區域位置和先天條件的不足,一直落在後面。而四川企業在巖板方面快人一步走向家居化,就不得不讓行業高看一眼。

從2018年大板爆發,到2020年巖板爆發,我們一直在關注和跟蹤行業的發展動向。不管是對於大板還是巖板,大家的期待一直沒有變,在建陶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巖板的主戰場,不是在建陶市場內,不是要搞內卷,而是要去替代其他的材料,去開拓新的市場。

2018年底,在《拔開大板的迷霧》這篇文章中,我們認為大板最大的貢獻就是去打仗,去開拓搶佔新的市場,去替代,這也是陶瓷的魅力所在,可以不斷地去創造新的應用,不斷去拓展新的市場。

2020年,關於巖板我們又寫了兩篇文章。在《中國建陶行業大家居時代已經到來》一文中,我們定義了什麼是巖板,將巖板和傳統瓷磚進行了區分,其中最根本的變化是應用場景的改變和巖板的可加工性,讓我們從建築裝飾材料行業進入到了大家居行業。

在《巖板產業鏈誰主沉浮?》一文中,我們又進一步指出了巖板產業鏈的核心環節是深加工,並且巖板給了我們行業一次真正做產品的機會。在2021年的新年獻詞中,我預測2021年往後,將會有更多的人從板材的投資,轉向於大家居陶瓷深加工產業鏈的拓展。

行業內關於“巖板瓷磚化”與“瓷磚巖板化”的討論,以及刀刀見肉的價格拼殺,並不會動搖行業對巖板的信心,反而造就了巖板一定要打破行業牢籠,走向更廣闊天地的鬥志。金陶在小巖板家居方面的探索取得的初步成功,也有力地證明了,我們只有走出去,才是唯一的出路。

巖板瓷磚化背後,

是應用場景沒有開啟

從事石材行業的河源市新陸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清濱,早在2016年到2017年大板起來的時候,陶瓷行業就有企業找到王清濱,希望能與他合作推大板。但他對大板是排斥的,他的私心是,如果大板一推開,會把石材行業擠掉。但現在巖板風潮刮到,王清濱認識到巖板是大勢所趨,做巖板是順勢而為。

轉做巖板後,他提出了一個靈魂拷問: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材集散地,福建南安市水頭鎮的巖板銷量,包括庫存在內,一個月不會超過二百萬平方,不到國內巖板實際月產能的十分之一,那剩下的巖板都賣到哪裡去了呢?他的提問,說明了現在巖板市場的混亂,“堰塞湖”的體量還很大。

“巖板瓷磚化”提出的背後,就是因為“堰塞湖”的出現。我們都知道,在過去的兩三年裡,巖板生產線大量投產,產能急劇暴增。但是,應用場景並沒有開啟,新的家居渠道也還沒有建立起來。巖板生產出來,以他們現有的渠道推不開,於是動員經銷商將巖板當瓷磚賣,不管是鋪地上牆,只要消費者喜歡買單就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陶瓷企業賣巖板,是用來加工成背景牆。

為什麼在佛山會有巖板世界之類集採平臺出現,就是為了幫巖板生產企業消化過剩的產能,疏通巖板的“堰塞湖”。這樣的平臺可能是階段性的,他們在巖板市場還沒有走向穩定,幫助巖板企業消化產能,也在推動行業往前發展。

而“瓷磚巖板化”,是那些暫時還沒有條件或者沒有意願對生產線進行迭代的陶瓷企業,為了蹭巖板的熱度,將原有的生產線,透過技改轉為生產韌性好、具有加工效能的巖板。

行業內可能有企業為了尋找搶佔各種渠道資源的機會,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直接生產平底的瓷磚,也稱之為巖板,就像原來行業內把拋釉磚改稱為大理石瓷磚一樣,但實際上還沒有真正走向大家居。而類似於金陶這樣找到出路的的企業,並沒有提出類似的觀點來,局狹在瓷磚行業內部打轉,仍在探索傢俱複合、家電飾面、裝飾上牆、吊頂擴充套件、海上游輪、器材裝飾等諸多跨界應用。

現在四川產區的小家居巖板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佛山產區的大巖板,現在也進入了白刃戰階段。我預判到年底或明年,高安產區也可能在巖板生產上開始發力,當擅於將產品規模化的高安產區逐鹿於巖板市場,巖板未來的市場格局,又將是誰主沉浮呢?

