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遊戲/ 正文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2020年的冬至或許可以有些不一樣,一部講述北極科考的紀錄電影選擇在這天與觀眾見面,其意在這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漫長的一天。如果此時身處影院,在黑暗中欣賞這樣一部電影,冥冥中是否也與身處北極極夜裡的人們有了一種聯動,在這種儀式感中,整個人的靈魂彷彿都被淨化了。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南極和北極只有極少數的人有機會到達,一是因為離人類的聚居地比較遙遠,二是氣候條件實在太惡劣,三是出於保護地球的目的也不提倡去往,所以我們有幸跟著《光語者》裡的劉楊博士目睹北極的風光和人文,是這部電影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劉楊是空間物理學博士,來到北極執行冬季科考任務,需要一個人待上整整四個月。從11月開始北極便進入極夜,他的任務除了每天給偵測機器開機關機,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處,可以想象孤獨是比寒冷還要可怕的對手。所以電影的開篇就看到劉楊很細緻的在擦馬桶,原本生活中很常見的家務活,被他生生幹出了一種哲思。在這個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里,人還沒北極熊多的地方,能夠泰然自若的生活,除了內心有著強大的信仰支撐,我想不到別的任何解釋。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至於劉楊是克服了孤獨還是享受這種獨處,我們無從得知,但在這樣一個有著極光和雪作伴的環境裡待著,想想也是跟美夢一樣,甚至看電影時恍惚間有些神往。片中兩段延時攝影展現的極光和星空,著實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不得不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得不感知到自己的渺小,不得不拿出內心最純淨的一面去感知。甚至不忍反觀當下的自己——一個遊走在水泥森林裡的疲憊肉體。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所謂“光語者”,是一群與光相伴、將光作為信仰的人。不同於一年365天都可以見到陽光的我們,他們因為要面對四個月的黑暗,便有了充足的時間思考光存在的意義,而不像我們從不會失去故從不會珍惜。在沒有光的日子裡,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劉楊可以花上四個月觀測北極的電離層,Olaf每年都要將人和自然的感悟創作成版畫,雪橇犬飼養夫婦享受這種人與狗的互相信任,Freya一呆就是50年卻也遵循著“不生不死”的法令……新奧爾松和朗伊爾城雖然都不大,卻彷彿囊括了整個人類的文明姿態,或許這就是人類與大自然最本質的相處方式吧。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影片的結尾人們終於熬過了四個月的漫長極夜,即將迎來新年的第一縷陽光,他們將這種興奮和喜悅化作“太陽節”的盛大嘉年華。當陽光劃過山頂,照在這群人身上時,彷彿是神蹟一般——久違的影子終於浮現,人們又看到了自己的軀體,靈魂從黑暗中解脫,重新回到了肉體裡。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光語者》不同於其它紀錄電影,幾乎看不到導演的主觀表達,一切都是從每個人物身上自然流淌出來,最後透過剪輯將這些匯聚在一起,展現在銀幕上與觀眾交流。所以,如果只是看自然風光,那麼唯美絢麗的攝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如果想從中感悟些許人生哲理,那麼就讓自己完全放鬆下來,聽“光語者”們訴說他們的人生。當片尾字幕緩緩升起,響起的是許巍演唱的主題曲《無盡光芒》,一如他所有的歌曲,充滿了生命力。

人生不能被定義,沒有什麼該做不該做,這是《光語者》告訴我的

相關文章

頂部