巖板不是革瓷磚的命,

而是要革家居材料的命

巖板的發展態勢是波浪式的,一波接一波地往前推進。當產能上去,新的應用場景沒有開啟,就會出現“堰塞湖”。於是為了生存,做巖板的自然就要往後退一點,將巖板當成瓷磚來賣,做瓷磚的,為了趕風口搶渠道,自然就要往前進一步。這是市場在進行自我調整。

我們曾提出過一個觀點,就是價格越低,巖板的替代性就越強。現在巖板出現“堰塞湖”,就是因為成本太高,對其他材料的替代還不具備優勢,因此影響到了應用場景的開啟。

而降低價格有兩個途徑,第一個途徑是在巖板生產工藝技術上進行改進,透過調整燒成周期和配方成本,降低巖板生產成本。最早的時候,巖板配方成本是1000多塊錢一噸,現在降到700元~500元/噸,甚至是300~200元一噸。在燒成時間上,從最開始的120分鐘,現在已經降到90分鐘、60分鐘,最快的已經到了30多分鐘。

第二個途徑是在巖板品質標準上,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對巖板進行差異化分級。如對巖板白度的要求,從從60度,到45度、35度,甚至20多度不等。未來,巖板將根據場景來定義產品,應用場景決定了巖板是不是真巖板,而客戶需求的品質標準,決定了巖板品質的標準。比如做背景牆,它對巖板的白度、通體性等要求不需要那麼高,因為貼在牆上看不到坯體,重要的是花色紋理;而對於檯面板來說,可能對巖板的白度和通體性等方面要求高。

不過,無論是“巖板瓷磚化”,還是“瓷磚巖板化”,他們同樣也是行業的探索者和推動者。“瓷磚巖板化”是在成本不增加很多的情況下,改變了瓷磚的效能,去適應巖板的應用場景。而“巖板瓷磚化”,也意味著巖板在配方工藝、燒成工藝上不斷地地降低成本,向瓷磚靠攏。

當瓷磚的效能達到了巖板的標準,巖板的成本降到了瓷磚的水平,巖板和瓷磚也就真正地合二為一,我們的行業也就又前進了一步。我們在板材的製造上,就不會再糾結到底是瓷磚,還是巖板,因為它的成本已經差不多,生產裝置也將變得一體化。至於最終是巖板還是瓷磚,要看在什麼樣的應用場景交付,如果做成了桌面,就成為了巖板,鋪到牆上或者地面,就成了瓷磚。

現在巖板無論從生產裝備到生產工藝,到深加工環節,到應用端,所有的產業鏈都還不完整,都還不成熟。而最為薄弱且亟待拓展的環節是應用,場景拓展不夠,市場就打不開。而解開這個結的最核心環節仍然是深加工,無論是生產廠家,還是下游的市場端,深加工成為了連結和打通生產和銷售的紐帶,是推動巖板應用、幫助巖板拓展渠道和市場的關鍵。

巖板不是革瓷磚的命,而是要去革家居材料的命,但不能急於求成。值得擔心的是,在進行大家居材料替代過程中,如果產品沒有真正去達到相應的效能要求,強行進入到各類應用場景裡面,這無論是對企業,還是行業,聲譽都會遭到破壞。大家居行業對建陶行業還不太瞭解,如果一開始進入就失去了對方的信任,對整個行業來說,都將是一個災難。

所以我們希望,無論巖板瓷磚化的企業,還瓷磚巖板化的企業,產品要真正地以需求為導向,達到相應的應用標準,一起維護巖板這一來之不易的行業創新。

這是陶城報微信第

2338

聽說,努力工作的陶瓷人都有

【在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